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4 平移 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
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2 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理解平移的知识.
3 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重点: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难点:对平移的认识和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的数学也随处可见,比如:传送带上的电视机,大厦里的电梯 ,以及运动的飞机,汽车,滑滑梯等,通过观察图片,发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从而导入课题——平移
二 探究新知
1.深入思考,通过画图得出平移概念
回忆本章作平行线时的操作方法,从物体的平移转移到平面图形的平移,学生归纳平移的概念和对应点的概念,利用多媒体展示。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种图形的变换叫做平移 。(强调概念中的要素距离和方向。)原图形上的一点A平移后成为点A’,它们就是对应点。
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哪些是平移变化?
深入探索得出平移的性质:平移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动手操作,思考平移性质
老师和学生共同作出图形体会作图过程:
连接对应点的线段, 它们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对应点连接的线段平行可以通过几何证明,利用多媒体证明性质:
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平行(共线)且相等
三 拓展提高,巩固练习
1 下列图形平移可以得到哪些图形?
2 由△ABC平移而得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
例题:如图,经过平移,线段AB的端点A移到了点D,你能作出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吗?
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所以连结AD,然后过点B作线段BC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最后连结CD,则线段CD就是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
3 如图,将△ABC的顶点A移动到点D处,作出平移后的△DEF.
四 小结
请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看到了生活中存在的平移现象;
2.知道了平移的性质;
3.学会了如何画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图形。
五 布置作业
利用微课展示生活中的平移,让学生欣赏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自己为运动会设计自己班级的班徽。
六 板书设计
1 平移
关键条件:距离和方向
2 平移的性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的数学平移现象引入,再利用平行线的画法引出平面图形平移的课题,然后强调平移的条件,再通过例题让学生巩固平移概念,从而归纳得出平移的性质。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小组讨论,猜想归纳的出平移的另一条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再加以运用的科学探究问题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但改变了以往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且在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又加以巩固练习,在作平移图形时,归纳出一找二画三连四答的四个步骤帮助学生规范答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平移定义和性质的理解。最后通过微课视频欣赏图片引出动手设计环节,并进一步使学生认识:数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这是整节课的一条暗线,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