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证(zhèng)明 预(yù)料 震撼(hàn)
B.气氛(fēn) 谨慎(shèn) 横贯(guàn)
C.掐(qiā)住 胸(xōng)闷 殷(yīn)勤
D.春笋(sǔn) 巫(wū)婆 砖(zhuān)头
2.画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捕捉(bǔ pǔ) (揭 竭)开秘密
荧光屏(yín yínɡ) 障(碍 得)重重
3.下列有误的是( )
A.蝙蝠——雷达 B.海豚——潜水艇
C.鸟儿——飞机 D.猫——电子鼻(检查煤气管是否漏气)
4.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蝙(biān)蝠 屏(pin)幕
B.荧(yíng)光 障(zàng)碍
C.系(jì)鞋带 铃铛(dāng)
D.启(qǐ)发 敏锐(yuè)
5.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
折
折腾( ) 折本( ) 折断( ) 打折( )
吁
呼吁( ) 吁求( ) 气喘吁( )吁( )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fú líng dāng sāi zhù fēi é
( ) ( ) ( ) ( )
jiē kāi yíng píng duǒ bì zhàng ài
( ) ( ) ( ) (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 ;雷达的接收装置就像蝙蝠的 。
三、语言表达
8.仿写句子。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仿写比喻句)
大熊猫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懒懒地躺在地上晒太阳。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一根极细的电线,它______能灵巧地避开。
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组关联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
(3)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一百多年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从 鱼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 使潜水艇能在水里自由沉浮。
仿写:人们从______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 , 使______。
(6)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蝙蝠能捕捉飞蛾和蚊子。(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①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②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0.从文段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
12.填一填。
夜航的飞机能像蝙蝠一样在夜里飞行,是因为飞机上的_______相当于蝙蝠的嘴,_____相当于蝙蝠从嘴里发出的超声波,___________相当于蝙蝠的耳朵。
13.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针对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课内片段,做题。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对应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仿照——( ) 阻碍——( )
反义词:模糊——( ) 危险——( )
15.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16.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发明了雷达,请说说还有哪些发明是从自然界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
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C选项有误,“胸”读音为“xiōng”。
2.pǔ 竭 yín 得
【详解】
略
注意“捕”的读音
3.D
【详解】
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夜间飞行的秘密》主要记记叙了人们受到生物的启示而进行的发明、创造。为总分结构,第一句总说人类的很多发明来自于对动物的观察和启发。然后具体举例说明人类的很多发明来自于对动物的观察和启发。
阅读可知,狗鼻子最好使,人就造出了电子鼻,能检查出地下煤气管道是不是漏气。
4.C
【详解】
A.屏(píng)幕 B.障(zhàng)碍 D.敏锐(ruì)
5.zhē shé zhé zhé yù yù xū xū
【详解】
多音字的考查,可根据字义来判断。
6. 蝙蝠 铃铛 塞住 飞蛾 揭开 荧屏 躲避 障碍
【详解】
略
7.嘴 超声波 雷达天线 无线电波
耳朵 荧光屏
嘴 超声波 耳朵
【详解】
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要求我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所以我们上课要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8.喝醉了的老汉
略
9. 科学家揭开了秘密。 即使 也 即使天下再大的雨,我们也要坚持按时到校上课。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 奥运健儿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原来是来自于平日的刻苦训练。 蝙蝠 雷达 飞机能够在黑夜里安全飞行 风就像顽皮的孩子似的忽左忽右,刮得小树东摇西晃。 蝙蝠不但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第②句写得好,因为“终于”体现了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研究成功,也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1)本题主要了缩句,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经过反复研究,终于、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示例:科学家揭开了秘密。
(2)本题主要考查对关联词的理解。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用“即使……也……”相连。
造句: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人民解放军也会迎难而上决不畏惧!
(3)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把“一百多年前”和“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交换位置。示例: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
(4)仿写设问句。示例: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5)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示例:人们从萤火虫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人工冷光,使生活更加便利。
(6)考查了句子的仿写。例句是比喻句,仿写时,需要运用比喻的手法。示例:大熊猫就像喝醉了的老汉,懒懒地躺在地上晒太阳。
(7)本题主要考查对关联词的理解。
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用“不仅……还……”相连。示例:蝙蝠不但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8)考查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可以从修辞手法、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第二个句子的“终于”体现了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研究成功,也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更加具体。因此第二个句子写得好。
10.人们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进行发明创造,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往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
11.
12. 雷达的天线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 雷达的荧光屏
13. 为什么蝙蝠的耳朵能听见超声波,人的耳朵却听不见呢? “蝙蝠探路”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10.词语品味答题方法:1.了解词性感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京乐2.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11.解题思路:1.读问题,弄清考查要点,以便能带着问题看文章。这样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速浏览全文,掌握全貌,注意发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3.读原文,捕捉相关信息词,掌握短文细节内容。
12.解题方法:①直接解题法。即从原文中直接找出答案。②归纳解题法。在把握全文中心和线索的前题下进行概括、归纳得出正确答案③综合推理法。读者需统观全文,认真分析,综合推理及至计算,最后归纳出正确答案。
13.仔细审题,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提出想问的相关问题。
14. 模仿 障碍 清楚 安全
15. 嘴巴 超声波 耳朵
16.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鲨鱼——泳衣,鸟类——飞机等。
14.
考查近义词和反义词。
仿照: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近义词是模仿。
阻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近义词是障碍。
模糊:轮廓模糊不清。反义词是清楚。
危险:不安全、险恶。反义词是安全。
15.
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和“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可知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16.
考查开放性题。
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科学家根据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