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0 15:0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选择题
1.陕西延安建有“黄帝陵”,浙汀绍兴建有“大禹陵”。炎帝、黄帝、尧舜禹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这些故事主要是依据
A.传说 B.考古 C.想象 D.史实
2.《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西周建立时期
3.《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下列制度和“选贤与能”相关的是
A.举荐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4.我们是“炎黄子孙”这一说法不正确的原因是( )
A.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
B.炎黄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C.炎黄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族
D.海外华人不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5.“吾祖赫赫,伟业煌煌,肇始文明,光被遐荒。制礼作乐,教民德尚,行造舟车,医重岐黄。”根据材料判断这篇祭文是在拜谒( )
A.黄帝 B.蚩尤 C.炎帝 D.大禹
6.“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这是毛泽东和朱德共同谱写的祭文。祭奠的人物是
A.蚩尤 B.黄帝 C.大禹 D.夏启
7.“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初祖,无数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你知道这位“人文初祖”是
A.尧 B.舜 C.禹 D.黄帝
8.建立大禹陵是为了纪念他什么功德( )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C.教人耕种与医药 D.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9.“黄帝……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传说中的发明与史料信息相吻合的是
A.挖掘水井 B.制造船只 C.制作陶器 D.发明弓箭
10.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尧 舜 禹三个著名人物,他们都是通过推选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世袭制 C.任命制 D.禅让制
11.尧舜禹时代,联盟首领往往把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一方式被称为禅让制。舜年老时让位于禹,这主要是因为大禹(  )
A.大败蚩尤 B.治水有功 C.擅长纺织 D.决胜牧野
12.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水平,考古发现印证了这些历史信息。下列可印证炎帝、黄帝时期传说的是( )
A.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B.考古学者发现距今8000~6000年前的独木舟等遗存
C.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
13.寻根问祖是人类的天性。若要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应去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汉阳陵
14.尧、舜、禹是( )的部落联盟首领。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长江中下流流域
15.在目前所知道的黄帝、炎帝、尧、舜等部落首领的历史信息,其来源是
A.考古 B.史实 C.想象 D.传说
二、综合题
16.中国有一个独特的主食格局:“南米北面”。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这与几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有一定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析”起源】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义》
(1)材料一中神农氏为什么“教民农作” “教民农作”出现了一种什么结果
【图片“展”文明】
材料二
(2)图1、图2、图3、图4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穴居到定居】
材料三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四
(3)材料三说明人类的居住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四中图5、图6分别是什么结构的房子 分别属于哪一居民
(5)两种房屋在结构上存在差异,试分析房屋类型不同的原因。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史探究。
……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中的“轩辕”是传说中的哪个人物 请列举他的两项发明创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也有关于早期社会的很多传说。其中,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A项正确;没有与黄帝、炎帝、大禹等人的考古发现,排除B项;题干人物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排除C项;题干人物是传说人物故事,没有得到证实,不能称之为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原始社会末期,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战争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采取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贤能的人做部落联盟首领。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尧舜禹时期。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3.C
【详解】
根据材料“选贤与能”及所学可知,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为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C项正确;举荐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排除A项;世袭制是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排除B项;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海外华人均以“炎黄子孙”自称,D项符合题意;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A、B、C项均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5.A
【详解】
由材料“制礼作乐,教民德尚,行造舟车,医重岐黄”可知,此祭文祭奠的是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世尊称为“人文初祖”,A符合题意;BCD项与“行造舟车”不符,排除。故选择A。
6.B
【详解】
根据材料“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并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和朱德共同谱写的祭文中祭奠的人物是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B项正确;蚩尤是与黄帝、炎帝同时代的部落首领,但不是人文始祖,排除A项;大禹和夏启是夏朝的统治者,与材料所述历史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7.D
【详解】
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8.B
【详解】
建立大禹陵,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有功,造福百姓,B项正确;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黄帝和炎帝,排除A项;炎帝教人耕种与医药,排除C项;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
根据题干“……舟楫之利”可知,传说中黄帝制造船只与此项符合,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挖掘水井、发明弓箭等信息,排除AD项。传说中制作陶器的是炎帝,排除C项。故选B项。
10.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尧 舜 禹三个著名人物,他们都是通过推选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制,这体现了军事民主色彩,D项正确;选举制既包括对最高首领的选举也包括对重要首领的选举, 世袭制体现的是血缘特征, 任命制体现了由上而下的特征,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1.B
【详解】
尧舜禹时代,联盟首领往往把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一方式被称为禅让制。舜年老时让位于禹,这主要是因为大禹治水有功。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B项正确;大败蚩尤的是黄帝,排除A项;擅长纺织的是黄帝的妻子嫘祖,排除C项;决战牧野的是周武王,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考古学者发现距今8000~6000年前的独木舟等遗存,可以印证炎帝、黄帝时期传说。选项B符合题意;传说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水平,但是不一定是历史的真实,选项ACD属于传说,不可印证炎帝、黄帝时期传说,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A
【详解】
根据所学,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A项正确;BCD项都不是人文初祖,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黄帝以后过来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A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5.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黄帝、炎帝、尧、舜等部落首领均属于传说中的人物,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也有关于早期社会的很多传说。其中,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D项正确;考古发现中没有题干中的部落首领的历史信息,排除A项;题干人物没有得到验证,不是史实,排除B项;题干人物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6.(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原始农业的产生。
(2)图1: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开始种植粟等农作物。图2:骨耜的主要用途是耕地,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掌握了原始农耕技术。图3: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会种植水稻。图4: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有了原始的畜牧业,并且会制作陶器。
(3)人类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
(4)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原始居民。
(5)两种房屋在结构上存在差异是因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湿热,干栏式房屋有利于通风和防潮。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较干燥,冬季比较寒冷,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可以防寒保暖。
【详解】
(1)根据材料信息“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可知神农氏之前人们食野兽等,到了神农氏之前,由于人口众多,野兽数量不足,故神农氏“教民农作”的原因是人民众多,禽兽不足;“教民农作”使得人们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出现的结果是推动原始农业的产生。
(2)根据所学知识,图1反映的是半坡遗址的农作物信息,这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开始种植粟等农作物;图2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属于农业生产工具,骨耜的主要用途是耕地,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掌握了原始农耕技术;图3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会种植水稻;图4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的陶器,从其名称“猪纹陶钵”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有了原始的畜牧业,并且会制作陶器。
(3)材料信息“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的意思是上古时候,人们居住在洞穴,生活在荒野,后世的圣人建筑房屋,改变了这种居住方式,上有屋顶,下有四壁,以躲避风雨,这说明人类的居住方式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变化。
(4)根据所学知识,图5是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图6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5)根据所学知识,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气候湿热,干栏式房屋有利于通风和防潮,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气候较干燥,冬季比较寒冷,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可以防寒保暖,适宜当地的气候变化;综上可知两种房屋在结构上存在差异是因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不同。
17.黄帝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炼铜,弓箭,指南车
【详解】
依据题干的“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黄帝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称轩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署,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