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11.4电流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11.4电流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0 16:5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11.4 电流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能正确地测出小灯泡L2电流的电路是( )
A. B.
C. D.
2.下列记录结果中,与实际相符的选项是(  )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cm
B.脉搏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为0.8s
C.一盏家用节能灯的电流大约为1A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km/s
3.下列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d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8km/h
C.九年级物理课本重约10N D.家用台灯的额定电流约2A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D.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5.如图将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然后用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玻璃棒和验电器之间会形成瞬时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摩擦时,丝绸将正电荷转移给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
B.瞬时电流的方向是从验电器到玻璃棒
C.该瞬时电流是由于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D.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闭合电路中,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大,燃料的热值越大
7.在如图所示中,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2电流的电路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甲,乙两只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表测的是L2的电流 B.乙表测的是L2的电流
C.甲表与灯L1并联了 D.甲表测的是干路中的电流
9.如图所示电路,ab分别接电源正负极,A1的示数为1A,A2的示数为1.2A,A3的示数为1.8A,则通过灯L3的电流为(  )
A.1A B.0.6A C.1.2A D.0.2A
10.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两电流表示数相等,关于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断路 B.断路 C.短路 D.短路
二、填空题
11.小华同学根据图甲所示的实物图,在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A1的示数是______A,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是______A。
12.如图所示,若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S2,则灯泡L1和L2组成_____ (选填“串联”或“并联”)电路,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通过L2的电流是_____A;若使灯泡L1和L2串联,则闭合开关_____;绝不允许同时闭合开关________否则会损坏电源。
13.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上_____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所以相互排斥张开;验电器也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如图乙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a、b接触时,电子转移的方向为______(选填“a到b”或‘b到a”)。
1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开关闭合时,两灯都亮,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和图丙,判断A1表(图乙)的读数是______A;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是______mA。
15.如图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后,电路无故障,两电表指针如图所示,则通过L1的电流是______,通过L2的电流是______。
三、综合题
16.如图所示,将两只灯泡通过开关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甲、乙两图中电流表A的示数均为1.2A,图乙中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分析并解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中通过L2的电流是多少______A?
(2)闭合开关后,图乙中电流表A1的示数是______A,合______mA。
(3)图乙中通过灯L2的电流为多少______A?
17.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在下列情况下,求:
(1)当S1闭合、S2和S3都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 A,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多少,A3的示数为多少.
(2)当S2和S3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A3和A2的示数分别为4.5 A和1.5 A:
①画出最简电路;
②求电流表A1的示数.
(3)若将S1、S2和S3同时闭合会发生什么现象?
1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灯都发光.这时两个电流表A1、A2指针所指的位置都如图乙所示.
(1)开关闭合时,这是一个____电路.电流表A1、A2分别用___、____量程,示数分别为_____A、_____A.
(2)求通过灯L1的电流________;
(3)求通过灯L2的电流_________.
