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0 11:3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襁褓(qiǎng) 禁锢(jìn) 叱咤风云(chà) 不知所措(cuò)
B.祈祷(qǐ) 萦绕(yíng) 断壁残垣(yuán) 引颈受戮(jǐng)
C.枷锁(jiā) 踱步(duó) 怏怏不乐(yàng) 既往不咎(jiù)
D.贮蓄(zhù) 拙劣(zhuō) 相形见绌(zhuō) 囊萤映雪(náng)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你第一次出远门,路上要多加小心,多保重,祝你一帆风顺。
B.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
D.这位“勤务员”,关心百姓冷暖,记挂老人友朋,平易近人。
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甲骨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B.为了提高准确度,北京第四次全市范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首次实现了GPS定位全覆盖。
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并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
D.在“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孝感市中小学组建了162个校园足球队。
4 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定力才更见功力。浅尝辄止容易半途而废,走马观花容易流于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正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的,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②“到位”意味着必须用心专一、用力持久
③保持恒劲和韧性,愿下笨功夫,肯下苦功夫,才能迎来大功告成时
④“到位”的过程,实际上是认识提升、思维集成、实践创新的过程
A.②④①③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嫦娥五号成功返回,意味着我国已经掌握了无人月球探测技术;“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北斗导航星座正向地球每一个角落源源不断地送去服务信号□为什么中国航天事业既能稳步前行又能跨越发展□毫无疑问,是因为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是因为科技的自主创新,是因为航天人永不言败□追求卓越的精神。
A.;!、 B.……!,
C.;?, D.……?、
6 [2021·天津中考]综合性学习。(8分)
2021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促进“馆校结合”,某班将开展以“走进博物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1~2020年中国博物馆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5月17日,天津南开大学博物馆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再现了北京故宫、云冈石窟的场景,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沉浸与交互式的视听盛宴。师生在复原场景中观赏、行走与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与历史的魅力。
【材料三】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天津老城博物馆举办了主题为“红色基因代代传——甘肃省环县革命斗争史回顾展”的线上云展览。这种展览形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促进了东西部“文博”交流。
【材料四】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天津博物馆推出了同款香草口味雪糕,高度还原了玉壶春瓶的样子。这款文化创意雪糕,以一种创新的方式,使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博物馆以更多元的形式展现历史文化的风采。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3分)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的三家博物馆开展了哪些富有创意的活动。(5分)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浦途中①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释】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7 一、二句中的“萧萧”“淅淅”有何表达效果?(3分)
8 “为问寒沙新到雁”流露出诗人哪些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1分)
竹鸡之性,遇其俦①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②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③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鹧鸪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④竿取之。麂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麂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熏取其子。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
【注释】①俦:同类。②媒:媒介物。这里指用来诱惑竹鸡的鸟。③罔:同“网”,捕猎的工具。④(jié):同“洁”。
9 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古代,“城”的本义是“都邑四周的墙垣”,由此可以推测文中的“城”为“围墙”之意。
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循”也可以解释为“顺着”“按照”。
C.“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以”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拿”的意思。
D.“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跟踪”之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B.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C.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D.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
