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时1 地 理 差 异 显 著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1 自然环境差异
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 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项 目 表 现
气温 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地势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知识点 2 2 人类活动差异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项 目 表 现
农业生产 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 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高,西部低
知识点 33 秦舍一淮河一线
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1 月平均气温 0摄氏度以下 0摄氏度以上
河流结冰期 有 无
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下 800毫米以上
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 以丘陵、平原为主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 水稻、油菜
民居特征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交通运输 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 水运是常用的运输方式
典型示例
1.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下列城市中 1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C )
A.广州 B.海口 C.哈尔滨 D.合肥
解析:我国冬季气温越向北越低,哈尔滨是四个城市中位置最靠北的,因此冬季气温最低。
2.我国东西部降水差异很大,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是 ( B )
A.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
3.从地势上说,我国东西部差异的特点表现为 ( A )
A.西部高,东部低 B.西部低,东部高
C.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 D.我国东西地势差异不大
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两侧在自然、人文等方面均有较大差 异。 据此回答 4 -5 题。
4.下列自然地理状况,属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是 ( D )
①1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 ②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③年降水量在 800 mm以下 ④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树木多冬季落叶,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河流数量较少,含沙量较大。
5.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的房顶坡度比以北地区大,其主要 目的是便于 ( D )
A.接受更多的阳光 B.空气流通 C.更快散热 D.雨水排放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南侧降水比北侧多,南侧民居屋顶坡度比北侧大,这样便于雨水排放。
自主学习
秦岭
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是我国重要的东西走向的山脉,其东西绵延1 500千米, 南北宽达 100 至 150 千米,海拔多为1 500至2 500 米。 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秦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秦岭两侧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显著不同,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课时2 四大地理区域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1 地理区域
1.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2.地理区域类型
(1)自然区:如地形区、气候类型区和干湿地区等。
(2)经济区:如经济特区、工业基地等。
(3)文化区:如旅游区、少数民族文化区等。
知识点2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区域 分界线 主导因素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季风
青藏地区 地势第一、二级 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
典型示例
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下列地理区域属于经济区的是( B )
A.黄土高原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张家界风景区
读"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完成 2 -4 题。
2.图中①山脉构成的地理分界线是 ( A )
A.1 月份 0 ℃等温线 B.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解析:图中①山脉是秦岭,它与 1 月份 0 ℃等温线大致重合。
3.丁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 B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解析:丁表示的是西北地区,该地降水稀少,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
4.丙区域和其他区域划分的主要因素是 ( D )
A.气温 B.降水
C.季风 D.地势
解析:丙地区气候寒冷,是我国著名的高寒区,即青藏地区,与其他区域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地势,其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
5.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C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自主学习
中国的区域划分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大致上可以划分为5个区域,即东、西、南、北、中。考虑到中国边界形状的特点,东北可以作为一个地区,再考虑到青藏高原的特点,青藏地区可以作为一个地区,因此,中国的一级地理区域划分应为:东北、华北、西北、青藏、西南、华南、东南、华东和华中。华南、西南和东南可以合称南方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可以合称北方地区。西南、青藏、西北可以合称西部地区;东南和华东可以合称东部地区;其余地区为中部地区。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 然 特 征 与 农 业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位置和范围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知识点 2 自然环境
1.地形
(1)地形类型: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2)主要地形区:北方地区东部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室纵横的黄土高原。
2.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3.土壤
(1)东北平原由于气候冷湿,使得土壤富含有机质,呈现黑色,因此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为覆盖着黄土而被称为"黄土地"。
知识点 3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 有利条件: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种。
(2) 农业类型: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3) 主要农作物:本区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和谷子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花生等。
(4)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尤其是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5) 发展方向:发展节水农业。
典型示例
1.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大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D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解析:①表示的是湖南省,②表示的是山西省,③表示的是甘 肃省,④表示的是山东省,山西省和山东省都位于北方地区, 甘肃省只有小部分位于北方地区。湖南省位于南方地区。
2.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是 ( C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地形区属于" 黄土地" 的是 ( A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
4.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是 ( B )
