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诗词曲五首(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9 17:20: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窦(dòu) 风掣(zhì) 白草折(zhé)
B.瀚海(hàn) 寥落(liáo) 饮归客(yìn)
C.舂谷(chūn) 阑干(lán) 冷难着(zhuó)
D.羹饭(gēng) 兜鍪(máo) 锦衾薄(qīn)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掣——chè;
C.春——chōng;
D.鍪——móu;
故选B。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妖娆/富饶 麾下/朝晖 娉婷/大发雷霆 疆域/李代桃僵
B.坍塌/彤红 绮户/歧路 薄暮/抽丝剥茧 恭维/觥筹交措
C.亵渎/案牍 惊骇/遗骸 消灭/形销骨立 治理/心旷神怡
D.瞥见/弊病 制裁/栽脏 冠军/冠冕堂皇 秘诀/决一雌雄
【答案】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A.妖娆(ráo)/富饶(ráo),麾下(huī)/朝晖(huī),娉婷(tínɡ)/大发雷霆(tínɡ),疆域(jiāng)/李代桃僵(jiāng)。B项,坍塌(tān)/彤红(tónɡ),绮户(qǐ)/歧路(qí),薄暮(bó)/抽丝剥茧(bō),恭维/觥筹交错(gōng);C项,惊骇(hài)/遗骸(hái),治理(zhì)/心旷神怡(yí);D项,瞥见(piē)/弊病(bì);制裁(cái)/栽赃(zāi),冠军(ɡuàn)/冠冕堂皇(ɡuān)。2·1·c·n·j·y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泄气 浩瀚 眼花缭乱 抑扬钝挫
B.落第 涂墁 络绎不绝 正襟危坐
C.燥热 狼藉 自出新裁 巧妙绝伦
D.蹒跚 秀颀 重峦叠嶂 和言悦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有误,抑扬钝挫——抑扬顿挫;
C.有误,自出新裁——自出心裁;
D.有误,和言悦色——和颜悦色;
故选B。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零丁洋”,零丁洋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的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
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自己的出身说到报国。表明原先就有艰苦奋斗的阅历,暗示经得起后来的艰危的磨炼,而儒家思想则是他的精神支柱。接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连用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概括抒写奋战中的感受:以“风飘絮”表现大好河山遭受蹂躏的惨相和诗人对时局的悲痛,以“雨打萍”表现诗人在抗元斗争中遭受的种种打击和挫折。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丁” 二句则借典型事件实写感受。上句说兵败,“说惶恐”含有与士卒共度艰危的意思。下句说被俘,“叹零丁”兼有将士伤亡殆尽的孤独感。巧用地名作对,运用语义双关,把理想与抒写特有的心情结合得天衣无缝。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答案】C
【解析】
【详解】
C.“把理想与抒写特有的心情结合得天衣无缝”错误,改为:把纪实与抒写特有的心情结合得天衣无缝。故选C。21·cn·jy·com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京族的独弦琴是一种奇妙的乐器,仅靠一根琴弦就能弹奏出婉转动听的歌声。
B.4月10日,铁路部门开始在全国实施新的列车运行方案,优化高铁列车开行路线。
C.刚刚上任的世界银行行长表示,推动共同繁荣并消除贫困是世行的使命和关注重点。
D.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使我们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动宾搭配不当。“歌声”应该为“旋律”。
C.语序不当。应把“推动共同繁荣”和“消除贫困”调换位置。
D.成分残缺。应在“诵读”后加“活动”。
【点睛】
此题考查辨析及修改病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2-1-c-n-j-y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 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
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 D.望西都(指长安)
【答案】C
【解析】
【详解】
C.“神州”指中原大地。故选C。
7.下列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
B.《过零丁洋》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萍”承接上联,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充满凄楚,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D.“全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的说法不当。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自己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故选D。
8.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特点。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同或相对意思的修辞方法。C项显然不符合这一特点。故选C。【出处:21教育名师】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风”“雨”“飘絮”“打萍”各自独立表达一个意思,故应停顿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0.指出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 )
A.《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明代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
C.《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D.《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南宋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张养浩是元代文学家,不是明代人。故选A。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B.坐断东南战未休(占领,占据)
C.瀚海阑干百丈冰(浩瀚的大海)
D.望西都,意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答案】C
【解析】
【详解】
“瀚海”应解释为“沙漠”。故选C。
12.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他悲痛欲绝、无以言状的茫然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运用拟人的修辞,以静写动,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雄伟强盛、不可阻遏的气势,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C.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并引用曹操的话,很自然地形成一问一答,强调孙权的雄才大略,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都通过一个意味无穷的“空”字传达了出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
B“以静写动”错误,应是“化静为动”。
13.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这是一首写边地军中送别的诗,却以描写边地雪景为主。整首诗气势磅礴,精神昂扬,色彩鲜明,风格别致。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回路转,武判官的身影已消失不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诗文理解。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这句与前文“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诗句,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这里的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们威武不屈的象征,因此说成“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错误;
故选C。
14.选出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误的一项(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上阕写作者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思绪万千,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
B.“悠悠”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
C.“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统治者的失望与愤慨。
D.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借景抒情,借古讽今;融入典故,直抒胸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D项“直抒胸臆”表述有误。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借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属于间接抒情。故选D。
15.选出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误的一项的(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B.上阕借景抒情,作者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思接千载,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整体情感沉郁悲怆。21cnjy.com
