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0 14:1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选择题
1.“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焉?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民贼”是指( )
A.冯国璋 B.段祺瑞 C.袁世凯 D.张作霖
2.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把袁世凯称为“民贼”,这是因为袁世凯( )
①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②极力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③进行复辟帝制活动 ④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这意味着( )
A.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 B.袁世凯赞成共和
C.约法得到完善 D.民主共和得到实现
4.电视剧《觉醒时代》有这样一段叙述: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后,北京、广州、武汉、青岛等地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多地工人也举行罢工,拒不承认“二十一条”誓雪国耻。“二十一条”是国耻,是因为它
A.是与日本签订的条约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日本侵占山东 D.牺牲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5.表格中的①②处分别是
派系 人物 控制范围
① 段祺瑞 安徽、浙江、福建等省
奉系 ② 盘踞东北
A.桂系 吴佩孚 B.皖系 张作霖 C.直系 冯国璋 D.滇系 唐继尧
6.“宋案发生,中山先生其时适归沪上,知袁氏将拨专制之死灰而负民国之付托也,于是誓必去之。”在此背景下,孙中山号召南方各省发动了(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7. 下图为“洪宪元年银币”。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湖北军政府成立 C.宣统下诏退位 D.袁世凯复辟帝制
8.识读下图,约法二取代约法一说明了袁世凯
A.重视法制建设 B.顺应历史潮流
C.维护共和制度 D.企图复辟帝制
9.《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10.1922年,中国流传的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该诗的主要结论是
A.封建帝制死灰复燃 B.革命任务是除军阀
C.社会性质并未改变 D.人民群众未受重视
11.以下两场战争反映的主题是
名称 领导人 结果
二次革命 孙中山、黄兴等 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护国战争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C.工人运动的发展 D.科学与愚昧的较量
12.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北洋军阀分裂
C.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 D.袁世凯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
二、综合题
13.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里程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2年孙中山从香一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开始行医。但中国日趋衰落的现实使他 不久就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提出富国强兵的变法自强主张,遭到冷遇。这件事对孙中山的刺激很大,他认识到只有用武力推翻清朝,才能救中国。
(1)据材料一,请概括孙中山的思想发生的变化。指出导致这些变化的共同因素。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在清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它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而且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自此,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拜而不可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回答出打响“第一枪”和迈出“第一步”所取得的具体成果。
材料三识读下列图片与对话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析李三认为中国 “越改越凉”的原因。
14.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二:
材料三:孙中山在一本著作中写到:中国数千年以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民国政府。这不只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
材料四:孙中山发文: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2)材料二的示意图中体现维新派的活动方式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为了“建民国政府”领导了哪一革命?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你谈谈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
(4)材料四中的“民贼”指谁?为此,革命派发起了什么战争?
1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昌起义胜利后(如图),独立后的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该政府以三民主义作为施政纲领。随后,成立了临时参议院,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3年—1916年,袁世凯相继解散了国会;废除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大部分内容;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1916年,袁世凯在全国反对、唾骂声中死去。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
材料三 主要军阀割据形势表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扶植军阀的帝国主义国家
直系 冯国璋、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 英国、美国
皖系 段祺瑞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 日本
奉系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 日本
滇系 唐继尧 云南、贵州 英国、美国
桂系 陆荣廷 广东、广西 英国、美国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7—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集中在哪一区域?并分析形成这种分布特点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想一想,为什么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
(3)依据材料三,分析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比较孙中山组建南京临时政府和袁世凯组建北洋政府在影响中国近代化发展上的不同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焉?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并结合所学可知,“民贼”是指袁世凯。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大搞复辟帝制活动,大肆卖国,故称“民贼”,C项正确;冯国璋是直系军阀,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段祺瑞是皖系军阀,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张作霖是奉系军阀,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2.C
【详解】
1915年,袁世凯公然复辟帝制,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并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因此孙中山等人发起护国运动,并在《讨袁檄文》中把袁世凯称为“民贼”,②③④正确;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与袁世凯相互妥协的结果,并不是孙中山称袁世凯为“民贼”的主要原因,①排除。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3.A
【详解】
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为实行独裁统治,1914年,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走上了复辟帝制的道路,A项正确;袁世凯在破坏共和制,排除B项;《中华民国约法》违背了《临时约法》的初衷,排除C项;袁世凯独裁专制,民主共和没有实现,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4.D
【详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为赢得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不惜以出卖国家权益为代价,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们不承认“二十一条”的原因,而非国家,排除A项;B项是“袁世凯与日本签约的目的”,不符题意,排除B项;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允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5.B