A.农田多为旱地,作物一年三熟 B.农田多为旱地,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两至三熟 D.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三熟
5.根据所学的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相关知识,判断下列 最缺水的农耕区是 ( B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山东丘陵
解析:华北平原耕 地 多,但 由 于 城 市 密 集,人 口 稠 密,降 水 较 少,因此是最缺水的农耕区。
自主学习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难题
第一,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存在问题。
生产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农业一一种植业一一粮食" "粮食一一小麦+玉米" " 经济作物一一棉花+油料" " 畜牧业一一养猪业"的单一化低效益的传统模式。
第二,满足社会需求与缓解水资源短缺之间存在矛盾。
(1)耕地资源开发与水资源短缺之间形成矛盾;
(2)农民增收与水资源短缺之间形成矛盾。
第三,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存在明显矛盾。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黄淮海平原持续干旱,近几年种植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过量开采地下水来维持的。地下水的严重超采,造成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同时还带来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第二节 "白 山 黑 水"——东 北 三 省
课时1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位置和范围
1.位置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也是位置最东的地区。东北地区北部临俄罗斯,东部临朝鲜,南部临渤海和黄海。
2.范围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知识点22地形类型及山河分布
1.地形类型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2.山河分布
中部为东北平原:东部为长白山地,山地的东南方有图们江和鸭绿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为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东北三省形成了"山环水绕"的地势特征。
知识点 3 气候特征及影响
1.气候特征
由于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蒙古、
西伯利亚地区。这些地区是冬季风源地,因此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差异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元夏,南部的辽东半岛地区冬季较短。
3.气候影响
由于东北三省纬度高,冬季寒冷,致使本地区的房屋墙体厚、窗户小,这有利于保温。冬季降雪较多,房顶坡度大,不至于被积雪压坏。
典型示例
1.东北三省包括 ( B )
①湖北省 ②河北省 ③黑龙江省 ④吉林省 ⑤辽宁省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读下图,回答 2 -6 题。
2.图中甲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 B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3.本区域被三座山环绕,这三座山依次是 ( C )
A.①长白山 ②大兴安岭 ③小兴安岭
B.①长白山 ②小兴安岭 ③大兴安岭
C.①大兴安岭 ②小兴安岭 ③长白山
D.①大兴安岭 ②长白山 ③小兴安岭
4.乙是我国的 ( A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5.下列有关图中大连和漠河的气候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在1月份,大连气温比漠河要高
B.冬季,大连积雪厚度比漠河要厚
C.大连和漠河的气候差异原因主要是海陆因素,与纬度因素无关
D.漠河的年降水量比大连要多
解析:受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的影响,在1月份,大连的气温比漠河气温要高,而且年降水量要多。由于漠河气温低,所以漠河的积雪厚度要比大连厚。
6.此区域的气候类型属于 ( B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自主学习
中朝界河一一一鸭绿江
鸭绿江汉称马苦水,唐朝始称鸭绿江,是位于中国和朝鲜之间的一条界河,发源于长白山主峰南麓的长白山天池,然后流向西南,流经中国吉林、辽宁两省,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附近流入黄海。鸭绿江全长816千末,流域面积约6.45万平方千末。鸭绿江入海口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端。据唐朝著名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记载:由于鸭绿江发源处水的颜色绿如鸭头,所以叫鸭绿江。
课时 2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东北三省的农业发展
1.发展条件
(1)有利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等。
3.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问题:东北三省的农业开发过快,造成了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2)措施: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如黑龙江省的三江自然保护区等。
知识点 2 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
1.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这为重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燃料,使这里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工业部门
形成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面临问题及解决措施
(1)问题: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2)措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更新技术、设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等。
典型示例
读图,回答 1-2 题。
1.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C )
A.棉花 B.甘震 C.小麦 D.水稻
解析: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2.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 ( D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
解析:东北平原冬季时间长、气温低、热量不足,因此该区域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
读辽中南地区图,完成 3-5 题。
3.A港口的名称是 ( A )
A.大连 B.秦皇岛
C.天津 D.烟台
4.A港口所在的海域是 ( B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5.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适合发展的产业是 ( B )
①钢铁工业②机械制造业③海洋渔业④畜牧业⑤造船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解析:由于辽中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所以可以发展机械制造业;由于这里临近海洋,所以可以发展渔业和造船业;这里没有广阔的草场,所以不能发展畜牧业。
自主学习
"中国一汽"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是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总部位于长春市。一汽于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一汽的产销量、营业收入等连续多年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值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肖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知识点 2 文明的摇篮
1.文明发展史
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炎黄二帝在这-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2.名胜古迹
黄土高原地区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如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等。
知识点 3 黄土高原的形成
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想,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据科学研究表明,现在的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经过几百万年的堆积而成。
知识点 4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望纵横,形成螺、梁、捕、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典型示例
1.黄土高原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西起乌肖岭,东至 ( A )
