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0 15:5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下列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
A.吃上用陶器煮熟的肉 B.穿简单缝制的衣服
C.用石刀收割水稻 D.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中
2.下列农作物最早是由我们祖先栽培的是
A.大豆、小麦 B.花生、高粱 C.甘薯、水稻 D.水稻、粟
3.我们的先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 )
A.玉米、花生 B.水稻、粟 C.花生、水稻 D.玉米、粟
4.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铁制农具的使用 ④聚落 ⑤磨制工具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⑤
5.“这里土质虽不好,但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这里描述的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半坡遗址
6.考古学者复原了七八千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古代人类居住房屋。据文图可以判断该房屋居住的远古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7.有人便有文明。下列图片反映半坡居民创造的文明是( )
A.猪纹陶钵 B.骨耜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8.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不能作为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依据的是
A.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
B.对殷墟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
C.在半坡遗址出土磨制的石斧近300件,还有磨盘、磨棒、杵石等
D.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一些猪、狗和水牛的骨骼
9.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推翻这种说法的最可靠证据是( )
A.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 B.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
C.后世文献的详细记载 D.考古发现的碳化遗存
10.2019年,良渚文化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显示了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它同一时期,我国的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龙山文化。这些文化遗址共同证实了( )
A.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B.这一时期是中国王朝发展的重要阶段
C.中华大地在当时已经进入农耕时代 D.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
1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12.以下选项中对下图所示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A.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B.会挖掘木结构水井
C.居住在黄河流域,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D.墓葬随葬品差异较大,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过1973年和1977年冬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文物近7000件。
—摘编自《文明起源》
材料二 在村里,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他们要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就要有食物。他们已经种植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并在居住区内建起圈栏,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他们还经常去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现已发现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遗物……他们还制作了大批的彩陶。
—据网络资料整理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2)据材料二说明该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表现。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14.识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1、图2分别是哪两个原始居民住的房屋?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环境的差异角度分析出现图1、图2房屋结构特征的原因。
(3)结合课本回答,图3中的骨耜是在哪一原始居民遗址出土的?图4中的骨制箭头等又是在哪一原始居民遗址出土的?
(4)图3、图4工具的用途分别是什么?
15.中国广表的大地孕育着早期人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发现了两颗远古人类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许多碳屑合成的黑色的烧骨。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材料二 远古先民用泥捏成的容器放在火堆上烧烤。于是,最早的陶器出现了。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煮食物,而且可以储存饮用水。距今六七多千年前,黄河中游地区流行着一种具有特色的陶器。人们制作陶坯的时候,在泥坯表面用矿物质颜料绘出图案,经过烧制,陶器表面就留下了彩色的纹饰。这种带有彩色纹饰的陶器被称为“彩陶”。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两个考古发现分别是哪一远古人类?
(2)依据材料二概括陶器的用途并依据所学回答使用彩陶的原始居民是谁?
(3)以上材料中涉及的远古居民使用的工具分别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粟,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用石刀收割水稻在半坡居民生活的地方不能体验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在半坡居民时期都已出现,是能够体验到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的半坡先民最早培育了粟,河姆渡先民最早培育了水稻,D项正确;小麦是西亚人培育的,排除A项;花生、甘薯等是美洲居民培育的,排除BC项。故选D项。
3.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的先民半坡人最早培育了粟,河姆渡人最早培育了水稻,B项正确;玉米、花生等都是最早由美洲的人民培育的,排除ACD项。故选B项。
4.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故①②④⑤符合题意,D项正确;我国最早使用铁制农具是在春秋时期,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5.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河姆渡人是我国最早培育水稻的先民,B项正确;元谋人和北京人都没有进行农作物栽培,排除AC项;半坡人最早培育了粟,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建筑物为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人是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羊、鹿、猴子等牲畜,还会挖掘水井。C项正确;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住在山洞里,排除AB项;半坡人是距今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人类,房屋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多为半地穴式房屋,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
半波人生活在距今约 6000 千年的陕西西安,半坡人会制作彩陶和乐器。其中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他们原始手工业的代表,C项正确;猪纹陶钵和骨耜是河姆渡人的手工业品,排除A和B项;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人的房屋样式,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8.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反映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B项符合题意;“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能作为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依据,排除A项;“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半坡人是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之一,“磨盘、磨棒、杵石”是符合原始农耕时代特征的磨制工具,排除C项;“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河姆渡人是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之一,他们饲养猪、狗和水牛等,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发掘结果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故推翻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说法最可靠证据是考古发现的碳化遗存,D项正确;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也是根据考古发现而来的,排除A项;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具有不科学性,排除B项;后世文献的详细记载具有不确定性,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0.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龙山文化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特征,A项正确;中国王朝发展从夏朝开始,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不是中华大地在当时已经进入农耕时代,而是不同地区的农耕文明,排除C项;题干不仅提及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发展情况,还提及其他地区的农耕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D项正确;北京人、山顶洞人还没有定居生活,排除AC项;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排除B项。故选D项。
【点睛】
12.C
【详解】
根据题目“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黄河流域。他们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C项正确;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会挖掘木结构水井,排除AB项;原始社会末期才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3.(1)河姆渡原始居民;材料中提到了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和干栏式建筑(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半坡原始居民;依据是材料中提到了“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粟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有半地穴式的房屋(或有固定的居住场所);有种植的农作物;有生活用具陶器等;(答出两点,意思接近即可)
(3)原始农耕生活。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干栏式建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因为材料中提到了“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粟”,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会制造彩陶。
(2)据材料二“在村里,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可知,半坡居民已过上定居生活的表现为:半坡人有半地穴式的房屋;根据“半坡人要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就需要有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有以下三种:一靠狩猎,从出土的许多石或骨的箭头来看,半坡人已学会使用弓箭;二靠捕鱼,他们已发明了渔网;三靠种植,半坡人大量使用石铲、石斧、石锄、砍伐器等生产工具,已进入到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阶段。”可归纳出半坡人进入比较发达的农业阶段;半坡人通过狩猎和捕鱼来补充食物;根据“现已发现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遗物,证明半坡人学会了栽植粟。半坡人还制作了大批的彩陶。”可归纳出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具等等。
(3)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可知,这些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原始农耕生活。故探究的共同主题是原始农耕生活。
14.(1)图1是河姆渡居民住的房子;图2是半坡原始居民住的房屋;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
(2)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所以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北方,气候干旱,冬季寒冷,所以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3)图3中的骨耜是在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出土的;图4中的骨制箭头等又是在半坡原始居民遗址出土的。
(4)图3中工具的用途是开垦耕地;图4中工具的用途是打猎捕鱼。
【详解】
(1)根据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因此图1是河姆渡居民住的房子;图2是半坡原始居民住的房屋;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所以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北方,气候干旱,冬季寒冷,所以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3中的骨耜是在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出土的;图4中的骨制箭头等又是在半坡原始居民遗址出土的。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3中工具的用途是开垦耕地;图4中工具的用途是打猎捕鱼。
15.(1)元谋人 北京人
(2)煮食物,储存饮用水半坡居民
(3)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
(1)
根据材料“1965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发现了两颗远古人类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许多碳屑合成的黑色的烧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云南元谋人。根据“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可归纳出北京人。
(2)
用途:根据“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煮食物,而且可以储存饮用水”可归纳出煮食物,储存饮用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和北京人使用打制时期。半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