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9 22:3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撺掇(duo) 领域(yù) 大彻大悟(chè)
B.勇跃(yǒng) 窑洞(yáo) 欺侮(rǔ) 人情世故(shì)
C.颤抖(zhàn) 廷安(yán) 偏僻(pì) 戛然而止(jiá)
D.点缀(zhuì) 怠慢(dài) 静穆(mù) 张灯结采(cǎi)
2. 下列横线上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什么是诗人?诗人是对一切事物都关心的人。从枝头的新绿、阶角的苔痕、晨流的清露、向晚的斜阳,到山岳的崩颓、江河的转移、国家的__________、历史的__________,都是诗人关注的对象。所以诗人的题材永不__________,诗人的灵泉永不__________。
A. 盛衰  变迁  干涸  匮乏 B. 变迁  盛衰  干涸  匮乏
C. 盛衰  变迁  匮乏  干涸 D. 变迁  盛衰  匮乏  干涸
3. 下列语法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天瞬息便昏暗起来。残秋的凛冽拂去了春夏的绿。叶的背面没有了阳光的温暖。寒风吹黄了它青春
的一生。
A.“青春的一生”是主谓短语。
B.“天瞬息便昏暗起来”一句中,“起来”做补语。
C.“残秋的凛冽拂去了春夏的绿”一句中,“残秋”做主语。
D.“叶的背面没有了阳光的温暖”一句中,“背面”作状语。
4.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生活经历。
B. 《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抒发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 《灯笼》的作者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5. 口语交际。
某中学八年七班将举办“筑梦未来”主题活动,班长准备邀请王校长给同学们做专题讲座,但是活动安排有些变化。班长对小红说:“我原来邀请王校长后天下午三点来会议室给大家做讲座的,现在时间改到后天下午四点了,地点也改到班级了,麻烦你问问王校长行不行。”小红找到王校长,他应该怎么对王校长说?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云南文化管理部门不断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收集整理各民族歌曲2万多首,民族民间舞蹈1095个舞种,6718个舞蹈套路;民族器乐300余种,民族戏剧(包括地方戏)曲目(篇/部)1000余件;整理规范民族民间叙事长诗50多部,民族节庆23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300多项。
【材料二】根据某网络平台公布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该平台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覆盖率超过88%。这1214项国家级非遗内容,在该平台上共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1065亿次播放。网络平台实际上已经成为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
【材料三】挑选竹子,然后经过破竹、磨边、起底、编织等不下二十道工艺,竹子被编织成了一件件美妙的艺术品。繁琐的制作过程让很多人都放弃了,而竹编技艺传承人李加云,却选择了坚守。他舍不得放下竹编的手艺,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创新,让竹编跳出传统的常规,拥有艺术的全新美感。在成千上万次的尝试后,李加云终于做出了没有添加任何水涂料,却能够滴水不漏的竹篮,这也是他一生的巅峰之作。他说过他这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那就是——竹编。
6.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7. 学校邀请竹编技艺传承人李加云来校做讲座,本校想为李加云先生做一个简要介绍,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为他写一段人物简介。(60字以内)
记叙文阅读
鼾声
①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老父。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
②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常,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③月亮在窗外移,树梢遥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我在这头应道:睡吧。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8.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
9. 简析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的原因。
10.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表达作用?
父亲以前头沾枕头就鼾声惊天动地地睡了,而这次为什么迟迟睡不着?我为什么要装作打鼾,仿佛睡
得极香极沉?这些说明了什么?
说明文阅读
饿了,吃个“塑料袋”吧
①要是有个人在你面前吃塑料袋,那画面是不是不可想象?但最近在印度,还真有人吃塑料袋。这种塑料袋可以直接放嘴里干吃,不想干吃,还可以溶到水里喝!
②发明这个塑料袋的印度小哥名叫Ashwath Hedge,出生在印度芒格洛尔的郊区,那里垃圾成山。他说:“我是个印度教徒,对我们而言,太阳、土地、水里都有神灵。为了自己,为了后代,我们必须努力。”
③2012年,他找来十多个志同道合的专家,历经4年,自己掏钱尝试了上百种原料,不断实验,终于找到合适的原料和配方比例,研发出可食用塑料袋。
④这种袋子用12种可食用原料做成,包括马铃著、木著、玉米、植物油等100%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有害物质,连袋上的油墨都可以吃。
⑤如果不想吃,大可把它扔了,完全无害。在野处,180天降解;埋土里,45天;放水里,一天;沸水里,只要15秒。就算烧了也不会产生污染,没有刺激性气味,更没有有毒气体。凭借这款塑料袋,小哥还入选了印度《福布斯》杂志2017年的“30under30”。
⑥小哥应印度环保部邀请,回到芒格洛尔成立了EnviGreen公司,随后建厂,现在每月能产大约1吨可食用塑料袋。他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说,以后还准备进军牛奶袋产业。大家喝完袋装牛奶,就可以把包装吃了,一点儿都不浪费。
12. 本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13. 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4. 文中第⑥段加点词语“大约”有什么表达效果?
15. 你还能想到哪些环保措施?
三、作文
16. 按要求完成作文。
“满意”是指意愿得到满足,符合心愿。“最满意”是一种精益求精的高要求;追求“对自己最满意”是经历波折、突破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
请以“这一次,我对自己最满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