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4 备课资料(棋王)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必修4 备课资料(棋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4 11: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备课资料
人生的根本,阿城的《棋王》
(一)吃
人人都要吃,无一例外。
《棋王》里王一生的吃就是纯粹的吃,赶尽杀绝,巨细无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食物的价值得到彻底的尊重,在胃里。
因为食物不容易吃到。
期望他妈告诉他:“你记住,先说吃,再说下棋。”21世纪教育网
穷人家里吃是最重要的,养家糊口是最重要的。
没有人带着钱出生,穷人是最纯粹的人。
吃是人最本质的属性。
是人,就要吃。
阿城是如此淋漓尽致刻画和强调吃,甚至要抹杀王一生对棋的着迷,却恰恰突出了他对棋的着迷。
你想啊,穷成这样,仍不忘棋,不是本性是什么?
在一个吃得如此穷凶极恶的人身上,技艺的着迷仍能不折不扣征服灵魂。
精神欲求与物质欲求并行不悖的从人性里发展茁壮。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不仅使人有别于动物,更使人升华了生存状态。
化天下大势于方寸棋盘。
(二)棋
物质实在是太繁盛了。
在今天这样忙碌而空虚的生活里,我们很难静下心来想一些根本的问题。
一样是辛辛忙忙活着,一样是在生存之余寻找快乐与情趣。
一样的琴棋书画流传到今天,不一样了。
人们今天玩吉他而不玩古筝;
人们今天看言情武侠而不看古文;
人们今天画的是醋熘CITY双响炮,而不是小桥流水;
但人们今天玩的仍然是千百年前的象棋。21世纪教育网
几千年未改的局与招也许说明不了什么,但至少让阿城在吃之外,
再抓到一个根本。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于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于是下棋。
于是有了种种技艺。21世纪教育网
种种技艺都不如棋,因为棋有铁打的规矩,这就是棋的根。
“棋运大不可变,势却要自己选。小势导开,大势含而化之,根连根,别人就奈何不得了。”
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三)吃和棋
也有讲究。21世纪教育网
“为棋不为生,为棋是养性,生会坏性,所以生不可太盛。”
于是人的这两类本性,物质与精神,不可混为一谈,才能互相纯粹。
人为了跟动物不同,甚至为了跟人不同,给自己设下多少麻烦?
但境界之层面,真的高下立见。
总还是有规矩,吃有吃的规矩,棋有棋的规矩。
(四)用词
“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
最简单的描述,最真实。开篇第一句。21世纪教育网
“他一下子高兴起来,紧一紧手脸。”
最形象的动词。
“他一个人空空地在场中央,谁也不看,静静地像一块铁。”
最简单的比喻。
还有:
浑身荡一下……细细吃了一些面食……眼睛刀子似的看我一下……高兴得松动起来……我觉出他有些抖……碗高高的平端着,水纹丝儿不动……
最根本的用词。
连名字都是最根本的——王一生。
(五)根本
看多了浮华的字句,最近。
过久了浮躁的生活。
再看阿城的《棋王》,看见人生里简单而根本的东西,像铁一样,冰冷而有温热的底蕴。
浮华褪尽,冰凉入心。
尤其在南国的盛夏。21世纪教育网
三位导演谈阿城
阿城的两部小说在八十年代改编成电影《孩子王》和《棋王》,所以这里我综合了一点当时的资料。
(陈凯歌)21世纪教育网
阿城是不愿挂出勋章的军人。《孩子王》是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故事。阿城对孩子的爱是对新世纪的渴望。
陈凯歌三十年前去过云南农场。《孩子王》是陈凯歌的第三部影片,由他本人编剧。因为阿城不愿改自己的小说,“不愿低头去看我拉的屎。”影片当时从构思到完成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个周期在国产影片中是偏长的。拍完以后,陈凯歌认为《孩子王》是他的影片中最重要的一部,也是他最喜爱的一部。
陈凯歌曾说起他和阿城同在云南农场时的生活。他说在那原始森林里,他和阿城都用利斧砍倒过合抱的大树,然后在旱季里点起漫山的大火。“当几百年的生命嘶叫着化为灰烬,我们却在望着自己握过斧的血手笑,自豪地挺起胸膛。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杀戮。后来,我从树想到了人。”
陈凯歌参军以后,阿城还留在农场,一呆就是十一年。陈凯歌钦服阿城极少谈起十一年间的生活,他说,“这有点像一些不愿挂出勋章的军人。”因为将亲历的战争换成闪闪的勋章,那光亮似乎是对艰难岁月的亵渎。“吃苦而不言苦,这大约是唯恐苦难蒙上时间的光环,严酷变成追怀的美梦,水在臆想中变成了酒,沾沾自喜中贻误了下一代。血依然是血,水仍旧是水,这就是阿城在小说中做的。但是他却口气平缓,只在呼吸之间便道出了真的性命和真的人生。
(滕文骥)
阿城是一个地道的穷北京人,从他嘴里流出的故事难辨真伪。我要让下棋人王一生打出迷宗拳来!21世纪教育网
阿城拿出《棋王》时有所醒悟:这小说就让滕文骥去糟践吧。滕文骥虽是西影导演,但家在北京,结交了京城里一帮年岁相当的作家、评论家和音乐家。他与阿城交往甚多,友情亦深。后来,他们一同到深圳去办了个电影创作室,拍了娱乐片《大明星》《让世界充满爱》等。阿城编剧时还兼做美工,待有点空,那年还为北影和上影厂各编了一部电影剧本。阿城与电影开始结缘,与滕文骥有点关系。
滕文骥与阿城交往已久,喜欢阿城的小说亦有很久。
阿城在滕文骥的眼里,是一个地道的穷北京人。他还记得多年前有次阿城造访香港的时候,滕文骥产生了要改编《棋王》的冲动,马上挂电话给阿城,那边没有半点兴奋,却着急地说:“有什么话等我回来再说吧,电话费太贵了。”等他从香港回来,与滕文骥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香港的米饭好吃,不用就菜。”
滕文骥说阿城善侃,侃起山来无边无沿。他是有名的故事篓子,看过的书又多,钻过的学问又深,从他嘴里流出的故事就真假难辨了。
他曾经问阿城,他已经写了孩子王、棋王、树王,以后还要写什么王?