C.下阕借孙权来衬托曹刘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
D.全词以三问三答结构全篇,简洁明快,层次分明;融古语入词,浑厚雄壮,意境高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诗歌的赏析。
C.有误,不是“借孙权来衬托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刘的英雄形象”,是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表达渴望收复山河、为国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www.21-cn-jy.com
故选C。
16.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两句,诗人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翻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来源:21cnj*y.co*m】
B.《关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把主人公长夜难眠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挽留你,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从而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选项理解错误,故选C。
17.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词的上阕写作者登高远望,想到中原沦陷,思接千载,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
B.“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流”兼指时间漫长久远和词人忧国思绪之无穷。
C.下阕借用典故,极力渲染孙权称雄天下的英姿,流露出作者对孙权不可一世的不满之情。
D.全词三问三答,层层深入,既表现出感情的悲怆,也展现了慷慨激昂的英雄本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词下片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不可一世的不满之情”表述错误。
故选C。
18.下面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这是一首送别诗,以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为背景,以咏雪为主线抒发了送别之情。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写的是,冰天雪地中竟有梨花绽放,展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也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互文的修辞,写出了北方天气的奇寒。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冰天雪地中竟有梨花绽放”表述错误。 ( http: / / www.21cnjy.com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雪比喻成梨花。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千姿百态、气象壮阔的塞外雪景图。比喻新颖,想象奇特。www-2-1-cnjy-com
故选B。
19.下面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春风而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雨。“白草折”显出春雨来势猛。“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生动地写出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B.“忽如”二字不仅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反映了诗人抓取细节的功力之深,旗帜的特点就是飘扬,而此时却被冻住静止,天气之寒跃然纸上。
D.全诗不断变换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结合诗中的“胡天八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季节不是春季,故A项中的“春风”“春雨”说法错误。正确的理解是:“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胡天八月的风而见雪。“白草折”显出风来势猛。故选A。
20.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题目。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蟾宫曲 叹世(其二)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①,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②。
韩信功兀的般③证果④,蒯通⑤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注释] ①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于攻守,两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两百万。②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fén)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在南柯郡做了二十年太守,备极荣宠。后因战败和公主去世,被遣归。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③兀的般:如此,这般。④证果:佛家语,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此指下场,结果。⑤蒯通:即蒯(kuǎi)彻,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他害怕事发被牵连,装疯。后韩信果被害。
对两首小令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坡羊》中“峰峦如聚”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聚”表现出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B.《蟾宫曲》开篇就连用“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三个和数字有关的短语来表现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C.这两首小令均是以咏史感叹世情的千古佳作,两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们熟悉的历史事件,并画龙点睛地作出了推论。
D.《山坡羊》抚今追昔,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蟾宫曲》用“醉了由他”作结,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
蟾宫曲 叹世(其二)开头的意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咸阳,万夫难攻的险固山河,因为功名两个字,曾发动过多少次战乱干戈。表现的是咸阳这个地方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故选B。
2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
B.《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一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C项表述不正确,手足指兄弟。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2.请结合全诗,说说诗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3.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几句诗。
【答案】22.本诗描绘了一个久战沙场、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内心哀伤的老兵形象。
23.这几句诗用白描的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描写到家所见是野兔,野鸡;庭院中长出了“旅葵”,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突出处处荒凉破败的景象,表现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戕害。21*cnjy*com
【解析】
【分析】
22.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这是一首叙事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23.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赏析格式一般为赏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度+句中意思+表达情感。“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几句运用的是白描的手法,由远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表现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恶。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4.诗歌采用_______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起一经”指诗人回顾自己科举考试中进士第一名,“四周星”则是交代了诗人被俘虏已经四年。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版权所有:21教育】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动荡的国势、诗人坎坷的身世分别比作风中柳絮、雨中浮萍,表达诗人对国势危亡的担心,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C.颈联巧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点,语意双关,写出形势危急、境况危苦,表现了诗人惶恐不安的心情及残生独存的悲凉寂寞之感。
D.尾联中的“汗青”指史册。古人在竹简上写字前,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蛙,竹片水分蒸发如汗,因而被称为“汗青”。
【答案】24. 直抒胸臆 以死明志,以身报国
25.A
【解析】
24.
