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 善 良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善良的内涵丰富,“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精神的平安,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一种文化,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作者在文中明确地表示:“我喜欢善良。”在作者看来,尽管现在许多人都是以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代替道德原则,也看到“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
在作者看来,只要拥有善良,就可能有幸福,就可能和平愉快地相处,就可以让人把精力集中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就可以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就可以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作者相信,善良前途光明,最终会战胜“凶恶”。21世纪教育网
可以一边阅读课文,学习文章,一边联想:现实生活中,你所理解的善良是什么,你碰到的善良的人和善良的事有哪些,你准备怎样培养自己善良的品性,等等。这样就可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基础梳理
一、字音字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字音识记
圭臬(guī niè) 不足恃(shì) 白痴(chī)
发酵(jiào) 稚(zhì)弱
2.多音字辨析
3.形近字辨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1.重点词
不足恃:不可依赖。
圭臬:比喻准则或法度。
和也寡:应和的人少。
超拔:超凡拔萃。21世纪教育网
参透:探究并深切领会。
戚戚:忧惧的样子。
2.近义词
修养 休养
修养:(1)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如:他的文学修养很高。(2)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如:这个人很有修养。休养:指体力方面休息调养。
3.相关成语
以逸待劳:指作战的时候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后再出击。
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21世纪教育网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做。[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三、文学常识
1.王蒙(1934~ ),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省。当代作家。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和《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专著《红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
2.随笔是某个人自己的笔记。内容、文体、写法不拘。但必须写出“有意思”的东西,要将思想内容经过活泼的处理,并把它富有情趣地表达出来,让读者喜爱,有所感悟。
四、名篇名句
关于“善”:
1.人之初,性本善。——孟子
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3.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德兰修女21世纪教育网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对象是狼或是蛇,善良就是自取灭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该,善良就是帮助恶狼或者毒蛇,善良就是白痴。
剖析:在人们心目中,这是善良的误区:善良是老实的代名词,常常被人误解和利用,作者引用分析这两个妇孺皆知的寓言故事来引出自己的观点。从时间上看,善良是一个古老的道德话题;从感彩来看,善良是一个带有人性光辉的褒义词。但是“善良”在与现实生活发生碰撞的时候,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因而“善良”又常常被人们所怀疑甚至否定。这就是善良的复杂性。
2.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剖析:用对比手法,指出善良的光明磊落,失败也是暂时的,正义和善良就像太阳一样,乌云是掩盖不住的。善良的每一次表面的“失败”,实际上也是一种胜利,因为显示了自己的光明。相反,凶恶的每一次表面的“胜利”,实际上就是失败,因为它显示了自己的丑恶。这虽然有点“精神胜利法”,但“公道自在人心”。
3.事情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剖析:这句话指出小孩子和强人这两种人往往是善良的,因为前者纯真,后者懂得世界,思想成熟;而没有多大本事的人最不善良,因为他们不纯真也不成熟。21世纪教育网
4.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理想的信心。
剖析:通过对恶人和善良者的惟妙惟肖的描写,既讽刺了恶人们凄惨恐慌的可笑丑态,又高度赞颂了善良者乐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形象。
二、重点语段
“但我们也不妨想一想”至“是不是我们自己有点向蛇或狼靠拢呢”。
剖析:第一段,作者首先反问那些等待着向他们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的冻僵者或受伤者之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接着又反问因为有限的毒蛇和恶狼而不惜将一切视为毒蛇和恶狼并加以对付是一种什么病。这些反问发人深思,答案不言而喻,对那些不看对象就加以蛮干的错误的思想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这样比直接进行批判力量更强,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二段又进一步批驳,首先反问那些我们曾经用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倒霉蛋又有多少是毒蛇和恶狼。这个反问句从另一角度批驳了那些不分青红皂白的做法的不可取。接着作者又从农夫和东郭先生的角度,用一个假设反问句,来说明那些对并非毒蛇和恶狼的人而坚决以对付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的人与毒蛇和恶狼没什么两样,揭示了这些人做法的可鄙与荒唐。
这两段,作者重在批驳那些认为善良即愚蠢的错误看法。作者为了达到目的,不断提出疑问,层层展开进行反驳,充分揭露了持错误观点者想法的荒谬与可笑,特别是反问句的使用,使文章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散文笔法 诗化渗透
王蒙用站在火热而苍凉的现实河流中一个坚韧、大度的诗人的感觉、眼光、气质与情怀来写散文,散文就更重感觉、重体验、自然、潇洒、沉郁、豁达,充满了现代生存智慧。无论什么题材,游戏、休闲、概念,还是文学的阐释或古典文学论文,王蒙都能将其诗化,在音乐旋律的表达中,把体验与阅读提升为经验与独见。
王蒙散文中的对比、长句、仿词、节奏、张力等处理很恰当并且多样,选字、用词、造句相对粗放。他特别重视词列、句列、段列甚至篇列的排比,他的散文的排比之频、变化之多、运用之妙,当代作家恐无出其右者。王蒙的排比吸收和运用了许多现代先进文化成果,丰美多姿。比如他的散文中有一字排比、叠字排比、顶真排比、假设排比、严格排比和宽格排比、长句排比和短句排比、排比中的排比和排比后的排比,排比中的对比、比喻、夸张、象征,等等,有很多变化,不胜枚举。正是排比多,散文节奏爽快,文气通畅,文势迅急,帮助了阳刚风格的形成与传达。
合作探究
问题:本文写于1995年,是针对当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出现的价值观变化和思想波动而写的。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以今天的眼光看“善良”,又会提出一些什么见解呢?请以“我看善良”为主题,表明你的看法。
导思: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1)王蒙的《善良》一文对“善良”的观点你是否同意?
(2)你自己还阅读过哪些有关“善良”的文章?能否列出一些关于“善良”的言论?21世纪教育网
(3)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善良”的行为?你认为“善良”的人一定会被人理解吗?
(4)你自己做过一些被人认为是“善良”的事情吗?你是否遇到过自己做了“善良”的事情却不被别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的事情?对此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探究:第一步,更深入地学习课文,深刻理解王蒙对善良的深刻见解。
第二步,反思总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关“善良”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做。
第三步,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交流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