19.小明在观察小轿车的车窗玻璃时发现,汽车的后挡风玻璃与其他玻璃有一处明显不同,就是后挡风玻璃上有一条条“细线”,如图甲所示。对于这些细线的作用,小明咨询了维修店的工人师傅,工人师傅告诉小明,这些“细线”是用来除霜的,汽车驾驶室有一个按键,当外界气温降低时,闭合它,这时玻璃上的细线就会发热,小明想知道玻璃上的“细线”的除霜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他从维修师傅那里要来了两块厚薄不同带“细线”的玻璃带到实验室,并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细线”在除霜的过程中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效应工作的。
(2)分别取质量相同的碎冰放在面积相同的玻璃上,闭合开关,调节MN两端的电压,记录冰块全部熔化所需的时间,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玻璃 冰块质量/g 电压/V 熔化时间/min
1 薄 100 6 3
2 薄 100 9 2
3 薄 100 12 1.5
4 厚 100 6 6
5 厚 100 9 4.5
6 厚 100 12 3
①实验中取相同质量冰块的目的是_______;
②本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来判断玻璃除霜能力的强弱的。
③比较1、2、3次实验,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
(3)小明在完成实验后,一不小心弄断了玻璃中的一根“细线”。小明把这块玻璃接入电路中,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说明玻璃中的各“细线”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的。由此分析可知:该玻璃中其他未断“细丝”的除霜能力将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消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也没与L2串联,故不能测出小灯泡L2的电流,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测量的是两灯泡并联后的总电流,不能测出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与L2串联,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与小灯泡L2串联,且电流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测量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
A.中学生的食指宽度约1cm,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c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约0.8s。故B符合题意;
C.家用节能灯的工作电流在0.1A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人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
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dm
故A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
故B不符合题意;
C.九年级物理课本重约3N,故C不符合题意;
D.家用台灯的额定电流约0.2A,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
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故A正确;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
C.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故C错误;
D.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是通路,电路中才有电流,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A.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的过程中,玻璃棒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电子转移到丝绸,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故A错误;
B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该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上自由电子向玻璃棒转移,验电器会带正电,物理学中将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也就是负电荷定向移动的相反方向,故瞬时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故BC错误;
D.箔片张开是由于验电器上的电子转移给了玻璃棒,使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因,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闭合电路中在电源的外部,电流总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而电源内部的方向与之相反,故A错误;
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子破裂处的分子间间隔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的缘故,故B错误;
C.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
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是否充分、释放热量多少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电流表在连入电路时,应与被测用电器串联;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图中,一个电流表是位于干路中测干路电流,另一个电流表与L1串联,测量L1的电流,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电流表是位于灯L2的支路中,且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故B符合题意;
C.图中,电流表是位于干路中测干路电流,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电流表是位于灯L2的支路中,但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
如图,两个灯泡并联,甲电流表和L2串联,测量通过L2的电流;乙电流表串联在干路,测量干路电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B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三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流过灯L2、L3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灯L1和L2的电流,电流表A3测通过灯L1、L2、L3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特点求出流过各灯泡的电流。电流表A1测流过灯L2、L3中的电流,则
IL2+IL3=1A①
电流表A2测灯L1和L2的电流,则
IL1+IL2=1.2A②
电流表A3测灯L1、L2、L3的电流,则
I3=IL1+IL2+IL3=1.8A③
③-②可得
IL3=1.8A-1.2A=0.6A
通过灯L3的电流为0.6A。
故选B。
10.B
【详解】
由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L1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干路中的电流。
