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11 白桦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胆怯的小白菊 涂银霜 B.徜徉的白桦 绽花穗
C.毛茸茸的枝头 披雪花 D.银色的光华 洗尘垢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表明白桦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了白桦的高洁。
B.诗的前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后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
C.“玉立”写出了白桦的挺拔。
D.“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中“抹”读mǒ。
3.下列各组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A.发扬优点 发挥作用 发扬才能 担当风险 保护儿童 承担责任
B.发挥作用 担当重任 改正缺点 发挥传统 光辉形象 光荣任务
C.保卫祖国 保护视力 维持距离 保持联系 改进错误 分担负担
D.改进工作 发挥才能 光辉形象 辉煌胜利 维持生命 保护庄稼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外婆家度过的那段时光成为我永不漫灭的记忆。
B.天边的晚霞总是姗姗来迟。
C.我和弟弟一起折腾了半天,终于堆出了一个白雪皑皑的雪人。
D.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像和煦的春风温暖着我的心。
5.下列词语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
B.小蜜蜂——比喻勤劳的人。
C.应声虫——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D.铁公鸡——比喻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流苏 ( )的雪花
五彩的( ) 姗姗来迟的( )
( )的金晖 ( )的光华
胆怯的( ) 白雪皑皑的(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1)这节诗写了_________的白桦,让人感受到一种_______________之美。
(2)我会仿写这节诗:在我的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披了___________。
2.《白桦》的作者是苏联的叶赛宁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用“___”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9.请你当个小诗人,把自己喜欢的生活描述出来。
蓝天是我的课堂,大地是我的书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到十分舒畅。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
故乡的云
儿时,我和伙伴们最爱跑到旷野上嬉闹玩耍,玩累了,就四仰八叉地躺在绿毯一样的草地上,谁都不说话,只是十分专注地凝视着蓝天。无垠的苍穹委实像一个环形银幕,那些千变万化的五彩云霞酷似画面纷呈的幻灯片依次上演,潜心观看,心旷神怡,百看不厌。
看啊,那纤巧的云朵多像星罗棋布的蘑菇,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一场山雨润酥了大山,催发出形形色色的蘑菇,我们像小鸡啄米似的采呀采呀,人喊谷应,闹沸了山洼……
看啊,那些洁白的云朵宛若一群曲颈划蹼的天鹅,把我们领进《天鹅湖》那美丽的童话意境之中……
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草原上的羊群,看着它,我们的耳畔会萦绕着马头琴那悠扬动听的旋律……
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远海驶来的归帆,那金鳞银翅装满了丰收的舟舸……
有时,一方碧空只有几缕云丝儿,那么薄,那么缥缈,好像丹青高手在宣纸上随意抹了几笔,像泥鳅,像蜗牛,像苍狗……
有时会从山后无端地冒出一堆白雪般的云团来,并且迅速升腾、舒展,似冰山漂移,似雪峰突兀,似棉垛高耸,似氢弹爆炸……
那破晓时的满天朝霞,色彩斑斓,极其生动,犹如一湖莲花怒放,更似宝库打开,放射出迷人的奇光异彩……
当夕阳滑下西山,那残存的火种点燃了西天上的棉絮样的云朵,形成一片熊熊的火烧云,犹如一个巨幅的灯光布景……
到了晚上,天上的云彩又是另一番景致了。月牙儿如同一只小船儿执着地在礁石样的云团里穿行,在一片老龙般的浮云里时隐时现地悠悠颠簸。
啊,故乡的云,你像一首首优美的诗作,歌颂着故乡的可爱!
(有删改)
10.作者百看不厌的是( )
A.幻灯片 B.云
C.银幕 D.蘑菇
11.“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草原上的羊群,看着它,我们的耳畔会萦绕着马头琴那悠扬动听的旋律……”这句话使用的写作手法是( )
A.联想 B.夸张
C.排比 D.拟人
12.文中作者运用了四个“看啊”,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A.对云的喜爱 B.对故乡的思念
C.对童年的回忆 D.热爱家乡
13.故乡的云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形态各异 B.平平无奇
C.绚丽多彩 D.千变万化
14.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语段,回答问题。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15.这段话是描写________的句子。
16.严监生在临死前为什么要伸出两个指头?联系上下文说说。
____________
17.严监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
选线B错误,徜徉是闲游的意思,是动词,不能用来修饰“白桦”这个名词,应该用形容词来修饰名词。
2.B
【详解】
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出自《白桦》中“披了一身雪花”中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表达了作者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
B这首诗意象鲜明,节律和谐,感情欢悦,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分四节,每节四行。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故说法错误
①第一节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了白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②第二节写桦树的树叶。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的桦树它傲寒挺立的形象。
③第三节总写白桦树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用“朦胧”来修饰,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灿灿的金晖”衬托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④第四节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
C“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玉立”写出它的挺拔。
D“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中“抹”读mǒ说法正确。
3.D
【详解】
考查词语搭配。
A项发扬才能——发挥才能,发扬优点;担当风险——承担风险,担当责任
B项发挥传统——发挥优势
C项改进错误——改正错误;维持距离——保持距离;分担负担——分担忧愁
4.C
【详解】
考查词语搭配。
A项,永不漫灭:永远不会磨灭,永远不会消灭。
B项,姗姗来迟:姗姗: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C项,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白雪皑皑”指的就是雪,不能形容“雪人”。
D项,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细致。
5.C
【详解】
此题考查惯用语的了解和掌握。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有时会用到。我们在使用惯用语时,应该注意辨析它的意义,弄清它的感彩。“磨洋工”和“泡蘑菇”意思很相近,一个偏重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
C.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的人。
6. 洁白 晶亮 花朵 朝霞 灿灿 银色 小白菊 树枝
略
7. 披着雪花 高洁 桌上 一束玫瑰 染上脂粉 一身霞光 《白桦》的作者是苏联的叶赛宁。(或:《白桦》是苏联的叶赛宁写的。)
略
8.示例: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略
9. 风儿是我的课本 太阳是我的明灯 白云是我的同窗 小草是我的伙伴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仿句,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喜欢的生活,注意按照例句的格式以及结尾的总结,是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所以所写的句子都要和知识有关,注意语言的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10.B
11.A
12.A
13.B
14.作者通过对故乡的云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10.文章主题就是讲作者故乡的云,整篇课文也是围绕着故乡的云写的,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故乡云的喜爱和怀念,所以看不厌的是云。
11.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句从天上白云的形态和运动联想到了草原上的羊群,可以看出使用的写作手法是联想。
12.此句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文中“看啊”后面都接的是云的描述,连续用四个“看啊”表达了作者对云的喜爱之情。
13.此题考查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文章通过对云的形态、变化等描写,呈现出形态各异、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云的形象。
14.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句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也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语句,作者通过描写故乡的云,从而歌颂自己的故乡。
15.严监生临死前动作
16.他临死前还惦记着屋子里点了两根灯芯。
17.是个爱财如命,又极其吝啬的守财奴。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