(2)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
12 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3分)
【链接材料】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3分)
非凡皆自“愚处”起
尉承栋
①有位画家用四年工夫画出一幅作品,引起轰动。一位青年人向他请教:“我能一天画一幅画,可卖出它却要一年的时间。”画家对青年说:“你可以试着换一下,用一年时间去画一幅画,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卖出去。”
②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
③“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非凡皆从“愚处”起。不少古人“尚拙”,更在“拙”处建功。清人曾国藩学习上讲求“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其行事风格被同僚讥笑为“迂拙”。然而在他看来,“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客观说来,“笨拙”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虚心以待事,耐心以经事,遇到困难和矛盾只知扛过去,而决不会绕着走、躲着跑。如此“笨拙”,反而更能打牢基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④想起一位大学老师的话:“今天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缺少从愚处做起的踏实精神。”细细想来,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师,哪个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于敏院士为研究氢弹,甘愿隐姓埋名28年;一代代航天人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秘诀在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为硏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 000多个药方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
⑤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捷径,其实只有苦干这一条。
⑥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伪聪明”当作真聪明,不过是真愚夫的做法。做事情,总还是要拿出那么一点“愚劲”、那么几分“拙气”的。
13 请简要说说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4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一个人怎样才能成就“非凡”。(4分)
15 文章第④段提出了名家大师都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观点,请再为它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16 文章第⑤段是否可以删去?请阐明理由。(3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花开的声音
路的两边是山,山的两边是崖。沿着细长而崎岖的山路,她牵着孩子的小手,向山下走去,步履沉重而缓慢。
“妈妈,我听到花开的声音了!”孩子扬起小脸,满脸兴奋地说。
她向路旁看去,漫山遍野的花开了,开得正盛,一簇簇、一片片,像一张张笑脸。一阵微风拂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耳畔响起树叶的“哗哗”声。她蹲了下来,闭上眼睛。“嗡嗡嗡……嗡嗡嗡……”花丛中传来一阵细微的蜜蜂的轻鸣。她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妈妈也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妈妈,花儿漂亮吗?”孩子眨了眨眼,一双大眼睛像两颗乌黑的玻璃球,暗淡、深沉,又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
她拉着孩子胖乎乎的小手,伸到一朵正在盛开的花朵上,孩子的小手贪婪地摩挲着一片片鲜红的、嫩嫩的花瓣,一脸的期盼和向往。“漂亮,花儿就像我们的小欣欣一样漂亮!”说这话时,两行清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她粗糙的脸庞上滚落。
青山无语。绵延起伏的群山,像一块被人抖了一下的绿绸子,掀起一道道沟壑纵横的皱褶。她抬起头,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不远处的山崖。
当年,她的丈夫与同村的牛二上山采草药,就是在那座崖下,遇到山体垮塌,在一块巨石砸向她男人的那一瞬间,牛二用力将他推了出去,结果,她男人失去了双腿,牛二却抛下刚满周岁的女儿永远地留在了山崖下。
“妈妈,送给你。”她失神地看着山崖发愣时,孩子摸索着,将一束夹杂着一些杂草的鲜花递了过来。她笑着接过鲜花,将孩子放到背上,说:“快走吧,去晚了医生都走了。”
乡集上,人来人往,送医下乡医疗队正在忙碌地为村民们免费义诊。医生翻开孩子的眼睑看了看,问:“多长时间了?”她迟疑了一下,答道:“从小就看不见。”
医生摇了摇头:“这个没办法治,是眼角膜出了问题。”
“那把我的眼睛换给她吧,她还小。”说这话时,她显得很平静。
“哪有那么简单,眼角膜移植,要省级的大医院才能做。”医生看了看她那双破了个洞,露出半个大脚趾的解放胶鞋,嗫嚅着,“那得好几万块钱呢!”
她不再说话了。
几天后,后山的矿上来村里招人,一个月好几千的工资,她报名了。
后山的矿洞里昏暗潮湿阴冷,不时有碎石掉落,但她干得很起劲。她掰着粗糙开裂的手指头计算着工钱,一想到不出三四年,孩子就可以看到那些漂亮的花儿了,她全身就充满了力气。
可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未领到,矿洞塌了,一块石头砸中了她。弥留之际,她紧紧抓住医生的胳膊说:“把我的眼睛换给我女儿,现在我有钱了,抚恤费就有好几十万呢!”她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像一个负债累累的人,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
漫山遍野的花儿开了。山坡上,又多了一个小土堆,静静地卧在野花丛中,像一只眼睛,默默地注视着连绵的大山、遍地的野花和山坡上袅袅升起的炊烟。
多年以后,一个女孩跪在坟前,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她点燃纸钱,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张发黄的纸,慢慢展开,扔进燃烧的纸钱里,火苗渐渐吞噬了纸条上的一行小字“牛二遗女,当如吾儿”。
空气中飘来野花淡淡的清香,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碌,“嗡嗡嗡……嗡嗡嗡……”,女孩清澈的眼眸里流下两行清泪:“妈妈,你听,花开的声音!”