【详解】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在东北。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6.B
【详解】
根据材料“宋案发生,中山先生其时适归沪上,知袁氏将拨专制之死灰而负民国之付托也,于是誓必去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上台后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于1913年派人刺杀宋教仁,“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反袁,发动了二次革命,但是很快归于失败,B项正确,排除A项;1915年,袁世凯公然复辟称帝,遭到举国反对,孙中山号召大家反袁,蔡锷等人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排除C项;1917年7月-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称护法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洪宪元年是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称帝,D项正确;中华民国成立是1912年元旦成立的,且中华民国改用公历,以公元纪年,排除A项;湖北军政府成立是1911年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没有国号、年号,排除B项;宣统下诏退位是1912年,宣告清朝统治结束,与铸造钱币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后袁世凯废除之,以《中华民国约法》代之,体现了专制并走向帝制的倾向,D项正确;材料是在强调袁世凯的帝制倾向,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9.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1915 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C项正确;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讯而动,相继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武昌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首义,排除A项;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排除B项;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题干中的诗歌说明辛亥革命十年后,清除余孽继续掌握政权,列强勾结军阀,对人民掠夺变本加厉,从本质上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改变,C项正确;1922年是北洋军阀当政,没有复辟帝制,排除A 项;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排除B项;题干诗没体现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
根据材料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结果是袁世凯受到制裁,可见,这反映了民主与专制的斗争,B项正确;袁世凯复辟帝制与“二次革命”无关,排除A项;袁世凯破坏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科学与愚昧的较量与新文化运动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2.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不得人心是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C项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不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A排除;袁世凯在位时期北洋军阀没有分裂,B排除;袁世凯没有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D排除。故选择C。
13.(1)变化:从医人到维新变法,放弃变法再到革命救国,因素: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2)“第一枪”,结束清朝统治,推题了中国2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第一步”,颁布(《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事件:袁世凯度除临时约法,复群帝制:护国战争,
原因:袁世凯死后,军舞割据混成,民不聊生。(意思符合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但中国日趋衰落的现实使他 不久就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提出富国强兵的变法自强主张,遭到冷遇。这件事对孙中山的刺激很大,他认识到只有用武力推翻清朝,才能救中国”的信息可知,孙中山的思想发生的变化是从医人到维新变法,放弃变法再到革命救国;导致这些变化的共同因素是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2)依据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它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而且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响“第一枪”指的是结束清朝统治,推题了中国2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迈出“第一步”所取得的具体成果是颁布(《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袁世凯度除临时约法,复群帝制;护国战争;李三认为中国 “越改越凉”的原因是袁世凯死后,军舞割据混成,民不聊生。
14.(1)公车上书
(2)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建立学堂
(3)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②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③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④极大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⑤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袁世凯;护国战争
【详解】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拉开戊戌变法的序幕。
(2) 根据材料二“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中外纪要、国闻报、时务报”“时务学堂、万木草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示意图中体现维新派的活动方式有: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建立学堂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意义有: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②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③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④极大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⑤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孙中山的《计袁檄文》,“民贼”指袁世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革命派发动护国战争,最终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
15.(1)区域:长江以南(中国南方)。原因:①孙中山等人早期革命活动集中在南方,广泛宣传民主共和制度;②民主革命早期成立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集中在南方;③同盟会成立后,在南方积极筹划革命。
(2)①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并宣称拥护共和,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②袁世凯继承临.时大总统后,废除中华民国,复辟帝制,实行独裁统治。
(3)军阀对内相互争夺地盘,对外依附帝国主义,使中国陷人了动乱之中。
(4)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发展。北洋政府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复辟帝制,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1)
由地图可知,武昌起义后,主要是南方省份宣告独立。原因可以从革命党人主要在南方活动,南方多革命团体,所以南方受革命思想影响较大。
(2)
要从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实行独裁统治。这些,说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3)
表格反映军阀投靠帝国主义,割据一方,他们争夺地盘,劳民伤财,国家动荡不堪。
(4)
从近代化来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北洋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对内复辟帝制,独裁专制,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