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6.2 奥斯特的发现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6.2 奥斯特的发现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9 17:5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16.2 奥斯特的发现
九年级·HY版
(
2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2.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右手螺旋定则。
2.知道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小磁针、直导线、螺线管、玻璃板、铁屑、干电池2节、开关、导线若干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PPT第2页视频……
教师提问:为什么通电后就能吸引铁钉呢?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历史上,曾有不少科学家认为电和磁之间是没有联系的,而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则认为电、热、光、磁之间是有联系的。
一、电流的磁场
同学们想要知道刚才的奥秘,再看看奥斯特实验(教师演示或观看PPT第6页视频)。
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意义?
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2.历史意义:奥斯特是世界上第一位发现电与磁之间存在联系的人。
3.电流的磁效应:当导体中通过电流时,导体周围就存在磁场,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例题讲解:
【例1】将一根导线平行置于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当开关闭合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这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________;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再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偏转方向的变化,可发现电流的磁场方向与________有关。
【解析】小磁针发生偏转是因为受到了磁场力的作用,说明小磁针上方的通电导线产生了磁场;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答案】磁场 电流方向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师提问:如何能使电流产生的磁场更强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螺线管:将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通电后,各圈导线磁场产生叠加,磁场增强。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PPT第11页视频。
教师提问: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
1.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特点: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2)磁场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3)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4)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管中电流方向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教师当堂演示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或观看PPT第14页动画。注:此处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温馨提示】教师需要一边示范一边巡视(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动手情况)。
2.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且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例题讲解:
【例2】对于通电螺线管极性的标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解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判断:A中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A正确。B中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B错误。C中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C错误。D中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D错误。
【答案】A
16.2 奥斯特的发现
本节课通过观看视频、设计问题导入新课,启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观察奥斯特实验,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然后启发问学生,在电流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使电流的磁场更强。学生小组讨论后,联想到将相同的方向的电流组合在一起就叠成了螺线管,这样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课堂练习的反馈情况来看,还有部分学生对右手螺旋定则的运用不够熟练,主要原因是不愿动手或手握的方向出现问题,在课后的练习中还需要让学生勤于动手体验。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