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0 15: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图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现了(  )
A.农奴制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赫鲁晓夫改革
2.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
A.资产阶级性质 B.封建地主性质 C.奴隶主性质 D.以上均不是
3.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二世是推进俄国现代化作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伟大的改革家。”这般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A.彻底根除农奴制危 B.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保留大量旧制度残余 D.摆脱民族危机实现俄国的民族独立
4.为了学习西方,彼得一世( )
①到英国、荷兰等国考察②改造俄国军队
③允许工场主使用农奴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图数据变化得益于
A.三角贸易的刺激 B.光荣革命的影响
C.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实行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6.1861年俄国的改革,农民分到的土地,按1861年市价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农民共交付赎金却高达20亿卢布。与此同时,农民还承担了更多的义务。这表明俄国1861年改革( )
A.巩固了封建专制制度 B.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C.是对农民的变相掠夺 D.为俄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7.根据俄罗斯档案馆的资料显示,1825年至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的30年间,已经爆发了500多次农民骚动。并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暴动的次数还在不断上升。上述材料可以用于说明
A.农奴制改革的过程 B.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C.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D.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8.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 )
A.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改革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改革使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 D.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9.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存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
A.莱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罗伯斯庇尔执政——法国大革命走向高潮
C.第二次工业革命——化学工业产生 D.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农奴制废除
10.“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里“未来”是指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权利 B.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 D.俄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11.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
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
C.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改革后俄国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府
12.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利于培养时空观念。下面的年代尺反映的是俄国近代历史的发展线索,其中标有三角符号的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应是
A.16世纪初 B.16世纪末 C.17世纪末 D.18世纪末
13.“那些较不盲从、较有远见的俄罗斯领导人很快看出他们的经济和技术上的落后是对自己的国家安全的一种无法容忍的威胁。因此17世纪的俄罗斯领导人同以后的土耳其人、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开始借用西方的东西,作为一种自卫手段。”此材料中所描述的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二月革命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4.下图中身着西欧式样衣帽的是彼得大帝。穿着臃肿长袍的是俄国贵族。漫画中的场景表明了彼得大帝决心
A.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推行“殖产兴业” D.向西方学习
15.俄国1861年改革后广大农民的生活仍极端困苦,农民起义与骚动层出不穷。为解决农民问题,从沙俄统治集团到各社会组织乃至个人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及措施。然而这些主张及措施却先后走向失败。这反映了1861年改革( )
A.使俄国的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B.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
C.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由派贵族卡维林称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于不正常状态……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后就会将整个国家毁灭”。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也表示:“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张桂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材料二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制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1861年沙皇颁布“二一九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的农民。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在1861年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行的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动改革不断发展的方式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的进步性是什么。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找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彼得大帝改革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改革在历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苏俄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 农奴制改革是1861年;选项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1921年已经停止;选项D赫鲁晓夫改革是1953年,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A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A项正确;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不是封建地主性质,也不是奴隶主性质,排除B项、C项;1861年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项正确;废除农奴制改革并不彻底,没有彻底根除农奴制危机,排除A项;保留大量旧制度残余不符合材料对亚历山大二世的正面评价,排除C项;亚历山大二世与摆脱民族危机实现俄国的民族独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曾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D①②③④项正确;ABC选项不全,排除。故选D项。
5.C
【详解】
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得益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进而促进了俄国新兴工业的发展,C项正确;19世纪下半叶俄国新兴工业的发展与“三角贸易”无关,排除A项;光荣革命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于美国内战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6.C
【详解】
1861年俄国的改革,农民分到的土地,但需要缴纳高额的赎金,与此同时,农民还承担了更多的义务,表明俄国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的变相掠夺,C项正确;1861年俄国的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排除A项;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排除B项;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但材料强调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
根据材料“1825年至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的30年间,已经爆发了500多次农民骚动。并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暴动的次数还在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尼古拉一世统治期间由于农奴受到地主的剥削,爆发大量的农民起义,并且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阶级矛盾,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为此进行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所以材料可以说明农奴制改革的背景,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项。
【点睛】
8.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因此“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A项符合题意;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排除B项;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 ,是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的局限性,排除C项;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9.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D项不存在因果关系,D项符合题意;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排除A项;罗伯斯庇尔转折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
根据材料“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颁布了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权利”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排除C项;“俄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应“过去”,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
19世纪中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C项正确;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不是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改革是由沙皇领导进行,排除B项;改革后俄国没有成立资产阶级政府,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2.C
【详解】
观察年代尺可知,△非常靠近170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首先,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因此,17世纪是指1601年—1700年。其次,如果年份是公元后,靠近0的年代是世纪初,靠近100的年代是世纪末,中间的为世纪中期。因此,△所处的时间为17世纪末,C项正确;由此可知,标有三角符号的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应是17世纪末,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
根据材料“因此17世纪的俄罗斯领导人同以后的土耳其人、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开始借用西方的东西,作为一种自卫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的俄国社会落后状况严重地阻碍着俄国社会的发展,彼得一世执政后,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毅然决然地抛弃俄国自大守旧的传统,亲自率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大胆果断的全面改革。俄国通过彼得一世的改革,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欧洲的影响力也得到了增强,走上扩张道路,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A项正确;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发生于1861年,排除B项;二月革命的时间是1917年3月8日至12日,排除C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4.D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漫画上彼得大帝身着西欧式样衣帽,而俄国贵族穿着臃肿长袍,由此可见表明了彼得大帝除旧布新的决心,决定向西方学习改造俄国社会以实现富国强兵,D项正确;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与彼得大帝不符,排除AB项;19世纪中后期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与彼得大帝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农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此,俄国1861年改革后,“广大农民的生活仍极端困苦,农民起义与骚动层出不穷”,B项正确;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1861年改革的消极影响,C项是积极影响,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农民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6.(1)统治阶级对农奴制危害的清醒认识。
(2)进行舆论宣传;成立专门改革机构;颁布改革法令。
(3)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符合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或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1)
据材料一“使整个国家陷于不正常状态……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后就会将整个国家毁灭。”“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方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及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在1861年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行的前提是统治阶级对造成俄国危机根源的清醒认识。
(2)
根据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可归纳出进行舆论宣传;根据“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制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可归纳出成立专门改革机构;根据材料二“1861年沙皇颁布‘二一九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的农民。”可归纳出颁布改革法令。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符合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或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17.(1)农奴起义不断。
(2)改革的特点:向欧洲学习;强化军事力量;发展教育;发展经济。(答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3)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意思相近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可知,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农奴起义不断。
(2)依据材料二“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可知,彼得大帝改革的特点是向欧洲学习;强化军事力量;据材料“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可知,彼得大帝重视发展教育;发展经济。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上述改革在历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