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3梅兰芳蓄须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3梅兰芳蓄须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0 07:4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3*梅兰芳蓄须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B.即使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也拒绝了。
C.梅兰芳只有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
2.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 )
A.日本人占领上海后,逼迫梅兰芳放弃演出,威胁他蓄起胡须。
B.日本人占领上海后,要求梅兰芳演出,但是梅兰芳不愿去,就留了胡子表示决心。
C.梅兰芳生活困顿,他心情郁闷,不愿意登台演出,就蓄起了胡须。
3.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蓄须(xù) 京剧(jù) 被迫(pò)
B.纠缠(chán) 邀请(yāo) 忍受(rěn)
C.骚扰(sāo) 拒绝(jù) 签订(qiān)
D.宁可(níng) 要求(yāo) 妄想(wàng)
4.梅兰芳留胡须是因为( )
A.他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没有心情关注自己的外表。
B.对他来说,留胡须意味着不再登台表演,他不想为日本侵略者演戏,所以才留胡须。
5.关于《梅兰芳蓄须》一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梅兰芳是著名的话剧艺术家,是中国四大花旦之首。
B.梅兰芳主演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享誉世界。
C.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D.梅兰芳蓄须是在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二、填空题
6.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1.梅兰芳被迫( )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 )。
2.梅兰芳宁( )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3.日本侵略军要( )求梅兰芳必须上台演出。
7.补充成语或四字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的意思。
1.不( )其扰___________________ 2.斩钉( )铁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居( )出___________________ 4.( )名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的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兰芳卖房度日。梅兰芳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给句子换个说法,是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兰芳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忧,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  )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一次,日本侵略者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不去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高烧。
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10.给加点字注音。
蓄( )须  签( )订  纠缠( )  斩钉截( )铁
11.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2.下面的材料是不是《梅兰芳蓄须》中的主要内容?是的画“√”,错的画“×”。
A.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蓄起了胡须。( )
B.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 )
C.梅兰芳为了安全,逃到了香港,还是不演戏。( )
D.梅兰芳忍痛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也不演戏。( )
E.敌人的军医给梅兰芳治病。 ( )
F.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情愿打针发高烧。( )
13.“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这句话表现了梅兰芳先生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大家为什么愿意站着看,仅仅是因为梅先生演得好吗?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短文中的哪句话解释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请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外选段,完成练习。
1931年9月,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迫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他把木牌挂在胸前,让每个人都能看到。
16.吉鸿昌接二连三地遭到刺激是因为____________。
17.吉鸿昌对使馆参赞发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吉鸿昌痛恨日本人
B.吉鸿昌觉得当中国人光荣
C.使馆参赞没有民族气节
18.这段话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
19.吉鸿昌在木牌上写“我是中国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原句上下句应是条件关系,用“无论……都……”。
2.B
【详解】
《梅兰芳蓄须》一文中写出:日本人占领上海后,要求梅兰芳演出,但是梅兰芳不愿去,就留了胡子表示决心。
3.D
【详解】
本题考查易错字音。
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注音有误”的一项,注意看清楚题目的要求。下面写出选项中读音错误的词语,以及修正后的答案:
D项,宁可(níng)——宁可(nìng)。
读níng,表示平安,安定,如:宁静、安宁;表示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如:宁亲、归宁;表示地名,如:宁夏;表示姓。
读nìng,表示情愿,甘愿,如:宁愿、宁可、宁死不屈。
4.B
【详解】
梅兰芳演的大多数是女性角色。在抗战期间,日本人逼迫他演戏,他留着胡须明显是不想给日本人演戏,表现了梅兰芳的爱国精神。
5.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回顾《梅兰芳蓄须》一文可知,BCD三项说法正确。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是中国四大花旦之首。A选项中“梅兰芳是著名的话剧艺术家”说法错误。
6. pò jiū chán nìng yāo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迫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pò、pǎi。读pǎi时表示(迫击炮)一种火炮。
纠缠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iū chán。
宁是多音字,读音有三种,拼音是níng、nìng、zhù。
要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yào、yāo。
故答案为:pò;jiū chán;nìng;yāo。
7. 堪 能忍受,能承受 截 切断;割断 简 简省 闻 出名,有名望
【详解】
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所填字的意思,可代入整个词语中进行揣摩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堪;能忍受,能承受;截;切断;割断;简;简省;闻;出名,有名望。
8. 微风吹拂着柳丝。 忙人不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梅兰芳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火神怎敢违抗宙斯的命令? 蔺相如对赵王说,他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9. 魏校长提出了问题。 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梅兰芳不堪其扰,不得不又回到了上海。 梅兰芳向大家宣布,胜利了,他该登台演出了。

10. xù qiān chán jié
11.无论;都;
12. √ √ × √ × √
13.表现了梅兰芳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不屈的爱国精神。
14.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15.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10.本题是对字音的考查,平时注意读准字音多积累。答题时拼音要写正确,注意标调规则。
11.从句子的前后联系来看,此处填“无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最合适。
12.从文段中可以得知,梅兰芳为了安全回到了上海,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日本人的军医闯进梅兰芳家是来检查梅兰芳是否得病,不是给梅兰芳治病的,因此E选项也是错误的。
13.梅兰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宁可受苦,也绝不在日本的统治下登台演出,充分体现了梅兰芳的爱国精神。
14.没有座位而站着看戏,一方面说明梅兰芳的演技高超,座无虚席;另一方面大家被梅兰芳的这种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感到敬佩。
15.《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动人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本侵略者想利用梅兰芳粉饰太平,梅兰芳得知后愤然离开上海,避居香港。抗战八年,他蓄须明志,始终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表现了梅兰芳伟大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文段中“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很好的解释的文章的中心。
16.当时的帝国主义者瞧不起中国人
17.C
18.吉鸿昌将军是一名爱国人士,敢于维护国家尊严
19.吉鸿昌通过木牌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的尊严,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心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16.根据第二句话相关句子: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奉若神明。可知吉鸿昌接二连三地遭到刺激是因为当时的帝国主义者瞧不起中国人。
17.分析原因的方法:A.从因果中寻求答案。B.从人物的品格中寻求答案。C.结合文中具体事例来分析。D.从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寻求答案。
18.一篇文章内容丰富,作者着力表现的、与中心思想关系最密切的内容就是主要内容。常用的方法有:a、综合段意,归纳主要内容。b、抓重点段落,归纳主要内容。c、用过渡短语归纳主要内容。d、提出问题(文章主要写什么、写谁、做什么等等),归纳主要内容。e、分析标题,归纳主要内容。
19.做一篇阅读理解题,学生们在通读文章后首先需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通过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等方式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2)依据带有感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4)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