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圩归来啊哩哩》创编
——不一样的啊哩哩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演唱歌曲,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和民族风格,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
2. 通过创编歌曲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改编歌曲的快乐,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演唱情绪的不同,从而感受到音乐创作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创编歌曲体验创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演唱情绪的不同。
教学方法:
听唱法、启发引导式、
教学准备:钢琴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谈话引入
师: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一个民族叫彝族,他们有一个重要的节日谁知道叫什么 (生:火把节)我们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彝族歌曲谁知道是哪一首?(生:《赶圩归来啊哩哩》)
2、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前两段,感受彝族味道
3、欣赏不同版本的演唱。
4、引入板书:不一样的啊哩哩
2、 创编歌曲、感受魅力
(1) 改编歌曲的方法
可以改编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旋律。
(2) 走进大凉山、创编抒情版的啊哩哩
1、大屏幕出示歌曲、引导学生用缓慢、轻柔的力度来演唱歌曲的前四句。
2、理解“啊哩哩!”在彝族语言中的含义。
3、用“吔!”来代替“啊哩哩!”演唱歌曲前四句。
4、改变歌曲的节奏型来演唱“吔!”大屏幕出示
5、教师指导演唱歌曲的时候不能丢掉彝族的味道,大屏幕出示:
6、指导演唱。
(三)来到山寨、创编愉悦版的啊哩哩
师:到美丽的山寨了,你们买了那么多好东西,你们最想干什么?如此的快乐,你想选择一种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歌曲?(生:稍快、稍强等)
1、学生演唱歌曲的第一段。
2、改编歌曲第一段的节奏型。
师:是很快乐,但是还不过瘾,我们除了改编歌曲的速度和力度,还能改编歌曲的什么?怎么改?我想这样改。(大屏幕出示)
3、师范唱前四句,请生观察老师在歌谱中加了什么?(休止符、切分节奏型)
4、师指导休止符和切分节奏型的演唱方法。
5、师指导前四句。
6、出示后四句,师范唱。指导下滑音的演唱方法。
7、生试唱,师指导。
8、师生合作跟琴唱。
(三)激情火把节,创编热情版的啊哩哩。
师:说着唱着天就暗下来了,今天是彝族人重要的节日——火把节。彝族人要狂欢了,那么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呢?(生:)师:同学们观察下,在这首歌曲中哪一句最有民族特色,(生:)师:对,就是这句:啊哩哩!我想这样来唱,一起看大屏幕;
1、师范唱,生试跟。
2、师提示学生演唱时要跟上老师的节奏、注意强弱变化。
3、师生合作分工,师唱每句的前半部分部分,生唱后半部分。
4、师生合作演唱。(提示歌曲的演唱情绪)
(四)把三个版本合成一首歌,制作音乐DIY.
1、观察三个版本之间的区别。
第一个版本:节奏慢、力度轻柔、感情优美。(复习唱)
第二个版本:愉悦地节拍、生复习唱。
第三个版本:热情地、生复习唱。
2、制作音乐DIY、演唱歌曲。
第一部分有女生演唱,第二部分齐唱,第三部分师唱生合。
3、师小结。
板书设计:
赶圩归来啊哩哩 创编
——不一样的啊哩哩
速度 力度
节奏型 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