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12.2滑轮 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12.2滑轮 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0 16:5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 12.2 滑轮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物体A,若不计摩擦,关于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F1F2>F3 C.F2>F1=F3 D.F1=F2=F3
2.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的8N,(不计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
A.1.6W B.8W C.3.2W D.16W
3.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A.F3<F1<F2 B.F2<F1<F3 C.F1<F3<F2 D.F2<F3<F1
4.利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重0.5N)提升钩码时,不能证明使用动滑轮能省力的操作是(  )
A.竖直匀速提升0.5N的钩码 B.竖直匀速提升1.0N的钩码
C.竖直匀速提升1.5N的钩码 D.竖直匀速提升2.0N的钩码
5.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  )
A.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既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D.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6.如图所示,天花板上挂着一个滑轮,绳绕过滑轮后两端分别连接A、B两物体,A、B两物体所受重力为GA=6N,GB=9N,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9N B.绳对B的拉力大小为9N
C.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3N D.天花板所受拉力大小为15N
7.如图所示,物体A、B和动滑轮的重分别为100N、20N和10N(绳子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  )
A.F=10N B.F=15N
C.F=30N D.F=40N
8.小鹏家购买了一箱重960N的装修材料,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装修材料匀速提高9m,用时3min,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箱子重、绳重和摩擦)。小鹏计算的下列物理量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05m/s B.做的有用功为8640J
C.拉力为240N D.拉力的功率为48W
9.用下列方法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不计动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和重力,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以0.2m/s的速度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20N,以下正确的是( )
①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20N
②M受到地面摩擦力水平向左
③拉力F的功率为8W
④M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1.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和F3,使用下列三个装置匀速提起同样的重物,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则F1、F2和F3的大小关系是(  )
A.F1B.F2C.F1=F3D.F112.如图所示,滑轮第一次受到F1的作用,第二次受到竖直向上F2的作用,物体的重力为G。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将物体匀速向上提起时(  )
A.F1<F2
B.F2=G
C.F1的力臂为OA
D.在F2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2倍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旗杆顶部安装着一个______(选填“定”或“动”)滑轮,若五星红旗的总重为2N,不计摩擦,当五星红旗匀速上升时,旗手对绳的拉力的大小为______N。
14.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重物,其中乙为_______ 滑轮,使用时相当于_______杠杆,使用甲滑轮的优点是_______ ;若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且拉力F1=F2,则GA ________GB(选填“小于”“等于” 或“大于”)。
15.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绳重、弹簧测力计重和滑轮轴处的摩擦,重为 100N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以 0.1m/s 的速度匀速运动了 4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N,物体的重力做功为______ J,拉力F 的功率为______ W。
16.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如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坠砣,其中左侧滑轮是_____(选填“定”或“动”)滑轮;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_____cm(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三、综合题
17.甲、乙两人用如图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若将物体提高2米,甲用了2秒,乙用了3秒.
(1)乙的绳子自由端移动了_____米.
(2)这个过程中,甲做了多少功?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比较甲、乙的功率大小._____________
18.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如图装置使物体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g取10N/kg)
(1)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______N;
(2)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______N;
(3)在10s内拉力作用点移动______m。
19.图甲是园区内的停车装置,存车时只需40s就可以把汽车升到2m高处,图乙为工作原理图,其中A为架,O为杆OB的转动轴,杆的B端固定悬挂泊车,BC为牵引OB杆转动的钢丝绳,M为牵引钢丝绳的电动机。存车时,汽车开到存架上,电动机通过钢丝绳BC将杆OB拉到一定高度固定;取车,将OB杆放下使架落回地面:(忽略存架、OB的重力和机械各部分的摩擦力)
(1)图乙中使用了定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
(2)在乙图中画出动力、阻力,以及它们的力臂;若此时汽车的质量为1.2t,B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3m,车的重心距离地面2m,OB长为5m,BC距离为1m。此时钢丝绳所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____N;
(3)若使汽车离开地面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钢丝绳的拉力会逐渐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汽车竖直上升的速度是_____km/h,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装置的车做的功是_____J。
20.阅读下列信息,并完成下列问题:
汽车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是用于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装置,如图甲,安全带结构一般有软带、卷收器等部分组成,卷收器里面有一个轮轴,如图乙,汽车正常行驶时,卷收器借助弹簧,使软带随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且不会松弛,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卷收器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卷收器内的敏感元件将驱动锁止机构锁住卷轴,使软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1)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系上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由于惯性而造成伤害。这时人和车具有的______能也急剧变化;
(2)将安全带拉伸,卷收器弹簧的弹性势能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丙图中的( )
(4)轮轴是由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和轴组成的,可以看成是杠杆的变形,轴心O为支点,轮半径R和轴半径r分别为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杠杆原理可得:F1R=F2r,当R>r时,F1(5)作出力F2的示意图。_______
21.如图甲为塔式起重机简易示意图,塔式起重机主要用于房屋建筑中材料的输送及建筑构件的安装(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不计,g取10 N/kg).
