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九章 第一节 杠杆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九章 第一节 杠杆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0 14:3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简单机械 功
第一节杠杆
教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机械运动”“力和运动”等力学重要知识的拓展和提高,教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工具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明确杠杆五要素,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和了解杠杆的应用打下了认识基础。学生在明确杠杆五要素的过程中,有两个难点:一是对阻力方向的确定,二是对力臂的理解与确定。接下来是深入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教材设计了四步演示来帮助学生逐渐明晰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确:一、为了忽略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要将杠杆的中点支到支架上,二、为了方便测量力臂,要让杠杆水平平衡。最后有关杠杆的应用,教材从各类杠杆都有广泛应用的事实中,引导学生发现“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省距离”这一道理,为后面学习功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本节重点研究杠杆平衡条件,难点是明确杠杆五要素。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以前,学生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但好奇心强,所以,本节设计了利用我国“玉兔号”月球车登陆月球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初三的学生不喜欢老师的说教,喜欢自己动手实验,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乐于参与活动,所以,我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撬棒撬重物,活塞式抽水机抽水等场景,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工具在使用时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入杠杆的概念。
八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不强,我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然后集体分析,概括总结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初中学生对生活中的杠杆十分熟悉,已经有了一定的使用杠杆的经验,对杠杆省力的印象比较深,但是对于使用费力杠杆原因不明,也就是说,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追其根本就是杠杆使用中遵循的规律未知,所以杠杆平衡条件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知道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绘制杠杆五要素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简单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杠杆的研究和应用,了解现代人类使用机械的发展进程,培养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热情。
(2)培养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帮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中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三、课程资源:
学生用:镊子、活塞式抽水机模型、撬棒、石头、羊角锤、钉子、杠杆、细线、支架、钩码
教师:多媒体课件,微课
四、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工具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明确杠杆五要素;小组合作总结杠杆平衡的实验步骤,观看微课学会组装器材,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然后进行应用。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巡回指导,发现集中问题,集中点拨,个别组存在的问题,单独指导。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013年12月1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月球车——玉兔号成功登陆月球,播放视频1。师:玉兔号月球车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机械的一种——杠杆。 学生观看视频,将复杂机械与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简单机械——杠杆联系起来。 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模块一:杠杆1.引导学生利用桌上的简单机械(撬棒、羊角锤、镊子、起酒器等)动手做一做,体验它们的工作过程,思考:这些机械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杠杆的概念。2、杠杆五要素阅读课本P65——P66,自主完成学案上“记一记”的内容。师以撬棒为例引导学生画出杠杆五要素,同时点拨阻力方向及力臂画法,并总结作图步骤:“一找支点,二画线,三作垂直,四标签。”展示:(1)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2)用镊子夹取物体展示学生的作图,让学生点评。 学生动手操作,同时讨论问题,准备回答学生看书,自主完成学案上的“记一记”——杠杆五要素,并交流。结合老师的讲解体会杠杆五要素的画图过程,为自主作图做好准备。自主作图,有困难的同学可交流。 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同时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中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示范作图,起到一个规范引领的作用,有效突破难点。通过作图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杠杆五要素,为下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打好基础。
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模块二:杠杆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我们把在力的作用下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称之为杠杆平衡。杠杆的平衡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阅读课本P67“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观看视频2,解决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困难。引导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杠杆平衡的条件。观看课件展示,提出问题: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结合课本,讨论交流,合作完成学案上实验步骤的设计。、结合实验步骤观看视频2。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将数据填入表格。组内讨论,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展示。组内讨论杠杆水平平衡对总结实验结果的益处并展示。 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的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逐步培养学生带着任务去讨论的习惯;视频可以帮助学困生顺利完成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让学生自己寻找规律,可以培养他们的分析总结能力。
学以致用巩固知识 模块三:杠杆的应用杠杆的分类阅读课本69页,完成学案上的表格科学世界:阅读课本70页“科学世界”,了解人体的杠杆 学生看书,合作完成学案上的表格。阅读“科学世界”, 了解人体的杠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收集、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梳理反思深化问题 1. 呼应开始提出的问题,找找“玉兔号”月球车上的杠杆,感兴趣的同学课后上网查阅资料。 2. 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以“学到什么”为线索进行梳理反思。师巡视,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问。 查找“玉兔号”月球车上的杠杆看教材,完善学习单。3、对照学习目标谈收获解决困惑 1.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知道探究知识的过程比单纯的学习知识更重要。2.培养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
自我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你学的怎么样”必做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检验目标4)2.图2是人抬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动力臂是0.6m,阻力臂是0.2m,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N,抬起车把的力F为_________N. (检验目标4) 3.如图3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以_____为支点的_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检验目标2.4)选做题:4.如图4甲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丙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检验目标2) 5.小风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个实验,他在实验中选择了一根50cm长的杠杆,杠杆上每一小格的长度为5cm。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实验台上总共只有6个相同的钩码,小风在杠杆左边第二格上挂了3个钩码(如图2所示),若想使杠杆平衡,可能的方法是在_____________。(填一种方法即可)(检验目标3) 学生自我检测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对照老师出示的答案自评、互评,及时反馈信息。 分层布置作业,巩固重点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附:板书设计:
第九章 简单机械 功第一节 杠杆杠杆 二、杠杆平衡条件 三、杠杆的应用定义 F1L1=F2L2五要素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题题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