17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3分)
18 画线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结合全文分析。(4分)
19 文中两次描写小欣欣的“大眼睛”,各有什么作用?(6分)
20 小说以“花开的声音”为题,有何妙处?(4分)
三、写作(50分)
21 学校为了倡导大家多读书,准备近期举行有关读书的演讲比赛。请你以《读书,让人生更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演讲稿。少年心语时代是英雄的时代,生活是人民的生活 。
参考答案
1. C
2. C
3. C
4. A
5.D
6. (1)十年来,中国博物馆数量逐年递增。(3分)
(2)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沉浸与交互式活动;举办线上云展览,促进东西部“文博”交流;推出了新的文化创意产品,以多元形式展现历史文化风采。(3分)
7. 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描绘出风雨凄迷的环境,营造出凄清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悲凉。(3分)
8. 借问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和贬谪途中的愁苦孤寂之感。(2分)
9. C
10. B
11. (1)鹧鸪往来游走,边走边食。(2分)
(2)虫鸟的智慧,自以为可以保全自身,但对于人类的不仁又有什么办法呢?(2分)
12. 【示例】①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1分);②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1分);③利用改造自然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1分)。
【参考译文】竹鸡的本性,遇到同类必定争斗。捕竹鸡的人扫落叶做围墙,把诱惑竹鸡的鸟放在里面,自己隐蔽在后边操纵罗网。刺激诱鸟让它鸣叫,听到叫声的竹鸡必定随声到来,闭着眼睛飞进树叶堆起的围墙,一直向前想要争斗一番,可是网已收起。没有能逃脱的,大概因为竹鸡的眼睛已经闭上,就看不到人了。鹧鸪本性喜欢清洁,猎人在茂密的树林中打扫干净一片地方,稍微撒些谷子在上面。鹧鸪往来游走,边走边食,猎人就用干净的长竿粘取它。麂出没在荒草中,害怕人看到它的足迹,只沿着一条路走,无论远近。村民把绳结成环套,安放在麂经过的地方,麂足一套进环里,就会倒挂在树枝上,被人们生擒活捉。江南多土蜂,人们不知道它的洞穴在哪里,往往把长纸带粘在肉上,蜂看到必定衔入洞穴,人们就能追踪寻找到它的洞穴,用火熏取它的幼虫。虫鸟的智慧,自以为可以保全自身,但对于人类的不仁又有什么办法呢?
13. ①用画家画画的事例引出观点——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②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非凡皆自“愚处”起;③以趣味故事开篇,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
14. ①做人做事稳扎稳打,不急于求成、投机取巧,要耐心付出。②遇到困难和矛盾不会绕着走、躲着跑。(4分)
15. 【示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事业奋斗一生,几十年如一日,深入田间,不辞辛劳,攻关克难,终于实现了他的“禾下乘凉梦”。(3分)
16. 不能删去。该段论述了“笨劲”与“巧力”的关系,它对中心论点“非凡皆自‘愚处’起”起补充论证作用,让论证更充分、严密,观点更具说服力。(3分)
17. 小说写了牛二因救她男人去世,她抚养牛二双目失明的女儿,为了让女儿能做上眼角膜手术,她去矿上工作遇难,临终前让医生将自己的眼角膜移植给女儿,使女儿终于见到光明的故事。(3分)
18. ①为下文写妈妈坚持要给女儿换眼角膜,让女儿见到光明做铺垫。②与结尾的内容相照应,使得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文章主题。③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暗示并赞美“妈妈”善良、美好的心灵。(一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19. 第一次把小欣欣的眼睛比作“乌黑的玻璃球”“一潭死水”,暗示她是个盲人,让人心生怜悯。(3分)第二次描写她的眼睛“炯炯有神”“清澈”,和第一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写妈妈把眼角膜移植给了她,使她见到了光明,侧面描写出母爱的伟大。(3分)
20. ①富有诗意,给一个较为深沉的故事赋予美好的场景,让人看到希望。②隐喻性地点出了作品的内在旨意——赞美生活的美好,表达对生命的渴望。③是全文的线索,从寻找花开的声音开篇,到听到花开的声音收束全文,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21. 【示例】
读书,让人生更精彩
亲爱的同学们: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古至今,爱书、惜书、读书都为世人所推崇。人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增长本领,提升品位,推动社会走向更高的文明。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
今天你读书了吗?有一位学者曾这样说:“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从民族发展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当你觉得枯燥烦闷时,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使你的心平静,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热爱生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自古以来,勤奋读书,都是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到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到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可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不尽。一个城市如果形成了读书的风尚,这个城市就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一个民族如果具有对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
读书,让人生更精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