(1)为保持平衡,起重臂的长度越长的塔式起重机,配备的平衡重的质量应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图乙为起重机钢丝绳穿绳简化示意图,定滑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若钢丝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104N,则能吊起货物的质量不能超过多少千克_________
(3)若将重为1.5×104N的货物由地面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0 m,再沿水平方向移动20 m,则此过程中钢丝绳做功为多少焦____________
(4)若该起升电动机的效率为90%,将重为1.2×104N的货物匀速提升到30 m的高度,用时50 s,则该起升电动机的实际功率是多少W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轮拉同一重物G,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即F1、F2、F3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
物体速度v1=0.2m/s,绳子移动速度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的8N,故绳子拉力也为8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
根据题意,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在第一个图中,物体和拉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相等,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在第二个图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是3股,即n=3,根据滑轮组的特点可得;在第三个图中,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则;所以根据分析可知拉力F1、F2、F3的大小为:F2<F1<F3,故ACD不符合题意,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
使用如图所示动滑轮提升钩码时,若不计绳重及摩擦,绳端拉力为
F=(G+G动)
当钩码重力
G≤G动

F≥G
即当动滑轮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时,不能证明使用动滑轮能省力;因为动滑轮重0.5N,所以提升钩码重力小于或等于0.5N时不能证明。
故选A。
5.D
【详解】
因为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能够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
A.由图可知,A处于静止状态,则绳对A的拉力和A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6N,故A错误;
B.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且同一根绳子的拉力相等,所以绳对B的拉力为6N,故B错误;
C.B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则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
9N﹣6N=3N
故C正确;
D.有两断绳子向下拉定滑轮,故定滑轮受到向下的拉力为
2×6N=12N
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摩擦,则天花板所受拉力大小等于12N,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绳子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由图可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为
则绳子对A的拉力为F拉=15N,在水平方向A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对A的拉力平衡,所以摩擦力大小为
f=F拉=15N
方向水平向左;若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仍为15N,则拉力
F=F拉+f右=15N+15N=30N
故选C。
8.B
【详解】
由图可知,滑轮组的动滑轮绕4段绳。
A.装修材料上升的速度
v==0.05m/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v绳=4v=4×0.05m/s=0.2m/s
故A错误;
B.做的有用功为
W有=Gh=960N×9m=8640J
故B正确;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拉力大小
故C错误;
D.拉力的功率为
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A定滑轮,故不省力,故拉力等于物重;B一个动滑轮,省一半的力,故拉力为物质的一半;C是滑轮组,两端绳子分担动滑轮和物重,故拉力为物重的一半,而D是3端绳子分担动滑轮和物重,故拉力为物重的三分之一,故D最省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详解】
①②弹簧秤的示数为20N,即绳子对弹簧秤的拉力为20N,因同一根绳子各处的拉力大小相同,所以绳子对物体M的拉力也为20N;物体M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f=F拉=20N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右;故①正确,②错误;
③不计动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和重力,由图知,拉力作用在动滑轮轴上,与右侧两段绳子的拉力平衡,则拉力的大小为
F=2F示=2×20N=40N
由图知,n=2,且拉力F作用在动滑轮轴上,费力但省一半的距离,则拉力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移动速度的,故拉力端移动的速度
v拉力端=v=×0.2m/s=0.1m/s
拉力的功率为
P=Fv拉力端=40N×0.1m/s=4W
故③错误;
④M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M的支持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④正确;
综上可知,只有①④正确。
故选A。
11.B
【详解】
假设物重为G,不计滑轮的重力且不计绳重的情况下,左边的滑轮是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故
F1=G
中间的滑轮是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故
F2=G
右边的滑轮是动滑轮,F3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有
,F3=2G
综上所述,F1、F2和F3的大小关系是
F2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详解】