A.太行山 B.大兴安岭 C.贺兰山 D.武夷山
2.下图所示传统民居所在的地区是 ( A )
A.黄土高原 B.东北三省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B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4.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C )
A.j(川 B.地震
C." 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5.关于图中地表形态及其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风力侵蚀严重,地表沙漠广布
B.长朔水土流失,地表千沟万室
C.大量开采煤矿,地表陷落成坑
D.城市建设取土,地表坑洼不平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长期水土流失,地表呈现出千沟万是的状态。
自主学习
陕北民歌一一一黄土高原风情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山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在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陕北民歌的种类很多,有四季歌、五更调、揽工调、酒歌、秧歌、劳动号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陕北套曲、二人台、风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调等,以小调和信天游为主。
课时2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类型 内容
自然原因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人为原因 人多地少,开京历史悠久,长朔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修路、采矿等工程建设对地表的破坏
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落后等
2.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1) 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 大量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知识点 2 水土保持
1.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京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环境。
2.生态建设的措施
(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典型示例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 1 -3 题。
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地肥力下降
B.水土流失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剧增
C.水土流失会冲出新的土地
D.水土流失会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解析:水土流失会冲走地表肥沃的土壤,导致土地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不会冲出新的土地。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 D )
A.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B.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沙尘暴的影响 D.黄土本身疏松、干燥的特性
解析:黄土本身疏松、干燥的特性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主 要原因之一。
3.受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最大的河流是 ( B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解析: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地区。
4.要实现黄土高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 ( D )
A.提高粮食产量 B.大力发展经济
C.实行南水北调 D.加强生态建设
5.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 B )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培果树,建立水果基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解析:在黄土高原进行生态治理,一方面要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修梯田、筑堤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还要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积极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开垦坡地容易引发水土流失,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治理。把耕地承包给个人建立水果基地能够增加地面植被,有利于生态建设。
自主学习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该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课时1 政治文化中心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北京的自然环境
1.面积和人口
北京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61.9万(2010年)。
2.地势特征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3.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北京地处暖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地形平坦开阔,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有对外联系的通道,距海近,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河流流经,能够提供水源、航运和防御之利;周围地区能源、粮食等供应充足。
知识点 2 主要城市职能
1.全国的政治中心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全国的文化中心
北京文化教育事业发达。这里有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上百所高等院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类科研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有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有许多著名的博物馆、展览馆、体育场馆等。
3.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落户北京、各种国际会议在此频繁召开,北京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典型示例
1.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北京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你能 够准确地向他们介绍北京市的位置吗 ( A )
A.华北平原的西北角 B.华北地区的东北角
C.濒临渤海 D.华北平原西南端
2.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北京的河流的流向大体是 ( B )
A.东北-西南 B.西北-东南
C.南北 D.东西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2012 年 11 月 8 日在北 京召开,这体现北京是全国的 ( C )
A.国际交往中心 B.经济中心
C.政治中心 D.文化中心
4.北京是全国的 ( B )
A.工业和交通中心 B.政治和文化中心
C.金融和文化中心 D.工业和金融中心
5." 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 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各种国际会议 在此频繁召开。" 据此,说明北京的职能之一是 ( A ) A.国际交往中心 B.全国的政治中心
C.全国的经济中心 D.全国的交通中心
自主学习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场所,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人民大会堂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每年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及五年一届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都在此召开。
课时2 历史悠久的古城现代化的大都市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历史悠久的古城
1.悠久的历史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
2.众多的名胜古迹
(1)名胜古迹: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和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特色文化:北京城中的四合院、胡同、牌楼等体现着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著名的传统戏曲京剧被称为国粹。
知识点 2 现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城市发展成就