本题考查诗歌抒情方式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握。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直接抒发情感,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25.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A.“起一经”指诗人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四周星”是指从起兵到被俘,正好四年,而不是“被俘虏已经四年”;
故选A。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6.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所呈现的形象。
2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词牌名是“南乡子”,它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样,均属于辛弃疾的“壮词”。
B.上阕前两句用设问的手法,写词人站在北固楼上,极目远眺,由满眼风光兴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意。
C.下阕歌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的英雄壮举,反衬出南宋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该词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表达了作者渴望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以及因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愤懑之情。
【答案】26.年纪轻轻的孙权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奋发图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
27.B
【解析】
26.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描绘诗句,要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诗歌的内容。解答该题要抓住句中的人物“孙权”,和句中关键词。“年少”即孙权青年时期;“万兜鍪”指千军万马;“坐断”占据的意思。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孙权的英雄形象即可。示例:孙权青年时期就带领了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何等英雄啊!
27.B.“由满眼风光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意”表述有误,词人站在北固楼上,极目远眺,北固楼风光虽优美,但那时山河破碎,国家风雨飘摇,词人触景生情,心念国家,抒发了自己对中原故土的深切眷念,并无兴致去欣赏美景。故无赞美之意。
故选B。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8.“聚”和“怒”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9.曲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8.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29.议论。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强烈愤慨和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
【解析】
28.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的赏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此类题,首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然后展开想象和联想,把该字放入到句子中描述景象;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这两个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分别从视觉和听觉写出了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突出了潼关内外地势险要的特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9.本题考查诗句的表达方式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的思想感情。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说明、描写和抒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运用深刻精辟的议论,一个朝代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劳民伤财,给百姓带来沉重的灾难——苦;一个朝代灭亡,在战争中遭殃的还是百姓——苦。深化主题,借古讽今,揭示了一个历史规律:无论朝代的兴与亡,受苦受难的总是百姓。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所受苦难的同情。表现了作者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请简要赏析“雪上空留马行处”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空”字真实展现了朋友远走、人去路空、诗人驻足目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详解】
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后两句诗意为:山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曲折已不见友人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言有尽而意无穷。一个“空”字,真切地展现了友人远行无踪,雪地上只留下了几行马蹄印,但诗人还不忍离去,呆呆地看着友人离去的方向的画面,“空”即指友人的身影已然不见,也指诗人内心的空虚失落。传达出诗人对于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和朋友离去之后的惆怅伤感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聚”“怒”两个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32.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人民死活的鞭挞。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答案】31.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地形和雄伟气势。(能答出“化静为动,拟人手法,动态美,在景物中注入作者悲愤之情”也可)
32.D
【解析】
【分析】
31.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聚:聚拢;包围。怒:指波涛汹涌。“峰峦如聚, ( http: / / www.21cnjy.com )波涛如怒”的意思是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如同发怒一般吼叫着。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着一“聚”字展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着一“怒”字形象地表现出那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的回响。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把河水人格化,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还注入了作者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32.
本题考查诗歌理解分析。
D.“伤心秦汉经行处,宫 ( http: / / www.21cnjy.com )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因而伤感悲愤的“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是不正确的,作者更为百姓在战争中的遭遇而伤心。
故选D。
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4.下面各项对诗句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胡琴琵琶与羌笛”,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然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
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运用“互文”的修辞方式,从侧面烘托天气奇寒。
【答案】33.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塞外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做出了很好的铺垫。21教育网
34.B
【解析】
【分析】
33.
