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9父爱之舟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9父爱之舟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0 16:5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19 父爱之舟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B.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
C.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2.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加点的字词正确的解释是( )
A.使紧 B.非常接近,空隙极小 C.事情非常急 D.经济不宽裕
3.《父爱之舟》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多选)
A.“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渔船,虚指父亲的爱,以此为题,化抽象为具体。
B.“父爱之舟”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用此舟送“我”读书,考学,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
C.“父爱之舟”情感内涵丰富,以此为题,既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B.这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撞得来回摇动。
C.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D.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与“我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是( )
A.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我……要钱……
C.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D.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二、填空题
6.会认
给下列生字注音。
栈( ) 枉( )
屑( ) 僻( )
7.读拼音,写词语。
报kǎo( ) 心téng( ) táng( )果 qǐ dí( )
纸xiè( ) zhǔ( )饭 bì( )业 zhěn( )边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年纪小。我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恍恍忽忽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1)父亲给“我”糊万花筒这一细节,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2)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月光启蒙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
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10.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
月光下,母亲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 谜 语。
11.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________________。
12.“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句中第一个“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3.对“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理解最正确的是:( )
A.运用了拟人修辞,效果是用和风流水形象地表现了歌声的轻柔和听者的舒适。
B.这句话中“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实际上是暗喻她动听的歌声。
C.运用了比喻修辞,表达了她对“我”的深切情谊。
D.运用了比喻修辞,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歌声如和风般轻柔,如小溪般流畅,十分悦耳动听。
14.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
15.文中多处引用了歌谣、童谣,请默写一首你家乡的歌谣或童谣。
_____________
课文核心语段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
①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到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②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jiāo jiǎo)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pū pù)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6.阅读第1自然段,请你用“____”画出作者对父亲细节描写的句子。
17.下面哪几项是作者对父亲的细节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 )(多选)
A.父亲对儿子殷切的希望。 B.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温情。
C.父亲背我上学,我从不逃学。 D.父亲的丝绸汗巾是母亲的陪嫁。
18.将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用“/”画去。
19.在短文的两个自然段中,作者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景,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
20.请你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你对于作者所说的“新滋味”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省略号的作用。
1、表示引文的省略;2、表示列举的省略;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4、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5、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6、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7、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8、表示含糊其辞的省略;9、表示沉默的省略;10、表示思维的跳跃;11、话还未说完被别人前去说了。
在选项B和选项C中,“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以及“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都指的是没有列举的省略,在选项A中,“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指的是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
2.D
【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家里经济不宽裕,但是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紧:经济不宽裕。
3.ABC
【详解】
题目是全文的线索,凸显父爱的伟大。
4.C
【详解】
A.比喻句,把白鹭比作一首诗。
B.拟人句。
D.反问句。
5.C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省略号表示行文的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被省略的语言单位可长可短,可以是字、词、短语、句子、诗行以至若干个段落。(1)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2)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3)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4)表示静默或思考。
“我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A项: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的省略符号表示引文的省略。
B项:“我……要钱……”中的省略符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项:“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D项:“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静默或思考。
6. zhàn wǎng xiè pì

7. 考 疼 糖 启迪 屑 煮 毕 枕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字音的认读以及字形的书写。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多朗读课文,熟悉常用的字词,加强书写。学生尤其要注意“糖”、“屑”和“枕”的写法。
8. 背影挡住了视线。 我虽然年纪小,但是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
【详解】
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本句中“背影”是主语,“挡住”是谓语,“视线”是宾语,保留主谓宾和谓语后面的“了”即可。
2.本题考查对关联词的理解与运用。本题这两句话是转折关系,所以用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虽然……但是……”。
9. .我置身于庙会中。 父爱的深厚与伟大 他虽然高位截瘫,但在泳池里犹如“飞鱼”一般。
【详解】
1题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2题(1)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句子进行理解,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2)考查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关联词语关系的前提下,会用关联词语写句子,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答案为:我置身于庙会中。 父爱的深厚与伟大 他虽然高位截瘫,但在泳池里犹如“飞鱼”一般。
10. 唱民歌(唱歌谣) 讲故事 唱童谣
11.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12. 第一个“长”的意思是 生长,第二个“长”的意思是 孕育、流传
13.C
14.D
15.《做早操》早上空气真叫好,我们都来做早操。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16.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17.AB
18.jiāo pù
19. 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 筹学费 替“我”铺床 浓浓的父爱
20.作者所说的新滋味,源于他的成长体验,作者长大了,开始体谅父亲,开始担忧家庭境况,我认为作者所说的新滋味包含四个方面的意思: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对家庭境况的担忧;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对父爱的感动及感恩之情。
16.
本题考查了寻找细节描写句子的能力。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本题要求找第1自然段中,描写“父亲”的细节描写。通读第1自然段,我们会发现,本段最后1句话对父亲的在雨雪天背“我”上学的场景进行了细微而具体的刻画,可见本句便是本题的答案。
17.
本题考查了分析句子所蕴含情感的能力。文中对父亲进行细节描写的句子是: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这句话描写的是父亲雨雪天背“我”上学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而父亲之所以负重跋涉,艰难前行是为了让“我”不缺课,可见父亲对“我”有殷切的希望,所以本题答案应为A和B。
18.
本题考查了辨析字音的能力。“缴饭费”的“缴”是“交纳;交出”的意思,应读三声 jiǎo;“铺床”的“铺”是“把东西展开或摊平”的意思,应读一声pū。
19.
本题考查了分析概括能力。做本题时,首先应该提炼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文章的情感。选文第1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的场景,第2自然段描写了两个场景,1是父亲为“我”上学筹钱缴费;2是父亲替“我”铺床。选文描写的这三个场景无一不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父爱。
20.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能力。联系上下文分析可知,“新滋味”源于作者的成长体验,源于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心痛与感恩,源于对家庭境况的担忧。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作者所说的“新滋味”是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对家庭境况的担忧;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对父爱的感动及感恩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