(1)城市规模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的功能区不断建设,如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和王府井商业街等。北京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形成了一批卫星城。
(2)交通发展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2.北京城市的发展方向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典型示例
2013 年初,北京雾蕴天气频发,严重影响市民健康。 结合北京地形图,完成 1 -2 题。
1.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①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③河流多自东南向西北流 ④故宫、天坛、明代长城等为世界文化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多自西北向东南流;北京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2.汽车尾气排放被认为是导致雾震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下列减排汽车尾气的措施中,具有可持续性的是 ( C )
A.禁止外地车辆进京 B.限制购买汽车
C.提高油品质量,提高汽车燃油效率 D.加重征收汽车购置税
解析:禁止外地车辆进京或加重征收汽车购置税会影响经济发展,限制购买汽车也只是短期措施。提高油品质量,提高汽车燃油效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老北京胡同被称为"北京之魂",据此完成3-4题。
3.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的正确措施是 ( D )
A.应全部拆除 B.应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应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应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解析:保护所有胡同会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因此需要有选择地保护。
4.如今,许多外国人喜欢游览北京的胡同,原因是 ( C )
A.旅游消费花费的钱少 B.北京胡同的环境好
C.北京胡同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色彩 D.北京胡同交通方便
解析:北京胡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色彩。
自主学习
明清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明清两朝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近9000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A1 1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地理位置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知识点 2 自然环境
1.地形
(1) 地形类型: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 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 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2) 主要地形区:西部主要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主 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2.气候
(1) 气候类型: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大部分地区属于湿润的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2)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土壤 南方地区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 被称为" 红土地" 。
知识点 3 农业发展
1.有利条件
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耕地类型
耕地多为水田。水田集中分布在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和山区的河谷及缓坡地带。
3.主要农作物
(1) 粮食作物:水稻。
(2) 经济作物:油菜、茶、竹、甘震、橡胶。
(3) 水果:柑楠、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典型示例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据此回答1 -2题。
1.区域 a和区域 b 的分界线最接近 ( A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0摄氏度等温线 D.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解析:区域a和区域b的分界线是秦岭一淮河一线,这里也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2.下列诗句中,描述的是 b 区域地理景观的是 ( D )
A."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解析:b区域是南方地区,该区域降水多,符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反映的景观。
3.下列几组地形区都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C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山东丘陵
B.四川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C.长江下游平原、成都平原、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河套平原
4.下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B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 )
A.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B.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一熟
C.农田多为旱地,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
D.农田多为旱地,作物以小麦和大豆为主
解析: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 能够一年两熟或三熟。
自主学习
东南丘陵
东南丘陵是北至长江,南至两广,东至东部海域,西至云贵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的总称。东南丘陵地形多样,以低山丘陵为主,山脉盆谷交错分布。
东南丘陵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多辟为农田,是中国重要的粮油产区,也宜栽培亚热带经济林木作物,如柑楠、梓树、茶叶、油菜、甘茶等。东南丘陵可因地告宜地发展龙眼、菠萝、荔枝、芒果等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的种植。整个东南丘陵区域森林覆盖率都比较高,林木尤以杉木、马尾松、毛竹为多,是中国重要的林特产生产基地。但这些地区坡地多,森林破坏、水土流失都比较严重。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江海交汇之地
1.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 部地区。
2.自然环境 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 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 。
3.优越的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知识点 2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城市分布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这里有南京、杭州、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一一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上海的重要性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城市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
知识点 3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水乡的文化特色
(1)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
(2) 水乡风貌: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2.发达的旅游业
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便捷的交通、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典型示例
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 鱼米之乡" 的美称,是由于这里盛产( C )
A.海洋水产和小麦 B.大米和面粉
C.稻米和淡水鱼 D.鱼和热带水果
解析:甲表示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5.乙表示的铁路线是 ( A )
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京哈线
解析:乙表示的铁路线是连接北京和上海的京沪线。
6.下列地区属于典型的水乡风貌的是 ( A )
A.周庄 B.黑龙江
C.平遥 D.乔家大院