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分析。这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诗的意思是: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既紧承前诗表现边地将士苦寒生活,又自然引出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漠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异常艰辛的。“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34.
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B.“雪大风小”的表述有误。根据诗句“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卷地白草折”可知,边塞苦寒之地,风力是非常大的。“风掣红旗冻不翻”是指: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故选B。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5.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历的哪两件大事?
3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案】35.①寒窗苦读,进入仕途;②峰烟四起,艰苦抗元。(意思对即可)
36.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
【解析】
【分析】
35.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的意思是: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其中“起一经”写了作者寒窗苦读,明经入仕的事;“四周星”即四年。文天祥于德祐元年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被俘,恰好四个年头。概括起来说,叙写文天祥经历的两件大事是:明经入仕和勤王抗元。据此理解作答。
36.
本题考查诗句的抒情方式和表达的感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采用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充分地表现了作者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3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37.C
38.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解析】
【分析】
37.
C.“坐断东南战未休”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是“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这两句是实写史事,没有使用象征手法。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作为的南宋朝廷的鞭挞。故选C。
38.
本题考查对诗文主旨以及作者写作情感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与分析能力。《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作者赞颂孙权,表达了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作为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作者称赞孙权是借古讽今,借孙权的英雄事迹来讽刺统治者节节败退,不求收复山河的行为,也表达了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带领大家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9.试分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40.如何理解划线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答案】39.示例:“聚”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出了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这句话从视觉和听觉写出了潼关的险要,暗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21*cnjy*com
40.示例:一个朝代兴起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统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封建统治者不关心百姓的谴责。
【解析】
【分析】
39.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潼关很险要,历来是兵家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之地。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聚”写山,“怒”写河(水)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
40.
本题考查词句理解。
本句是这首词的中心句。意思是:一朝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这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窦(dòu) 风掣(zhì) 白草折(zhé)
B.瀚海(hàn) 寥落(liáo) 饮归客(yìn)
C.舂谷(chūn) 阑干(lán) 冷难着(zhuó)
D.羹饭(gēng) 兜鍪(máo) 锦衾薄(qī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妖娆/富饶 麾下/朝晖 娉婷/大发雷霆 疆域/李代桃僵
B.坍塌/彤红 绮户/歧路 薄暮/抽丝剥茧 恭维/觥筹交措
C.亵渎/案牍 惊骇/遗骸 消灭/形销骨立 治理/心旷神怡
D.瞥见/弊病 制裁/栽脏 冠军/冠冕堂皇 秘诀/决一雌雄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泄气 浩瀚 眼花缭乱 抑扬钝挫
B.落第 涂墁 络绎不绝 正襟危坐
C.燥热 狼藉 自出新裁 巧妙绝伦
D.蹒跚 秀颀 重峦叠嶂 和言悦色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零丁洋”,零丁洋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的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www-2-1-cnjy-com
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戈寥落四周星”先从自己的出身说到报国。表明原先就有艰苦奋斗的阅历,暗示经得起后来的艰危的磨炼,而儒家思想则是他的精神支柱。接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连用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概括抒写奋战中的感受:以“风飘絮”表现大好河山遭受蹂躏的惨相和诗人对时局的悲痛,以“雨打萍”表现诗人在抗元斗争中遭受的种种打击和挫折。21*cnjy*com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句则借典型事件实写感受。上句说兵败,“说惶恐”含有与士卒共度艰危的意思。下句说被俘,“叹零丁”兼有将士伤亡殆尽的孤独感。巧用地名作对,运用语义双关,把理想与抒写特有的心情结合得天衣无缝。【版权所有:21教育】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京族的独弦琴是一种奇妙的乐器,仅靠一根琴弦就能弹奏出婉转动听的歌声。
B.4月10日,铁路部门开始在全国实施新的列车运行方案,优化高铁列车开行路线。
C.刚刚上任的世界银行行长表示,推动共同繁荣并消除贫困是世行的使命和关注重点。
D.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使我们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 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
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 D.望西都(指长安)
7.下列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
B.《过零丁洋》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萍”承接上联,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充满凄楚,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
8.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0.指出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 )
A.《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明代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
C.《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D.《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南宋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B.坐断东南战未休(占领,占据)
C.瀚海阑干百丈冰(浩瀚的大海)
D.望西都,意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12.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他悲痛欲绝、无以言状的茫然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21cnjy.com
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运用拟人的修辞,以静写动,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雄伟强盛、不可阻遏的气势,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2·1·c·n·j·y
C.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并引用曹操的话,很自然地形成一问一答,强调孙权的雄才大略,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都通过一个意味无穷的“空”字传达了出来。
13.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这是一首写边地军中送别的诗,却以描写边地雪景为主。整首诗气势磅礴,精神昂扬,色彩鲜明,风格别致。2-1-c-n-j-y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回路转,武判官的身影已消失不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
14.选出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误的一项(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上阕写作者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思绪万千,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