阿城说,还要写五个,一共八个,最后出一本书就叫《王八集》。滕文骥问阿城写《棋王》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阿城说“参禅”。
滕文骥从中体味到一片生活中深藏的禅机,他极力要想法让观众在看片时也有所顿悟,不知道这一点在他的影片中是不是真的达到了。
(严浩)
阿城很像芥川龙之介,但阿城比他更有生命力,更有朝气。
严浩与陈凯歌同岁,在香港影坛颇有名气。毕业于英国皇家电影学院,他拍摄的《似水流年》《红尘滚滚》得过大奖。当滕文骥的《棋王》在西双版纳拍得轰轰烈烈的时候,他在台湾岛上也开拍了这部同名电影。
严浩的父亲是香港作家阮郎,即《金陵春梦》《八年抗战》的作者唐人。受父亲的影响,严浩也喜欢读书作文。他还自小研习佛教,出过两年家。严浩理解的阿城与上面两位导演有点不同。他说看了阿城的所有小说,小说的精神与道教带给人的情绪气氛极其吻合。小说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浪漫的感彩和瑰伟怪诞的意象。这些热烈迷狂的气质精神渗透在阿城的小说里,却因他高妙的文字功夫组合得毫不做作。因此他将阿城的小说比作顺乎天然规律而生长的大树,蓬勃又合乎天性。
棋 魂
——读阿城的《棋王》
朋友推荐我读阿城的《棋王》,本不以为意,不料读之竟血脉贲张。
阿城笔力浑厚,不工造作,通篇下来,深隐于厚实黄土之下的民族血性,凝铸于一个时远时近的卑微剪影之中……
他写的哪里是棋王?分明是棋魂!是深隐于卑微生存细节下的宏伟瑰丽雄浑却淳朴的民族脉搏!是流畅着生命律动的斗魂!是震翅飞翔于古老土壤之上的史诗图腾!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这是何等雄浑瑰丽的生命雕塑!中华棋道的魂魄,竟是那深隐于一头乱发中的灵魂脉动与心灵震颤么?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一个卑微者面北而坐,在棋盘上成就了一阕帝王史诗,然后却又朴素的复归于卑微。创造了奇迹却浑然不觉自身的伟大,在棋盘上睥睨纵横却甘于躬身耕作!虽无名士风流却深得老庄神韵,甘于平庸同时也便成全了自身的高尚!阿城此篇将隐藏着高超智慧的道家精神以如此淳朴的形式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将玄奥的哲学文本具象化,将束之高阁的典籍散落作一个隐泛着黄土气息的生命方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最后一章对棋王力战的描写,决不仅仅是小说的奇迹,更是诗歌的奇迹!如此富于诗性的描写,成就的是一个小说家阿城,也是一个诗人阿城!
且看这样的句子:“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远了,模糊了。平时十分佩服的项羽、刘邦都目瞪口呆,倒是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地下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一个樵夫,提了斧在野唱。忽然又仿佛见了呆子的母亲,用一双弱手一张一张地折书页。”壮硕的黄土地上,凝思于棋盘前的灵魂是如此旷远!野唱的樵夫,缺口的斧钺,母亲的细手,在喉间涌动的古意……这一系列生命原始图景是何等的辽阔!这样的描写与诗歌的意象手段是何等相似,壮烈的诗性宛若惊鸿奔过,漫天都飘扬着越过了黄河的生命土壤!而代表着中华棋魂,同时又肩负着卑微的劳动人民血液的棋王,就是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中实现着心神交融的巅峰对决!他是多么像一个浴血的壮士,一个野唱的樵夫!
经历最初阅读体验的冲动和血脉贲张之后,开始冷静的体验其语言魅力。“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苏轼评米芾书法时如是说。
读阿城小说《棋王》,不能不深感于其语言铺设之炉火纯青,遂很自然地想起东坡的话。
然而阿城的痛快与米芾不同。米书清雄劲挺,超迈不群。若狮子搏象,力贯笔端。痛快之处在于节奏一脉下来酣畅淋漓,气贯全卷。阿城的小说淳厚质朴,舒缓张弛,起落有致。其痛快处在于厚实柔韧,如醉卧于刚刚收割堆砌在村口的干草丛上。米芾痛快在于刚而流畅,阿城痛快在于柔而内敛。
阿城用笔如此痛快,用墨渲染又是如此纯熟。墨韵淋漓,从头到尾让你温润的感知着满纸的烟岚。“王洽泼墨,李成惜墨”,阿城用墨,泼墨时不显凌乱,惜墨时不显干涩。用墨如此,近乎极致矣。
读《棋王》,如秦篆汉隶,古朴方丽不可言状。碑残迹灭,风寒酒阑,读罢心神尤醺醺然。
牡丹不来,始知莲花之香。
喧哗远逝,方觉阿城之美。
从此不敢读阿城:就像饮美酒,取一小瓢足了,过量则心神俱酣然沉醉,乐不思蜀,回不到现实中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