2.下列历史文化名城没有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 )
A.北京 B.扬州
C.苏州 D.杭州
我国有四大工业基地,发达的工业往往建立在便利的交通运输基础上。 读图回答 3 -5 题。
3.该图显示的工业基地是 ( C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解析:由图中的城市南京可知,该工业基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
4.甲表示的城市是 ( C )
A.天津 B.沈阳 C.上海 D.广州
自主学习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位于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浙江省杭州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中具有重要地位。
杭州西湖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并被世人赋予"人间天堂"的美誉。西湖凭借着上千年的历史积淀所孕育出的特有的江南风韵和大量杰出的文化景观而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同时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中国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人民币圭圆纸币背面的"二潭印月"景观,就体现了西湖在中国风景名胜中特殊的地位。
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著称,苏堤和白堤横贯于西湖,巴西湖分隔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五部分。每当晨光初启,宿雾如烟,湖面腾起薄雾时,便出现"六桥烟柳"的优美风景,是钱塘十景之一。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混洲、湖心亭、阮公墩二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恨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二岛、二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香港和澳门的概况
项 目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成立时间 1997 年 7 月 1 日 1999 年 12 月 20 日
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位 置 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毗邻 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组成 珠江口西南侧,与广东省珠海市毗邻 由澳门半岛、也仔岛、路环岛组成
区 徽 紫荆花 莲花
面 积 1 104 平方千米 29.7 平方千米
人口(2010 年) 约 710 万 约 55 万
知识点 2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港澳的经济特点
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两地充分发挥地理 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
(1)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有"东方明珠"和"购物天堂"的美称。
(2)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港澳和祖国内地的合作
(1) 港澳所需的淡水、食品、原料和燃料等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祖国内地稳定的供应。
(2) 香港为祖国内地提供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3) 合作模式为" 前店后厂" 。
(4) 合作目的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典型示例
读香港、澳门地区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2 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铁路线①是京九线,②是京广线
B.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北与珠海市相连
C.香港、澳门均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D.澳门的经济支柱主要有博彩旅游业等
解析:图中铁路线①是京广线,②是京九线;香港位于珠江口 东侧,北与深圳市相连;香港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澳门不 是;澳门的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加工、建筑等产业。
2.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因社会制度不同,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联系不大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优越的位置和丰富的资源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解析:祖国内地能为港澳提供场地、劳动力、市场等,港澳能为内地提供资金、技术,所以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关系。
3.下列有关香港和澳门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港澳地区重点发展服务业
B.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C.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D.香港和澳门是祖国内地的坚实后盾
4.下列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香港与经济特区珠海相邻
B.澳门被称为" 购物天堂"
C.香港和澳门都濒临黄海
D.香港和澳门都有发达的旅游业
5.关于澳门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
A.位于珠江口东侧
B.由澳门半岛、也仔岛、路环岛组成
C.澳门属于广东省
D.澳门人口密度不大
解析: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属于广东省,它位于珠江口的西侧,人口密度很大。
自主学习
维多利亚港
维多利亚港是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是亚洲的第一大、世界第三大海港。由于港阔水深,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其有"东方之珠""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誉。早年维多利亚港已被英国人预测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后来英国从清政府手上夺得香港,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维多利亚港一直影响着香港的历史和文化,主导着香港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是香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因素之一。
"维多利亚港"系英国人纪念维多利亚女皇(Victoria)而起,而该港亦坐落于香港首府维多利亚城的北面,未起名维多利亚港之前,英文名就叫HarbourofHongkong或者HongkongHarbour,即"香港之港"。初期维多利亚港西界没有这么远,只包括香港岛北角,九龙红砌到昂船洲的水域。
一百多年来,维多利亚港的角色远远超越了一个普通的港口。维多利亚港是香港重要的天然资源,也是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数百万人次跨越南北两岸。在经济上,维多利亚港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见证着香港的商贸、经济和旅游业的变迁;在文化上,维多利亚港以及其两岸的建设、发展、花絮、新闻、是是非非和喜庆盛事都影响着香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为香港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不断增添华彩和魅力。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课时1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美丽富饶的宝岛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位置和范围
1.位置
台湾岛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属于东海)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范围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000平方千米。
3.居民
台湾人口2300多万(2010年),人口密度约639人/平方千米,属于人口稠密区。居民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地区。
知识点 2 美丽富饶的宝岛
1.自然环境
(1)地形: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2)气候:台湾岛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3)河流:台湾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
2.风景名胜
台湾岛风景名胜众多,如日月潭、阿里山、野柳地质公园等。
3.资源和物产
(1)资源:台湾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2)物产:台湾岛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震、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典型示例