B.“悠悠”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
C.“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统治者的失望与愤慨。
D.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借景抒情,借古讽今;融入典故,直抒胸臆。
15.选出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误的一项的(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B.上阕借景抒情,作者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思接千载,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整体情感沉郁悲怆。
C.下阕借孙权来衬托曹刘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
D.全词以三问三答结构全篇,简洁明快,层次分明;融古语入词,浑厚雄壮,意境高远。
16.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两句,诗人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翻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B.《关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把主人公长夜难眠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挽留你,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从而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
17.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词的上阕写作者登高远望,想到中原沦陷,思接千载,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
B.“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流”兼指时间漫长久远和词人忧国思绪之无穷。
C.下阕借用典故,极力渲染孙权称雄天下的英姿,流露出作者对孙权不可一世的不满之情。
D.全词三问三答,层层深入,既表现出感情的悲怆,也展现了慷慨激昂的英雄本色。
18.下面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这是一首送别诗,以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为背景,以咏雪为主线抒发了送别之情。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写的是,冰天雪地中竟有梨花绽放,展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也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互文的修辞,写出了北方天气的奇寒。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19.下面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北风卷地”四字,妙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春风而见春雨。“白草折”显出春雨来势猛。“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生动地写出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21·世纪*教育网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反映了诗人抓取细节的功力之深,旗帜的特点就是飘扬,而此时却被冻住静止,天气之寒跃然纸上。【来源:21cnj*y.co*m】
D.全诗不断变换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出处:21教育名师】
20.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题目。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蟾宫曲 叹世(其二)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①,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②。
韩信功兀的般③证果④,蒯通⑤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注释] ①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险要,利于攻守,两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两百万。②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fén)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在南柯郡做了二十年太守,备极荣宠。后因战败和公主去世,被遣归。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③兀的般:如此,这般。④证果:佛家语,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此指下场,结果。⑤蒯通:即蒯(kuǎi)彻,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他害怕事发被牵连,装疯。后韩信果被害。
对两首小令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坡羊》中“峰峦如聚”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聚”表现出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B.《蟾宫曲》开篇就连用“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三个和数字有关的短语来表现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C.这两首小令均是以咏史感叹世情的千古佳作,两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们熟悉的历史事件,并画龙点睛地作出了推论。
D.《山坡羊》抚今追昔,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蟾宫曲》用“醉了由他”作结,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
2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21·cn·jy·com
B.《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2.请结合全诗,说说诗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3.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几句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4.诗歌采用_______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起一经”指诗人回顾自己科举考试中进士第一名,“四周星”则是交代了诗人被俘虏已经四年。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动荡的国势、诗人坎坷的身世分别比作风中柳絮、雨中浮萍,表达诗人对国势危亡的担心,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C.颈联巧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点,语意双关,写出形势危急、境况危苦,表现了诗人惶恐不安的心情及残生独存的悲凉寂寞之感。
D.尾联中的“汗青”指史册。古人在竹简上写字前,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蛙,竹片水分蒸发如汗,因而被称为“汗青”。21*cnjy*com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6.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所呈现的形象。
2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词牌名是“南乡子”,它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样,均属于辛弃疾的“壮词”。
B.上阕前两句用设问的手法,写词人站在北固楼上,极目远眺,由满眼风光兴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意。
C.下阕歌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的英雄壮举,反衬出南宋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www.21-cn-jy.com
D.该词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表达了作者渴望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以及因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愤懑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8.“聚”和“怒”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9.曲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请简要赏析“雪上空留马行处”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聚”“怒”两个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32.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人民死活的鞭挞。21教育网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4.下面各项对诗句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胡琴琵琶与羌笛”,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然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
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运用“互文”的修辞方式,从侧面烘托天气奇寒。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5.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历的哪两件大事?
3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3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9.试分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40.如何理解划线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