列两、三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能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根据题意列形如ax±bx=c的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谈话:我们之前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知道了解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谁来说说怎样找等量关系 (公式、数量关系式或者画图)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练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首先,请大家根据所给的信息说出它们的数量关系:
果园里有梨树和苹果树共108棵。
(梨树的棵树+苹果树的棵树=108棵)
小明比爸爸小27岁。
(爸爸的年龄-小明的年龄=27岁)
(3)学校买了18个篮球和20个足球,共付了490元。
(18个篮球的钱数+20个足球的钱数=490元)
(4)甲车比乙车多行驶60千米。
(甲车行驶的路程-乙车行驶的路程=60千米)
我们知道了怎样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综合练习
1.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9题。
一个自然保护区里一共有天鹅和丹顶鹤960只,天鹅的只数四丹顶鹤的2.2倍。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提生读题,说说从题中知道哪些信息?(画出重点句)
谁能根据题中的关键信息说出等量关系?(课件出示)
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要求两个未知量,我们应该怎样设未知量呢?(提生回答)那另一个量该怎么表示呢?
丹顶鹤的只数+天鹅的只数=960只
X 2.2X
解:设丹顶鹤有X只,则天鹅有2.2X只。
X + 2.2X=960
(4)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时,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检验。
(5)刚才我们学习了知道两个量成倍数关系,知道了这两个量的和是多少,求这两个量的问题。下面这道题又该怎么解答呢?
2.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0题。
少先队员参加只数活动,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五年级的1.5倍,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植树24棵,两个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提生读题,思考:从题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提生回答)
这道题的等量关系式又是什么呢?
我们应该怎样解设呢?
让学生独立解答,讲评时说一说列出等量关系式的依据。
六年级植树的棵数-五年级植树的棵数=24棵
解:设五年级植树X棵,则六年级植树1.5X棵。
1.5x-x=24
0.5X=24
X=48
1.5X=48 ×1.5
=72
答:五年级植树48棵,六年级植树72棵。
3.比一比:这两道题在解题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相同:两个量是倍数关系;所求问题都要解决两个问题。不同:一个是知道两个量和,一个是知道两个量的差。)
小结:当题中有两个未知量时,通常用字母表示一个未知量,再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量。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道题。
4.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1题。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想背而行,2.4小时后相距216千米。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2千米。求乙车的速度。
(1)指名读题。“相背而行”什么意思?
(2)提问: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整理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题中的信息)(课件演示)
(3)等量关系式是什么?
甲车行的路程+乙车行的路程=总路程 速度和×时间=总路程
(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方程。(两种方法自由选择)
5. 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2题。
(1)指名读题。
(2)提问: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整理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题中的信息)
(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6. 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行驶方向、所求问题、数量关系式)
我们学习了相背而行、相向而行问题,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一到题。
7. 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青岛开往上海。甲船每小时行24千米,乙船每小时行21千米。几小时后两船相距15千米?
(1)指名读题。
(2)提问: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整理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题中的信息)
(3)“相距15千米”什么意思?等量关系式怎么写?
甲船行的路程 - 乙船行的路程 = 15千米
8.小结:比较这三种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相背而行、相向而行、同向而行,看一下下面这道题,该如何解答呢?
9.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4题。
(1)指名读题,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及两种等量关系。
(2)口头列方程。这道题的等量关系式与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类型的等量关系式很相似。再看看下面这道题。
11.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三”“思考题”。
(1)指名读题,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2)启发:“甲第一次追上乙”,是什么意思?(甲比乙多行一周的路程,也就是: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400米)
(3)提生口头列方程解答。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作业 《补》第12-13页的3、4题。
板书设计:
列两、三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相背而行 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总路程
相向而行
同向而行 快车行的路程-慢车行的路程=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