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0 08:0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选择题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尝与诸小儿游。( )
A.曾经 B.品尝 C.尝试
2.诸儿竞走取之。( )
A.走动 B.跑
3.答曰( )
A.说 B.称作;叫作
4.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两项的一项是( )
A.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B.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C.取之,信然。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戎马一生(róng) B.多子折枝(zhé) C.竞走(jìn) D.诸多(zhū)
古文翻译。
6.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A.王戎七岁的时候,就曾试着跟一群小孩子旅游。
B.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一群小孩子一起玩耍。
C.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一群小男孩一起游玩。
7.诸儿竞走取之。( )
A.所有的孩子都争着跑起来,去抢李子。
B.所有的儿子都比赛跑,看谁先摘到李子。
C.所有的孩子都争着跑去摘李子。
选一选。
8.诸儿竞走取之——“之”是指( )
A.它,指李子。 B.知道。 C.他,指王戎。
9.人问之——“之”是指( )
A.它,指李子。 B.起来。 C.他,指王戎。
10.取之信然——“之”是指( )
A.之间 B.它,指李子。 C.的。
二、填空题
1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___代替。“唯”的意思是
___________,写出了王戎的与众不同,他不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派人去请扁鹊。”
这几个句子写出了蔡桓侯的心理的变化,他对扁鹊的态度变化过程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3.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纪昌练习效果__________ 。
(2)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
这间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出屋子小)
12.课文整体梳理。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_____。那些小朋友都______。只有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说明王戎是一个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3.按要求改写下面句子。
(1)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不经过商量就去做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仿写句子)
快乐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全食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十点一刻。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零丁零”的闹钟声惊醒了我的弟弟。(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菊花在微风吹动下摇晃着。 (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概括王戎具备了哪些良好素质?假如你当时要是在场,听了王戎说李子是苦的,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拓展阅读。
四季的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yūn yùn),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儿翩翩飞舞。________是蒙蒙细雨的夜晚,________有一只两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zháo zhuó)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儿,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儿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儿,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xīng xìng)。
15.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明亮——( )  朦胧——( )  寒冷——( )
17.选出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____”上。
即使……也……  既然……就……
18.短文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美,它们分别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闻鸡起舞
东晋时,一个名叫祖逖(tì)的青年与好友刘琨(kūn)住在一起。他们面对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到无限忧虑和悲愤。
一天夜里,祖逖翻来覆(fù)去睡不着。他想,怎样才能练好本领,为国家效力呢?到了后半夜,他听到鸡叫的声音,受到启发,决心练一身过硬的本领,报效国家。于是,他推醒刘琨,两个人起床到院子里练习武艺。祖逖手持长剑,刘琨手挥大刀,在皎洁的月光下,刀光剑影,两人认真地练起武来。从此以后,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由于勤学苦练,他们的武艺都很高强。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成语“闻鸡起舞”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后来人们用它比喻有志气的人奋发图强、勤学苦练,获得了真本领。
20.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纪律严肃而公正。( )
(2)来回翻身。( )
(3)振作精神,努力自强。( )
21.用“____”在文中画出具体描写祖逖和刘琨勤学苦练的句子。
2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____和____看到当时____的社会现实,决心练一身过硬的本领,为国家效力。寒来暑往,他们坚持勤学苦练,终于成为____的人。
23.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1.尝与诸小儿游。翻译:曾经(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尝:曾经。
2.诸儿竞走取之。翻译:其他的那些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 走:跑。
3.答曰。翻译:回答道、回答说。 曰:说。
4.B
【详解】
A此句的意思是:(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之”的意思是“它(李子)”。
B此句的意思是: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之”的意思是“他(王戎)”。
C此句的意思是:拿过来它试了一下,果然是这样的。“之”的意思是“它(李子)”。
5.C
【详解】
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B、D正确 C:竞走(jìn 改jìng)
6.B
7.C
6.正确翻译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一群小孩子一起玩耍。
故选B。
7.正确翻译是:所有的孩子都争着跑去摘李子。
故选C。
8.A
9.C
10.B
8.“诸儿竞走取之”意思是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之”是代词,指的是李子。故选A。
9.略
10.略
11. 争着跑过去 争先恐后 只有 他推断出这是苦李 不理睬 不高兴 疑惑 相信 夸张 显著 只有巴掌大小

12. 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 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王戎没有动 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 聪明的小孩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争先恐后地跑去摘;王戎没有动;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聪明的小孩。
13. 这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经过商量就去做。 初春的太阳,温暖世界。 日全食出现的时间在十点一刻。 我的弟弟被“丁零丁零”的闹钟声惊醒了。 菊花在微风吹动下摇晃着脑袋,快乐地笑着。

14.如“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等词语。我要是当时在,我也会怀疑,即使相信他的话,也会去证实一下,到底是不是苦的。
【详解】
考查文言文阅读鉴赏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用精准的四字词语或成语定格人物形象,通过筛选、提取关键信息: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体现人物思想主张的、展现人物性格情趣的、反映人物志向抱负的、体现人物才智品质的、作者或外界对任务评论议论。后面的表达题分析材料中的场景、情景、情节与人物,作出合乎情景、合乎情理、合乎身份的答案。语言的表述要简洁、紧凑而有层次。
故答案为:
如“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等词语。我要是当时在,我也会怀疑,即使相信他的话,也会去证实一下,到底是不是苦的。
15.yùn zhuó xìng
16. 黑暗 清晰 温暖
17.即使……也……
18. 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19.我喜欢秋天。秋天,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百花盛开的春天一样令人向往,同骄阳似火的夏天一样热情,同白雪飘飘的冬天一样迷人。

20. 纪律严明 翻来覆去 奋发图强
21.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
22. 祖逖 刘琨 腐朽黑暗 武艺高强
23.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像闻鸡起舞的祖逖和刘琨一样,要有志气,有毅力,勤奋刻苦。
20.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
根据词语的释义写出相对应的词语即可。本题中“纪律严肃而公正”指的是纪律严明,“来回翻身”指的是翻来覆去,“振作精神,努力自强”指的是奋发图强。
21.
本题考查的是找出文段中的关键句。
具体描写祖逖和刘琨勤学苦练的句子是“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
22.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东晋时,一个名叫祖逖的青年与好友刘琨住在一起。他们面对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到无限忧虑和悲愤。”和“后来人们用它比喻有志气的人奋发图强、勤学苦练,获得了真本领。”可以得出祖逖和刘琨看到当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最后从他们的成功可以看出他们最终成为了武艺高强的人。
23.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写出从文段内容中收到的启发即可。围绕着要和他们一样有志气,有毅力,勤奋刻苦。围绕这些方面展开描写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