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0 15:0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选择题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
A.汉朝 B.秦朝 C.西周 D.商朝
3.如图所示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其出土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当时”指的是(  )
A.远古时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4.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反映了商朝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的是( )
A. B.
C.
D.
5.司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铸造的大型青铜器,按用途分,它属于
A.盛酒器 B.乐器 C.礼器 D.兵器
6.西周毛公鼎是目前所见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青铜器上文字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这反映了古代青铜器( )
A.数量巨大,类型多样 B.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C.功能发生重大变化 D.具有记述历史的作用
7.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 )
A.陶罐符号 B.甲骨文 C.利簋金文 D.竹简文字
8.下表是《考工记》所记载的青铜合金成分表。司母戊鼎的合金成分为: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成分0.8%。这大体与表中钟鼎合金的标准相符。这说明了( )
类别 原文 铜 锡
钟鼎之齐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85.71% 14.29%
A.司母戊鼎铸造以《考工记》为标准
B.当时的青铜合金铸造技术已登峰造极
C.历史记载必须有出土实物的印证
D.实物史料有效验证了文字史料的记载
9.某一文化遗址因为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先后出土的有字甲骨文约15万片。1961年3月,它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址名录。这里的“它”位于图中的何处?( )
A.A B.B C.C D.D
10.如图为“次”字的甲骨文,呈一跪坐的人张口而有东西溅出口外之状。这是不被嘉许的行为,故有次等的含义。这表明商朝时期(  )
A.刑法异常残酷 B.非常注重礼节
C.思想封闭保守 D.文字已经成熟
11.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
甲骨文
对应汉字 王 臣 劓 刖
注:荆、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A.科技进步 B.经济发展 C.军队建设 D.政治状况
12.某同学在学习“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你觉得他的笔记有误吗,请你帮他找出来( )
A.青铜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B.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C.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D.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13.下列出土的文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A. B.
C. D.
14.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如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呈现出当时
甲骨文
对应汉字 田 囿 禾 藉
A.政治的状况 B.经济的发展 C.科技的进步 D.军队的建设
15.据图可推知( )
甲骨文 周代金文 小篆 隶书 精书
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A.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B.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二、综合题
16.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校七年级开展课外学史活动,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探究,邀你一起参加。
【图说历史】
材料一 如图
(1)从材料一的图一头像复原图可以看出,该类远古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
(2)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从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和骨针这些文物中,你能推断出有关山顶洞人的哪些历史信息?
【文物学史】
材料二 如图
(3)材料二中的图一名为“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用具?
(4)图二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字。图三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字,写出它的名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传说述史】
材料三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我先。
——孙中山
(5)材料三中的“轩辕”指的是谁?他和炎帝被尊称为什么?
(6)作为一名中学生,谈谈应如何对待中华文明。
1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据说,尧在帝位,咨询四岳,四岳推举虞舜作继位人。舜受各种试验后,摄位行政。尧死,舜正式即位。舜也照样咨询众人,选出禹来摄行政事。舜死,禹继位。”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除了“创造指南车”外,材料一中还提到了他的什么事迹?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与哪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有关?
(3)材料三中图一所体现的文字盛行于哪个朝代?该文字的名称是什么?
(4)材料三中图二的名称是什么?它反映了我国商周时期哪一领域的高超技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雕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已经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我国最早的文字。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故选C;原始社会和夏朝还没有形成成熟和可流传的文字,这一时期的历史无法通过文字考证,排除AB;西周在商朝之后,排除D。
2.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商朝,体现了商代青铜业的杰出成就,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如图所示文物是商朝铸造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故“当时”指的是商周时期,B项正确;远古时期,人们还不会青铜器铸造技术,排除A项;秦汉时期、三国时期不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时代,司母戊鼎铸造年代与秦汉、三国时期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和西周是我国青铜技术走向鼎盛的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也是反映了商朝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A项正确;五铢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铜制通货。钱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出现于汉朝,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纸本地图出现于汉朝,与商朝无关,排除C项;云冈石窟属于南北朝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司母戊鼎是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是用来祭祀的。故C符合题意;鼎不属于盛酒器、乐器和兵器,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D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可知,这些均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在我们现在看来,这就是历史,D项正确;材料是说青铜器记录内容的文化价值,不是说数量、类型、书写材料、功能,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7.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陶罐符号不具备汉字基本结构,排除;CD项利簋金文和竹简文字在甲骨文之后,排除。故选B。
8.B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考工记》所记载、司母戊鼎的合金成分表中钟鼎合金的标准相符”可知,实物的成分和文献记载相符,技术成熟并载入中典籍,体现了青铜合金铸造技术已登峰造极,B项正确;司母戊鼎铸造以《考工记》记载以实物记载为依据,排除A项;历史记载必须有出土实物的印证,这种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是为了说明青铜合金铸造技术的高超,不是为了让实物史料有效验证文字史料的记载,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出土于殷,也就是现在河南安阳小屯村,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0.B
【详解】
根据“呈一跪坐的人张口而有东西溅出口外之状。这是不被嘉许的行为,故有次等的含义”可知,材料表明商朝时期非常注重礼节,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刑法是否残酷,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思想封闭保守,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文字已经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1.D
【详解】
由材料中信息“王、臣、劓、刖”可知,这反映了商周时期有统治阶级,还有维护统治秩序的刑罚,呈现了当时的政治状况。D项正确;图示内容反映的是政治状况,不是科技、经济和军队发展,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是对史实的客观叙述,排除。故选D项。
1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C项正确;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其中以人面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如生,排除A项;商鞅铜方量,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相关,排除B项;秦朝将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
根据田、囿、禾等文字,可以呈现出商周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B项正确;材料中文字与政治状况、科技、军队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可以看出,汉字的演变由繁到简,并且前后字形有密切联系,一脉相承。A项正确;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汉字的演变由繁到简,C项错误,排除C项;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6.(1)人:北京人。
(2)历史信息: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山顶洞人用骨针缝制衣服;用海蚶壳等做装饰品,说明山顶洞人懂得爱美。
(3)居民:半坡居民。
(4)青铜器:司母戊鼎;文字:甲骨文;历史:商朝。
(5)“轩辕”:黄帝;尊称: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6)对待:自豪、发扬光大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中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属于直立人的北京人。
(2)根据材料“穿孔饰物和骨针”等信息可知,骨针是磨制的结果,因此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主要用于缝制衣服,因此山顶洞人已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根据材料“穿孔饰品物”可知,山顶洞人用海蚶壳等做装饰品,说明山顶洞人懂得爱美。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因此“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的生活用具。
(4)青铜器,根据图片可知,图片反映了商朝时期司母戊鼎,也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文字,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也是我国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可考的历史,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5)“轩辕”,根据材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可知,黄帝制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因此材料中的“轩辕”是指黄帝;尊称,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6)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自豪我国的传统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加以发扬光大,传承中华文明,加强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
17.(1)黄帝;平定蚩尤乱;
(2)禅让制;尧、舜、禹
(3)商朝;甲骨文;
(4)司母戊鼎;青铜制造;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黄帝。“事迹”,由材料一信息“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得出:平定蚩尤乱。
(2)“制度”,据材料二信息“尧在帝位,咨询四岳,四岳推举虞舜作继位人。舜受各种试验后,摄位行政。尧死,舜正式即位。舜也照样咨询众人,选出禹来摄行政事。舜死,禹继位”可知:禅让制。“首领”,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制度与尧、舜、禹有关。
(3)“朝代”,由图一可知,该文字是甲骨文,盛行于商朝。
(4)“名称”,由图二信息可知:司母后鼎。“领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它反映了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制造领域的高超技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