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学习目标】
1.试着分析诗中的意象,把握意象特点,揣摩诗人选取这些意象的缘由。
2.运用诗歌鉴赏方法,试着体会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寄寓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整体分析
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二、具体鉴赏
1.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意象?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
2.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
3.名联鉴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提示: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飘流在外,同时又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4. 品味语言
诗的三、四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杜甫的情感?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达标检测】
1.这首诗是作者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一带)时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见 景色,倾诉了诗人 、 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明代胡应麟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2.默写诗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潦倒新停浊酒杯。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