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上第二单元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上第二单元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02 22:18:5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22张PPT。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课件作者: 岑参石犀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
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是谁?为什么大禹也不如他?yù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建造者:3、地点:秦国李冰父子2、时间:战国时期蜀郡岷江流域为什么要修建都江堰呢?玉垒山岷江成都平原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建造者:3、地点:秦国李冰父子2、时间:战国时期蜀郡岷江流域4、修建原因:为了排涝防旱成岷江玉垒山成都平原ABC岷 江内 江外 江都江堰平面示意图分水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玉 垒 山ABCABC5、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原理分水鱼嘴:使江水分流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飞沙堰: 泄洪排沙宝瓶口:引水灌溉(1)、结构和运作原理(3)、治水特点:经验:(2)、重在疏导“深淘滩,低作堰”(1)分洪减灾、引水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设计巧妙科学,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意义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 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春江花月夜(古乐合奏) 二、神奇的编钟1、铜钟的用途和演奏特点据你所知,钟在古代有什么用途呢?报时、报警乐器铜 钟神奇的编钟战国曾侯乙编钟2、编钟的构成、艺术魅力和意义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个,外加楚惠王赠送的一件这拨钟,共65件,总重量达2567公斤,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因下排甬钟上铭刻“曾侯乙”得名。中下层横梁各有3个佩剑铜人分别用头、手顶托。佩剑铜人身着长袍,腰部束带,面容肃穆,立于铜质雕花圆形跗座上,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也加强了整套编钟的隆重地位。
合理的金属成份配比和规范的外形尺寸,以及工艺上的特殊处理,使编钟达到了令人赞叹的音响效果,创造了“楚声韶乐”的曾侯乙编钟实在是一件稀世之宝。曾侯乙编钟英国前首相希恩聆听编钟演奏后感叹道:“你们国家在二千四百多年前就有这样的编钟,真是不可思议,这是世界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
美国的梅纽因感慨地说:“古希腊的乐器都是木器,没有保存到现在,只有在中国才能听到两千年前的乐器奏出的音乐。”
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洛蒂听完用编钟演奏的《欢乐颂》后兴奋地高呼:“音乐万岁!”
1992年,日本天皇、皇后看了编钟展演后马上打电话给儿媳说:“曾侯乙墓文物,特别是曾侯乙那台乐器是很好的,你非看不可。”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岷江流域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修建,
灌溉分洪经考验,
李冰父子美名传。
战国编钟曾侯乙,
湖北随州出土现,
气势磅礴音域宽,
辉煌成就世界羡。 你相信利用瓶、碗、铁条等材料能够组合成打击乐器,并演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吗?试试看,也许你会发现自己也是个音乐天才。动动手以史为鉴继往开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