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向尼泊尔、贝宁、菲律宾、匈牙利等数十个国家捐赠口罩等物资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并共享中国抗疫经验,尤其是中医抗疫经验。中国做法表明
①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②全球唯有加强合作,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选择
③中国充分履行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责任④中医抗疫效果比西医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2.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下列“梅花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红旗》杂志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绝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由此可见促使中美关系改善的因素是
A.中美双方的共同需求 B.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停止霸权主义的需要
4.应美方邀请,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2021年3月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结合中美交往的历史,对以下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交往方式 相关数据
战争冲突 朝鲜战争中,中美两军伤亡73万,美国直接战费超过200亿美元
双边贸易 2020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值4.06万亿元,增长8.8%
A.中国在双边贸易中正处于顺差 B.朝鲜战争为中国赢得和平环境
C.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D.朝鲜战争给中美双方带来损失
5.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这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双方有共同利益
C.中美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D.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
6.国家副主席王岐山4月24日在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活动上指出,“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以小球推动大球”,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进程。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的标志是()
A.《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尼克松访华
7.1971年11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标题是“The Chines Are Coning(中国人来了)”。这基于: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邦交正常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承办APEC会议
8.“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周恩来)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尼克松回忆录》)。尼克松“伸手”的主要原因是( )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认识到美国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必要性
C.说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9.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时,有人感慨道:“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是因为:
A.联合国有了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的声音 B.中美发布联合公报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与日本同时成为常任理事国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0.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匆忙制作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上空。这一幕的发生缘于( )
A.中美建交 B.日内瓦会议 C.中日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1.下图照片中仰头大笑的是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小明认为乔冠华大笑的原因是1971年10月( )
A.联合国大会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
B.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香港回归,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12.下图是1949 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在万隆会议上赢得了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改革开放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13.尼克松访华的根本目的是借助中国力量抗衡苏联。中国接受尼克松访华也是从斗争策略考虑,通过与美国改善关系减轻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压力。这是两个意识形态完全对立的国家在特定国际形势下结成的战略同盟。由此可见,尼克松访华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冷战中美国暂时处于守势
B.尼克松访华符合中美双方利益
C.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需美国支持
D.美国希望与中国结成军事同盟
14.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中美两国都需要加强两国的沟通和交流。但是由于中美意识形态不同、分属于两大社会阵营等原因,中美的交往不能贸然进行,要有所准备和铺垫。所以为了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由材料可知
A.中美之间的隔阂已经消除 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国家利益影响国家关系 D.中美实力差距随着时间推移已经变小
15.如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中美关系的改善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苏联解体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70年代后广泛流传的两张照片
(1)《乔的笑》表明哪项外交成就令乔冠华开怀大笑?《历史性的握手》表明中关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2021年“两个辛升年的对比”照片在互联网热传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太后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杨洁篪
(2)1901年和2021年两个辛丑年,两个不同的外交局面。造成不同局面的原因分别有哪些?一样的辛丑,不一样的中国!纵观中国百余年外交的历史演变,谈谈你的感想。
17.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协议。
——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上的发言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出自哪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与会国之间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异同?
材料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2)材料二中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的转折,你是如何理解的?
材料三: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此次“谈话”的主要原因,并列举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中美之间的“正常的关系”而采取的“主动行动”。
材料四: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些成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表明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共同的挑战,① 正确;中国向其他国家捐赠口罩等物资并共享中国抗疫经验,表明全球加强合作、共渡难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选择,也证明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涉及人类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上履行了责任,②③正确;中国与其他国家共享中医抗疫经验,并不能证明中医抗疫效果一定比西医好,④排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2.A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梅开三度”是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项正确;上海召开亚太组织会议的时间是2001年,中印建交的时间是1950年,排除B项;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55年,排除CD项。故选A项。
3.A
【详解】
根据材料“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红旗》杂志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绝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可知,材料描述了尼克松急于要求到北京,以及中国对北京安全考虑促成尼克松访华,可见美国和中国都是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而改善关系的,A项正确;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确立于1978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第三世界的崛起的内容,排除C项;“美国停止霸权主义”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
根据材料“战争冲突”“朝鲜战争中,中美两军伤亡73万,美国直接战费超过200亿美元”“双边贸易”“2020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值4.06万亿元增长8.8%”可知,在中美双方战争期间,双方都损失惨重,在中美双方关系和谐期间,双方经济都得到发展,中美故得出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顺差还是逆差,排除A项;朝鲜战争为中国赢得了和平环境,但是与2020年时差太大,不能充分表明“双边贸易”是其结果,排除B项;朝鲜战争给中美双方带来损失不能体现“双边贸易”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5.B
【详解】
由题干材料可知,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这是根本原因,B项正确;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中美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是存在的,排除C项;D项不符合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排除。故选B项。
6.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 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项正确;《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标志着抗美援朝的结束,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排除B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说明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非法窃据,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争取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此说“中国人来了”,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排除A项;1972年中美邦交正常化,排除B项;1989年11月5日至7日, 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因此尼克松“伸手”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到美国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必要性。B项正确;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与美国不符,排除A项;说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点睛】
9.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根据所学可知,1971年10月,在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也属于第三世界国家,A项正确;中美发布联合公报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排除B项;日本不是常任理事国,排除C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且与联合国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
根据材料“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匆忙制作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上空”结合所学知识,1971年,在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上空。D项正确;1979年中美建交,排除A项;第一次日内瓦会议在1954年召开,排除B项;1972年中日建交,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乔冠华大笑的原因是因为1971年10月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项正确;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1991年11月,排除B项;香港回归是1997年,排除C项;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建交最高峰出现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打开中国外交的新局面,C项正确;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赢得了尊重,排除A项;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B项;1978年改革开放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3.B
【详解】
题干体现了尼克松访华的目的地美国借助中国抗衡苏联,中国接受尼克松访华是为了减轻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压力,可知,尼克松访华得以实现 的主要原因是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美苏冷战中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需要美国支持、美国希望与中国结成军事同盟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
题干的“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中美两国都需要加强两国的沟通和交流。”反映出国家利益影响了中美关系。为了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C项正确;中美之间的隔阂已经消除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中美实力差距随着时间推移已经变小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12月,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在1953年,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6.(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2)原因:清朝的腐朽统治和封建制度的落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感悟: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力强大,才有自己国家独立的外交。(言之有理即可)
(1)
根据材料一图1“《乔的笑》(197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让乔冠华开怀大笑。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一图2“《历史性的握手》(197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性的握手》指中美两国外交上的尼克松访华,它表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屈辱外交的见证,究其原因是清朝的腐朽统治和封建制度的落后;2021年,中国代表团怒怼美国,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中国代表团怒怼美国的底气;第2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力强大,才有自己国家独立的外交等。原因:清朝的腐朽统治和封建制度的落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17.(1)万隆会议;“异”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同”是都曾经或正在遭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都谋求发展,都有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2)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为联合国注入了新生的力量,有助于联合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3)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没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行动: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4)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
根据材料“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上的发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出自万隆会议。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异”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同”是都曾经或正在遭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都谋求发展,都有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联合国注入了新生的力量,有助于联合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因而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的转折。
(3)
根据材料“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概括可知,尼克松此次“谈话”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没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中美之间的“正常的关系”而采取的“主动行动”有: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4)
根据材料“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说明了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外交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