读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图,回答 1 -2 题。
1.台湾岛东、西两侧濒临的海域分别是 ( D )
A.大西洋、琼州海峡 B.太平洋、琼州海峡
C.大西洋、台湾海峡 D.太平洋、台湾海峡
解析:台湾岛东、西两侧濒临的海域分别是太平洋、台湾海峡。
2.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是 ( A )
A.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B.地势西高东低
C.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D.山脉为东西走向
解析:台湾岛西部为平原,中、东部是山地,山脉为南北走向。
3.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尊奉妈祖。 这说明了 ( C )
A.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B.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C.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D.台湾居民全部是福建移民的后代
4.台湾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
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冬小麦
5.台湾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 下列美称 不属于台湾的是 ( D )
A." 海上米仓" B." 东方甜岛" C." 东南盐场" D." 海上花园"
解析:" 海上花园" 是澳门的美称。
自主学习
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省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唯一的天然湖,是仅次于曾文水库的第二大湖泊,是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7.93平方千米,是台湾外来生物物种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潭水清澈见底,能见度达10米以上,风景非常优美。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拉鲁岛(旧名珠子屿、光华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区内有六处主题公园,还有八个特殊景点。清人曾作霖曾用"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的诗句来赞美日月潭这"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
课时2 外向型经济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经济发展过程
台湾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特点和发展条件如下表:
时 间 经济特点 发展条件
20 世纪 50 年代 以 农 业 和 农 产 物产丰富
20 世纪 60一 90年代 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良港,积极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品加工为主 科技力量发达
知识点 2 经济特征
1.经济特征
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形成了" 进口一加工一出口" 型经济 特征。
2.经济命脉
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典型示例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据此回答 1-2 题。
1.我国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在 《 乡愁》 一诗中写道:"……而现 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中的" 海峡" 是指 ( D )
A.琼州海峡 B.朝鲜海峡
C.渤海海峡 D.台湾海峡
解析:台湾岛和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
2.关于台湾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农业十分落后
B.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畜牧业发达
D.形成了" 进口一加工一出口" 型经济
解析:台湾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 进口一 加工一出口" 型经济。
3.读下图,回答问题
(1) 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福建 省;② 台湾 海峡;③ 太平 洋;
④ 台湾 山脉;⑤ 台北市 ( 城 市) ;⑥ 高雄市 ( 城市) 。
(2)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省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 出口加工 工业,形成了 " 进口-加工-出口 " 型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稳步上升。
(3)台湾岛为什么被称为"美丽富饶的宝岛"7
答案:①台湾是"海上米仓",盛产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莱米"。②台湾是"东方甜岛",台湾岛西部平原大量种植甘展。③台湾是"水果之乡",出产多种热带、亚热带水果。④台湾是"森林之海",森林树种十分丰富。⑤台湾是"东南盐库",海盐产量高。⑥台湾是"樟脑王国",其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自主学习
台湾经济发展计划的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当局在经济发展方面先后提出许多重大发展计划,主要包括了"六年建设计划"、"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全球运筹中心计划"与"六年重点发展计划"等。
为了适应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大力发展台湾经济,1991年6月,台湾当局制订了一个庞大的"六年建设计划"(1991-1996年),其目标是"提高‘国民'所得,厚植产业潜力,均衡区域建设,提高生活品质"。该计划投资规模约达3000亿美元,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7%,人均GDP从1990年的约8000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14000亿美元,商品与劳务出口从1400亿美元增至2400亿美元,六年间实现工业增长6.9%,服务业增长7.8%的目标。
在这一计划尚未完成之时,台湾当局又提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1995年1月,台湾"行政院"正式通过建设"亚太营运中心计划"(1995 2005年),分为三个阶段目标执行。短期目标是在两年内完成相关法规的修改,修改的主要方向是大幅放宽资金、人员、货物与资讯的自由流通。中期目标是到2000年,完成硬件建设。长期目标是将台湾建成亚太制造中心、海运中心、空运中心、金融中心、电信中心与媒体中心等六大中心。其中制造中心是核心,金融中心是血液,电信中心是神经,航运中心是手脚,媒体中心是耳目,即通过自由化、国际化、效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终把台湾建设成"科技岛"。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 然 特 征 与 农 业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自然环境
1.位置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以北。
2.地形
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3.气候
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
到达。因此,这里的降水比较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4.河流
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5.景观差异
本区域东西跨度比较大,由于距海远近不同,所以降水不同,从而导致景观也不同。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知识点 2 农业发展
1.畜牧业
(1)分布:以贺兰山为界,东部是大型优质草场,西部是高山草场。
(2) 优良畜种:畜种主要是内蒙古牧区的三河马和三河牛,新疆牧区的细毛羊、伊犁马等。
2.灌溉农业
(1) 分布地区
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2) 发展条件
①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
②不利条件:降水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利用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引水灌溉。
(3) 主要农产品
特色瓜果和长绒棉享誉全国。
典型示例
1.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干旱是本区最显著的地理特征
B.高寒是本区最显著的地理特征
C.本区农业发达,作物秸轩是牲畜的主要饲料
D.本区西部的河流多为内流河,冬季是其丰水期
解析: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本区的畜牧业发达,牧场是牲畜生活的环境;本区西部的河流主要是内流河,夏季是其丰水期。
读图,回答 2 -4 题。
2.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 A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解析:图中甲位于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属于塔里木盆地。
3.图中①→②→③地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C )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解析:由于①→②→③地距海越来越远,所以降水越来越少。