A.断路,灯泡L1不发光,电流表A1没有示数,故A错误;
B.断路,灯泡L2不发光,灯泡L1发光,电流表A和电流表A1都测量通过L1的电流,它们的示数相等,故B正确;
CD.L1或L2短路,两个灯泡都不发光,将电源短路,故CD错误。
故选B。
11. 0.5 0.3
【详解】
[1]图乙、丙中两表量程为0~0.6A,示数分别为0.2A、0.5A,图甲中电路为并联,A1测干路电流,示数较大,为0.5A。
[2]图甲中A2测L1电流,示数为0.2A,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是
I2=I-I1=0.5A-0.2A=0.3A
12. 并联 1.2 S2 S1和 S2
【详解】
[1]若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S2,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出,流经电流表A1后,电流分支,电路有多条路径,所以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
[2]由图可知,电流表A1测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灯泡L1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大于电流表A2的示数,由于两个完全相同的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所以电流表A1的量程为0~3A,读数为1.5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0.6A,读数为0.3A,所以通过L2的电流是
[3]闭合开关S2,可使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使灯泡L1和L2串联。
[4]同时闭合S1和S2,电流不经过用电器,只用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使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所以绝不允许同时闭合开关S1和 S2。
13. 同种 a到b
【详解】
[1]塑料细丝与干燥的手摩擦,摩擦起电,由于塑料细丝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导致细丝蓬散开来。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带负电,带负电的橡胶棒有多余电子,用带负电的橡胶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a上的一部分多余电子转移到b上,电子移动的方向从a到b。
14. 1 600
【详解】
[1]由图可知:开关闭合时,两灯泡是并联连接,电流表A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L1中的电流;根据电流表A2的量程和指针位置可知:电流表A2的读数为0.4A,因为电流表A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1的读数应大于电流表A2的读数,因此电流表A1的量程为0~3A,故示数为1A。
[2]则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流过灯L2的电流大小为
I2=I﹣I1=1A﹣0.4A=0.6A=600mA
15. 1.2A 0.3A
【详解】
[1]当闭合开关后,电路无故障,两电表指针如图所示,灯泡L1与灯泡L2并联,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灯泡L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A1的示数大于A2的示数,故A1选择大量程,读数为1.5A,电流表A2选择小量程,读数为0.3A,则通过L1的电流是
[2]电流表A2灯泡L2的电压,其示数为0.3A。
16. 1.2 0.48 480 0.72
【详解】
(1)[1]由图甲知,开关闭合时,L1被电流表短路,只有L2接入电路中,故通过L2的电流为电流表示数,即1.2A;
(2)[2][3]由图丙可知,电流表所接量程为0~0.6A,由指针位置可知此时电流为0.48A,故A1的示数为0.48A,合480mA;
(3)[4]由图乙知,开关闭合时,L1与L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A1测通过L1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通过L2的电流大小为
I2=I-I1=1.2A-0.48A=0.72A
17.(1)1A;0A;(2)3A;(3)两灯泡不发光,三电流表无示数,会烧坏电源.
【详解】
(1)当S1闭合、S2和S3都断开时,简化的电路与图1所示,由图可知,L1与L2组成串联电路,电流表A1与A2均测电路电流,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因此I1=I2=1A,即电A2的示数为1A,而A3断路,因此示数为0;
(2)当S2和S3闭合、S1断开时,电路简图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L1与L2并联,A1测L1电流I′1,A2测L2电流I′2,A3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等各支路上的电流之和,因此电流表A1的示数I′1=I3 I′2=4.5A 1.5A=3.0A;
(3)如果将S1、S2和S3同时闭合,电路简图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电源两极被一根导线直接相连,造成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
【点睛】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2)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上的电流之和,着重分析各电流表的测量对象;(3)电源两端直接被一根导线相连时,会发生电源短路,损坏电源.
18. 并联 0A—0.6A 0A—3A 0.3 1.5 0.3A 1.2A
【详解】
(1)如图电路,开关闭合时,两灯并联,所以这是一个工商联电路.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A2在干路,所以其的示数一定大于位于支路的A1的示数,则电流表A1、A2分别用0A—0.6A、0A—3A量程,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读数即A1示数为0.3A、大量程分度值为0.1A,读数即A2的示数为1.5A.
(2)由图知,A1与L1串联,所以A1示数即为通过灯L1的电流,即:

(3)根据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通过灯L2的电流为:

【点睛】
注意熟练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电路的最基本规律,是后面分析电路的基础,一定要熟练掌握.
19. 热 使冰块全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相同 冰块全部熔化所需要的时间 玻璃厚度相同时,加载细线两端的电压越大,除霜能力越强 并联 保持不变
【详解】
(1)[1]“细线”在除霜的过程中需要吸热,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产生大量的热。
(2)[2][3][4]根据控制变量法思想,物质吸放热与质量有关,实验中取相同质量冰块的目的是使冰块全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比较冰块全部熔化所需要的时间来判断玻璃除霜能力的强弱;比较1、2、3次实验可知,玻璃厚度相同时,加载细线两端的电压越大,除霜能力越强。
(3)[5][6]弄断了玻璃中的一根“细线”后,把这块玻璃接入电路中,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说明各细线可以独立工作,说明玻璃中的各“细线”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的,可知该玻璃中其他未断“细丝”的除霜能力将保持不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