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选择题
1.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C.2012年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内涵 D.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
2.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新发展理念
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世界将更多目光投向中国,聚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里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是( )
A.全面实现整体脱贫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D.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4.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国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其中,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九大
C.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
5.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确立这一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6.“中国梦”,这个充满憧憬的词汇,已成为公众普遍热议的焦点。你所了解的中国梦的内涵是( )
①社会主义 ②国家富强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坚持( )
A.对外开放政策 B.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
C.新发展理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五大新发展理念 D.开放型经济体制
9.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2013年起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目前已经完成并且内涵已经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是2013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哪一项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0.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科学发展观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口号是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下列口号出现的顺序依次是( )
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12.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时强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中与这一主题契合的是( )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C.“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3.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并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C.1997年中共“十五大”通过党章,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全方位对外开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二、综合题
16.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的大幕在中国徐徐拉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首先强调一定要解放思想,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邓小平强调了什么问题的重要性?据此,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了什么指导方针?
材料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解放了久为落后制度所束缚压制的生产力,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实际上,中国的改革还只是走在半途,它在二十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摘编自吴敬琏《重启改革议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哪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这一发展目标?
材料三: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建设经济特区到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3)被称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一城市?我国建立经济特区有何重要作用?我国对外开放“走出去”是指2001年我国加入哪一组织?
材料四: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材料二: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座的四周,嵌有10幅巨型浮雕,高2米,总长度为40余米,概括了从1840年到1949年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八一南昌起义”和“胜利渡长江”是其中两幅。
材料三: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如识。分别说出“八一南昌起义”和“胜利渡长江”两个历史事件被列入浮雕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GDP总量世界排名呈现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故选A项。
2.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C项正确;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排除A项;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排除B项;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进而未来前景,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是全面实现整体脱贫,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过程,这里的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C项;在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是建成社会主义强国,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故D符合题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AB;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故选D。
5.D
【详解】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D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排除A项;十六大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排除B项;十八大确立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D项正确;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是要实现的梦想,不是中国梦的内涵,排除含有①的选项,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7.C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题干重点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或者说环境保护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新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因此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C项正确;对外开放旨在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推动现代化建设,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是我国制定政策方针的主要依据,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经济体制的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B项正确;为了实现中国梦,制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排除A项;五大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排除C项;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国的应对举措,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因此目前已经完成并且内涵已经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11.C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的;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在1992年的党的十四大上提出的;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012年十八大明确提出来的。口号出现的顺序依次是②①③④,C项正确;而ABD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保护环境,“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体现了对环境的保护,B项正确;“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体现的是法家的主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体现的是道家辩证思想,“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体现的是墨家兼爱思想,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3.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评价,属于观点,D项正确;ABC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14.D
【详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5.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D项正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全面深化改革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6.(1)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
(3)深圳;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
(4)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根据材料一“邓小平首先强调一定要解放思想”可知,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
根据材料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解放了久为落后制度所束缚压制的生产力”“它在二十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在十四大上明确提出了这一目标。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深圳被称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7.(1)历史事件: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胜利渡长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
(3)总体趋势:上升。主要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如有其他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4)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1)
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49年胜利渡长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
(3)
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中国GDP总量世界排名呈现的总体上升趋势;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4)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