A.由图可知,在提升动滑轮的过程中,由力臂的定义可知,F1的力臂要小于F2的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小,动力越大,即
故A不符合题意;
B.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用F2提升物体时,动力臂是阻力的2倍,则
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连接OA的直线与F1的力的作用线不垂直,根据力臂定义可知,OA不是F1的力臂,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2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定 2
【详解】
[1][2]定滑轮位置固定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所以旗杆顶上的是位置固定的是定滑轮,五星红旗重2N,因为不考虑摩擦,所以当五星红旗匀速上升时,拉力等于重力,所以旗手对绳的拉力的大小为2N。
14. 动 省力 改变用力方向 小于
【详解】
[1] [2]乙滑轮随货物一起升降,为动滑轮,忽略滑轮自重能省一半的力,使用时相当于省力杠杆。
[3]甲不随货物升降的滑轮为定滑轮,甲滑轮的优点是改变用力方向。
[4] 图中甲滑轮位置固定不变,是定滑轮,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时,定滑轮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动力就等于阻力,所以F1等于GA;图中乙滑轮随物体一块移动,是动滑轮,动滑轮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时,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故F2小于GB。因为F1=F2,则GA小于GB。
15. 10 0 1
【详解】
[1]由题图可知,绳子的有效段数n=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拉力F=5N,由
Ff
可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2F=25N=10N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做功的必要条件,物体在重力的方向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重力做功为0。
[3]物体移动的速度v’=0.1m/s,n=2,所以拉力移动的速度
v=2v’=20.1m/s=0.2m/s
则拉力F的功率
P
16. 定 15
【详解】
[1]由图可知,坠砣移动时,左侧滑轮的位置不会改变,所以左侧滑轮是定滑轮。
[2]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右侧滑轮是动滑轮,且n=2,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坠砣下降,则坠砣串下降高度h=2sA,坠砣串下降了3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
17. 4 甲做的功为200J 甲的功率为100W;乙的功率为80W;P甲>P乙
【详解】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乙是动滑轮,省一半的力,费一倍的距离,若将物体提高2米,则绳子自由端移动了4米.
(2)甲为定滑轮,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则甲做的功:W甲=Gh=100N×2m=200J;
(3)乙做的功:W乙=Fs=×4m=240J;
甲的功率:P甲===100W;乙的功率:P乙===80W;
比较得,P甲>P乙.
故答案为(1)4;(2)甲做的功为200J;(3)甲的功率为100W;乙的功率为80W;P甲>P乙.
18. 2 6 6
【详解】
(1)[1]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所以,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2N。
(2)[2]由图可知,承担摩擦力的绳子股数是3,所以

(3)[3]物体A在10s内通过的距离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19. 改变力的方向 9600 变小 0.18 2.4×104
【详解】
(1)[1]图乙中使用了定滑轮,定滑轮的特点是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2]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F1、阻力F2以及动力臂L1、阻力臂L2,如下图所示:
已知直角三角形OEB中,OB=5m,BE=3m,则
则动力臂
阻力臂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拉力
(3)[3]小汽车从水平地面被提升到BC垂直于杆OB的过程中,动力的力臂逐渐变大、阻力臂变小(如下图所示),而阻力大小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此过程中作用在B点的动力越来越小。
(4)[4]汽车竖直上升的速度
[5]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装置的车做的功
20. 动 变大 B 15
【详解】
(1)[1]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系上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由于惯性而造成伤害,人和车的速度发生变化,人和车具有的动能发生变化。
(2)[2]将安全带拉伸,卷收器弹簧的弹性形变的程度变大,故弹性势能变大。
(3)[3]发生碰撞前安全带对人的拉力较小,发生碰撞时,汽车突然停止运动,由于惯性人会向前运动,产生安全带的拉力增大,当汽车停止运动后,安全带对人的拉力又会减小,故B符合题意。
(4)[4]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F1r=F2R
带入数据得
45N×3cm=F2×9cm
解得F2=15N。
(5)[5]轮轴恰好平衡,力F2的方向与A点力的方向相同,如图所示:
21. 大 改变方向 6000kg 1.5×105 J 8000W
【详解】
(1)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得:,由此可知当动力臂和阻力不变时,阻力与动力臂越成正比;动力臂越小,阻力越小.故为保持平衡,起重臂的长度越长的塔式起重机,配备的平衡重的质量应越大;
(2)定滑轮a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若钢丝绳能承受最大拉力为3×104N,在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情况下,G=2F=6×104N,
所以根据G=mg有:
(3)此过程中,提升物体时,克服重力做功,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做功.
重力做功为:W=Fs=Gh=1.5×104N×10m=1.5×105J;
(4)根据公式
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