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1《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1《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9 23:0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 5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难点名称 理解《念奴娇 赤壁怀古》“人生如梦”这句话的内涵。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苏轼此时在“乌台诗案”中渡尽了生死之劫,但是他依然对人生有深沉的思考,能用超然旷达的态度消解人生的失意。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历经坎坷的苏轼最终还那么旷达洒脱,这需要教师带领一起解读。
难点教学方法 1.介绍诗人的生平(主要是坎坷的仕途生涯)2.介绍苏轼复杂的精神世界。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林语堂先生说苏轼“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实力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佛教徒,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一、 作者介绍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父亲苏洵的影响发奋读书,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神宗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21岁时,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二、 苏轼的精神世界苏轼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圆融兼通,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同时他又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他还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能够让他在不同的处境中,以不同的思想体系支撑着自己的人生信念。三、背景介绍苏轼作诗赋,表达对新法不满,被人诬陷为诽谤朝政而下狱。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苏轼被囚128天之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此词为苏轼登临赤壁矶时有感而发所作。四、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诸多英雄中,作者却选择了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为什么? 周瑜 苏轼年龄: 34 岁   47 岁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通过这个对比,我们就可以理解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的苏轼选择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的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主要是为了借周瑜的年少有为来感叹自己的事业无成,怀古伤今,抒发自己对英雄业绩的仰慕,引发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其实也就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苏轼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更增添了他壮志未酬的失落,心境苍凉是难免的,所以他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但是,他特别想得开,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东去而洗涤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体现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的情怀。
小结 “人生如梦”这句,体现了苏轼在经历仕途坎坷、屡遭磨难之后对宇宙、历史、人生的深沉思考,同时也体现了此人善于以旷达洒脱的态度消解人生失意的悲伤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