4.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B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多雨
5.西北地区的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B )
A.气温高,降水丰富
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气温低,风力强
D.土壤肥沃
自主学习
坎儿井
坎儿井是与我国古代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齐名的三大工程之一,是一种地下水利灌溉工程,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逐渐向西传到中亚和波斯。
坎儿井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潜流灌溉农田,由竖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小型蓄水池)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井深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20-70米就有一口竖井。一条坎儿井,竖井少则10多个,多则上百个。暗渠,又称地下渠道,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汇聚到它的渠道中,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暗渠流出地面后,就成了明渠。人们在一定地点修建了具有蓄水和调节水作用的蓄水池,这种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就称为涝坝。
坎儿井一般长3-8千米,最长的达10千米以上,年灌溉面积一般达300亩,最多的一年灌溉面积可达500亩。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千米,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有很多优点,可减少强烈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深藏地下,避免地表污染;由高向低,自流灌溉,不需外加动力;没有阳光曝晒,水温较低,是最佳"清凉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自然环境特征
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3.绿洲分布
(1)分布地区:绿洲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2)分布特点:呈点状分布。
(3)分布原因:因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盆地中央分布的是沙漠,而在盆地边缘,有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知识点 2 丰富的油气资源
1.油气储量与开发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设了十几座大型的油气田。
2.西气东输工程
(1)线路: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东至广州。
(2)意义: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不仅为新疆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而且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3.生态保护
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
典型示例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 -2题。
1.对图中河流①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
A.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B.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C.地处我国的外流区域
D.河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解析:河流①是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位于我国的内流区域,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2.对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 C )
A.②地处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
B.③是我国" 西气东输" 工程的起点城市
C.④城镇的大小与绿洲面积大小无关
D.本区地处我国内陆地区,远离海洋
解析:②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③是轮南,是"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城市;④城镇分布在沙漠边缘的绿洲,城镇的大小与绿洲面积的大小相关。
3." 西气东输" 工程的起点城市是新疆的 ( A )
A.轮南 B.部善
C.库尔勒 D.哈密
4.通过"西气东输"工程,江苏常州市民用上了天然气。该工程对常州市的主要意义有(C)
①缓解能源短缺②加快能源开发③增加财政收入④改善了大气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由于人类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绿洲变成了荒漠。 如果人们想改造沙漠,把它恢复成绿洲,正确的做法是 ( A )
A.植树造林 B.把水调到这里
C.加大对石油的开采 D.发展农业
自主学习
西气东输工程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工业发展迅速,但结构很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均高达72%。大量燃煤使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已迫在眉睫。
中国西部地区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陕甘宁地区和四川盆地蕴藏着2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7%。特别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有8万多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塔里木盆地的北部库车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总量有2万多亿立方米,是塔里木盆地中天然气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具有形成世界级大气区的开发潜力。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发现,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之后的天然气大国。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石油勘探工作者便在塔里木盆地西部的新月形天然气聚集带上,相继探明21个大中小气田。长庆气区是西气东输气源接替区,天然气资源量达10.7万亿立方米。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 然 特 征 与 农 业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自然环镜
1.位置和范围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一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和河流
(1)地形特征: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是"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2)河流特征: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气候特征
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知识点 2 农业发展及影响
1.畜牧业
(1)牧场: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牧场主要是耐寒的高山草甸。
(2)优良畜种:毛牛、藏绵羊、藏山羊。
2.河谷农业
(1)分布: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东部的涅水谷地。
(2)农作物:青裸、小麦等。
(3)农业对生活的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糟粗、牛羊肉。牧民-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里,在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调房。
典型示例
某旅游团7月下旬准备到西藏地区旅游,旅行社宣传单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棉衣;②准备遮阳伞、墨镜;③有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或有外伤者不宜去西藏旅游;④带好雨衣等。 据此完成 1 -3 题。
1.上述提示与其成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D )
①一一一气温日较差大 ②一一一空气稀薄,光照强 ③一一一海拔高,气压较大 ④一一一早晚经常下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青藏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西藏旅行途中,旅行团成员可看到该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 在 ( B )
A.广阔的冲积平原上
B.温度相对较高的河谷地带
C.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山间丘陵梯田上
