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02 22:1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并相互讨论交流所得 1 郑和是什么人?明成祖为什么将远航的重任交给郑和?
2 西洋指什么地方?
3 郑和为什么要远航?
4 郑和远航的具体过程?
5 郑和下西洋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6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有哪些?
1、个人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2、家庭的影响,有丰富的航海知识经验;
3、人生经历,对朱棣忠诚;4、宗教信仰,原信伊斯兰教,后改信佛教,有利于与亚非的伊斯兰教和佛教国家交往。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文莱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一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促进中外交流(主要目的)
二 明成祖为了宣扬国威
三 明成祖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坐船 郑和下西洋的盛况1405~1433年先后7次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
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每次出海2.7~2.8万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与哥伦布、达伽马远洋航行对照表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上述材料说明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因素有哪些?1 明朝经济发展为对外交流活动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 明朝统治者鼓励对外交往
3 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4 郑和个人的主观条件 郑和下西洋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考考你观察下列一组邮票:
郑和的船队可能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受到当地人民怎样的接待?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1 郑和的远航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2 郑和下西洋,访遍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3 郑和下西洋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了东南亚的国际秩序。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并相互讨论交流所得1 倭寇指什么?
2 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
3 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4 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戚继光
(1528—1588)
抗倭形势图台州大捷想一想: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1、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3、与其他爱国军民作战,体现了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本课小结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明中后期——国势衰落冲突交往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