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4 古诗二首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春雨,导入课文。1.启发谈话: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我们说春天的美景是一首优美的歌曲,那么,春雨就是这歌曲中调皮动听的音符。人们为什么喜欢春雨,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平时都善于观察,大家说说你观察到的春雨吧!2.导入课文,简介诗人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1.教师范读古诗,简介这首古诗。
?简介《春夜喜雨》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自由读《春夜喜雨》,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
①正确朗读这首诗。②结合你所知道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
(1)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读准下列字音:甫fǔ乃nǎi俱jù苔tái扣kòu
(2)提问: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3)说一说自己读了诗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字、词,在班上交流。了解下列一些字词的意思。
三、朗读感悟,体会意境。
(一)朗读课文,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读这首诗。(二)诗人为什么喜爱春雨呢?诗句中并没有一个“喜”字,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在哪儿呢?????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体会意境。1.感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知道时节,在这春天正需要它的时候下起来了。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拟人。把雨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2.着重体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师引导:在这夜晚,春雨随风悄悄地飘洒下来,无声无息地滋润万物。大家想想:春雨有什么好处?春雨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但是她“润物细无声”,她一点也不因为自己的功劳而张扬喧闹、大造声势。你们难道不觉得春雨具有一种可贵的品格吗
3.学习“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4.想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诗人可能想到农民会在雨后播种,麦苗喝饱了雨水又长高了一截,人们开始踏青赏花了……)三、总结升华,指导背诵。1.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么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诗人能把春雨写得这么美好?
?引导:像诗人一样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感觉生活中的美。2.朗读背诵。注意诗的节奏:?五、作业。????搜集古今中外写春天、春雨的诗,自主积累古诗。???
?讨论:题目是“春夜喜雨”,应该用欢喜轻松的语气读,读出对春雨的喜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说说对这两句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对于诗中学生不懂的字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查词典或资料,并通过反复吟咏诗句、与同学讨论交流等来琢磨、体会,必要时可以稍加点拨。
课题
4 古诗二首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感悟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感悟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谈话:春天是诗人笔下永恒的题材。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春夜喜雨》,今天再来学习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板书课题)。2.设疑: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不值”是什么意思?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赶快来读这首诗吧!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1.板书(或以投影大屏幕显示)全诗,教师范读。?三、再读古诗,读中感悟。课件出示有关这首古诗内容的图画。学生读诗,结合观察图,思考诗句的意思,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2.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意思。
(1)“怜”在这句诗中是“爱惜”的意思。谁爱惜什么?你怎么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2)小结:原来“怜”的对象是“苍苔”而不是“屐齿”,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这句诗的意思了。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解释古诗有时不能按字面意思简单地连词成句,而是要联系上下诗句的意思合理地进行解释。
3.感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点题解疑,升华情感。????现在,我们知道了题目“游园不值”的意思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值”是“遇到”的意思。这首诗赞美了春天里一切蓬勃向上的事物,表达了诗人赞美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四、指导写字。1.出示字卡:径、俱、晓、苍、苔、扣。2.指导写字。
五、拓展阅读,欣赏古诗。????1.互相交流收集到的写春天的古诗,读这些古诗,自主积累。????2.读一读:????春日(宋朱熹)
说说自己读了这首诗的初步印象,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1)观察记忆字形。????这几个字都较易写,可以自学,用拆分部件的方法记忆字形。(2)写字。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看)一枝红杏——(想)满园春色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的重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积累,方法是读读背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逐句逐字分析讲解的陋习,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诵读古诗,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浸润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