解析:西藏地区的地形主要是高原、谷地和盆地。由于地势较高,气温低,所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温度相对较高的河谷地带。
3.该地区种植的青裸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 ( A )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二氧化碳浓度高
C.气温较低,没有病虫害 D.地势高,降水丰富
解析:由于该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有机质的积累,因此小麦和青裸稳大粒饱。
读我国青藏地区图,回答 4 -5 题。
4.图中青藏铁路修建的突出困难是 ( A )
A.高寒缺氧 B.干旱缺水
C.草原广布 D.光照强烈
解析: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缺氧,所以高 寒缺氧是青藏铁路修建的突出困难。
5.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 D )
A.肥沃的冲积平原 B.山间盆地
C.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解析: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海 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如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东部的注水 谷地。
自主学习
青裸文化
西藏是中国青裸主产区之一,2009年西藏青裸种植面积保持在13万公顷左右,占总耕种面积的58%,年产青裸达60万吨左右。近几年来,随着科技专家对青裸营养保健功能的证实,以及青裸蕴藏的巨大市场开发的研究。西藏已争取国家投资3000万元建设青裸基地,在5个地区、10个农业大县建成了中国优质青裸生产基地,并建立了以拉萨、日喀则为主的青裸啤酒及青裸营养麦片原料生产基地3万亩。
青裸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为何不乏百岁老人,这是与青裸突出的医疗保健功能分不开的。据《本草拾遗》记载:青裸,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藏医典籍《晶珠本草》更把青裸作为一种重要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青裸在青藏高原上约有400万年的种植历史,从物质文化领域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裸文化。在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还要抛糌粑,以示祝福;在举行盛大坡桑时,人们不但要往火里洒点水,还要投入糌粑等。藏族民歌唱道:你点燃雪笆,我烧起糌粑……这种精把文化的魅力是其他民族少见的。青裸酒,藏语称为"羌",有高度酒和低度酒之分,高度青裸酒被人称为"高原茅台酒"。西藏民间的青裸酒制作方法既简羊又独具特色:先将青裸洗净、晒干,然后煮熟待温度稍降,再加上酒曲,用陶雄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起酒,两三天后加入清水再封盖好,隔两天左右便成青裸酒。青裸酒色泽淡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类似啤酒,分头道、二道、三道酒,头道酒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河的源地
1.位置和范围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 江源区的总称。
2.作用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
3.水源来源
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知识点 2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重要性
(1)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2)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2.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 原因
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3.保护措施
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典型示例
1.被誉为" 中华水塔" 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 ( A )
A.青海省 B.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 D.四川省
2.三江源地区的河水主要来自 ( B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大洋之水
3.澜沧江是条国际河流,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 越南,它流出中国后叫什么名字 ( B )
A.怒江 B.泪公河
C.威远江 D.多瑞河
4.读" 青藏地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它主要分 布 在 青 海 省 ( 省区) ,其中河流C是 澜 沧 江 。
(2)D河流谷地处于地壳活跃地带,与地壳活动相关的清洁能源是 地 热 能 。
(3) 目前青藏高原最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是 公路 。
(4)有关资料显示,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冻土层出现冻土持续天数缩小,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试分析其根本原因 人类燃煤、石油以及砍伐森林等活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自主学习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格尔木市都兰县相接。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划分18个核心区,核心区面积达15.3万平方千米,这不仅是目前(截至2012年)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三江源地区是青海南部的高原主体,昆仑山及其支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众多雪山的冰雪融化后,汇流成哺育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水源地,因此,这里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区域性涵养水源的重要功能以及对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使其成为生态建设的战略要地。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纪念碑是由花岗岩雕成,整个纪念碑造型关观,寓意深远,气势宏伟。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正式落成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课堂导学
知识点 1 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成绩斐然。如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一一一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
2.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再次加速。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3.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如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我国成功完成了无人和载人航天飞行,跻身于世界先进航天国家之列;2010年起,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知识点 2 发展申面恒的挑战
虽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同发达国 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面 临诸多挑战。 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 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等。
知识点 3 负责任的大国
1.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2.我国政府提出的" 和谐世界" 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典型示例
1.针对下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到 ( A )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实行计划生育 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④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⑤大面积垦荒,增加耕地面积 ⑥大力发展工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④⑤⑥
解析:三幅浸画分别反映了人类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中国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B )
A.日用商品 B.水资源 C.工业产品 D.粮食作物
3.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行为是 ( D )
A.节日向朋友邮寄纸质贺卡 B.购物时向商场索取购物袋
C.注意卫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D.节约用电,做到随手关灯,人走灯熄
PAGE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