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0 17:2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生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瓶(píng) B.拥挤(jǐ)
C.交叉(chà) D.指挥(huī)
2.下面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辽阔无银 攸然自得 此起彼落 极目远眺
B.草木皆兵 全神惯注 一丝不苟 胆大妄为
C.莫名其妙 鱼贯而出 挥汗如雨 赏心悦目
D.声东击西 生机勃勃 响彻云霄 穿流不息
3.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单元的诗歌都没有押韵,但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B.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
C.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小草“炫耀”着新绿
D.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dào)翻了,到处是绿的……
B.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lǜ)、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C.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jǐ)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chā)在一起。
D.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huī),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5.下列对诗歌《绿》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B.这首诗说绿是一种颜色,但不是生命的颜色,不是生命的象征。
C.这首诗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
D.这首诗说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
二、填空题
6.写出描写花草树木的四字词语
含苞欲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拼音,写字。
tú xiù jì píng
( )色 ( )花 ( )静 ( )子
( )画 优( ) 世( ) ( )静
路( ) 衣( ) ( )算 草( )
( )弟 ( )觉 ( )节 ( )果
三、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班级要举办以“母爱颂”为主题的诗文朗通会,邀请你做主持人,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诗文朗诵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感情热烈,语言流畅,富有文采。不少于5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9.关于这首诗歌中的两个“风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两个“风雨”的意思相同。
B.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狂风暴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优愁等。
C.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和风细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
10.诗中的“你”指_________。这首诗歌由鸟儿的巢联想到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_____。
11.在“心中的风雨来了”时向亲人倾诉,寻求慰藉,这样的经历你一定也有过,请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练习。
____________
一天中午,在巴黎街头,一位法国著名诗人看见一位老人(肃然 木然)地坐着。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他身旁,立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街上乞讨。诗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问道:“老人家,今天上午给您钱的人多吗?”“我……今天上午什么也没有得到。”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道。诗人听了,拿出笔,悄悄地在木牌上的那行字前面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他把身上带的钱全给了老人,说:“这够您吃一顿饭了。”
晚上,这位诗人又经过那条街。他看到来往的行人跃过这块木牌时,大都停了下来。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硬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破旧 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硬币交给老人。诗人远远地看着,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
12.给短文拟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3.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用“\”划去。
14.文章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病句,请用“——”画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短文给我们描绘了两个场景,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个场景的主要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仅仅在原来那句话的前面加了几个字,竟产生了这么大
的魔力!你认为这几个字的魔力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谈谈你对这位法国诗人的看法。(至少3点,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天哪□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的欢乐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伟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是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18.在文段中的“□” 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9.作者通过对向导救助海龟时_____、_____、_____、____ 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势的危急。
20.文段中画“_ ”的句子表现了“我们”内心的_____, 画“﹏﹏﹏﹏”的句子表现了“我们”内心的______和_____。
21.谈谈你对文段结尾处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
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他(她)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你的?你是怎么感谢他(她)的?请以“谢谢你对我的帮助”为题目,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5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BD读音正确。
C.“交叉”的“叉”读音为chā。
2.C
【详解】
考查汉字字形。A项“辽阔无银”应为“辽阔无垠”,“攸然自得”应为“悠然自得”。B项“全神惯注”应为“全神贯注”。C项正确。D项“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
3.A
【详解】
本题考查对现代诗歌特点的了解以及对本单元诗歌的整体把握。A项中“本单元的诗歌都没有押韵”是错的,如《白桦》中每一节的最后一个字都押韵,押“a”韵,所以选A。
4.A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倒翻”的“倒”读音是“dǎo”。故本题选A。
5.B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艾青的诗歌《绿》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6. 桃红柳绿 姹紫嫣红 绿树成荫 花团锦簇
【详解】
考查学生词语的积累情况。描写花草树木的四字词语很多,结合平时的积累填写即可。
7. 涂 绣 寂 瓶 图 秀 纪 平 途 袖 计 坪 徒 嗅 季 苹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字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学生需要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学生需要注意“涂、瓶、袖、徒”的写法。
8.同学们,这个世上有一种爱重于泰山,那就是母爱。为了我们,母亲辛勤的双手布满了老茧;为了我们,母亲的眼角过早地爬上了皱纹;为了我们,母亲的双鬓已经斑白。千言万语道不尽母亲对我们的恩情,写不完我们对母亲的谢意。同学们,就让我们把真挚的情意化为美丽的诗文,献给我们伟大的母亲吧!
【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认真阅读语段,找出语段讨论的话题,语段讨论的话题是“母爱”,在设计开场白的时候可以从母爱的伟大,抒发母爱的赞歌来写。
9.B
10. 母亲 母亲的怀抱 母爱的温暖、包容
11.示例:有一次,我跟我最好的朋友小玉吵了一架,我们俩谁也不理谁了,我很伤心,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听了,轻轻摸着我的头说:“你要是珍惜这个朋友,想要跟她和好,可以主动道歉呀!”我听了妈妈的话,第二天就跟小玉道歉了,我们两个又开心地在一起玩耍。
9.考查了诗句意思的理解。此句诗中的两个“风雨”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狂风暴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
10.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诗句中的“你”指的是母亲,由鸟儿的巢联想到母亲的怀抱,赞美了母爱的温暖、包容。
11.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有一次,我跟我最好的朋友小玉吵了一架,我们俩谁也不理谁了,我很伤心,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听了,轻轻摸着我的头说:“你要是珍惜这个朋友,想要跟她和好,可以主动道歉呀!”我听了妈妈的话,第二天就跟小玉道歉了,我们两个又开心地在一起玩耍。
12.语言的魅力
13.肃然  破旧
14.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 他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
他看到来往的行人跃过这块木牌时,大都停了下来。 他看到来往的行人经过这块木牌时,大都停了下来。
15. 同情盲人街头乞讨,巧添几个字。 几个字显魔力,路人纷纷解囊。
16.这几个字的魔力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彩。是的,春天是多么美好,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怎能不叫人陶醉?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17.富有同情心;有智慧;温文尔雅、有礼貌。

18.“ !” ,“ !” , 、 、 。
19. 摘下 抓起 放进 奔去
20. 震惊 愧疚 自责
21.“悲叹”表明向导内心非常难过。“如果不是”“就不会”说明了遵守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18.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标点符号的用法。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标点符号的用法相关方面的知识。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句号的基本用法: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这一句口诀,基本包含了句号的使用方法,它一般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也可以表示比较缓和的祈使和感叹语气。例句: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
二、问号的基本用法: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问号也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也包括设问和反问等类型。例句:你怎么又迟到了?
三、叹号的基本用法:感情强烈句和段,其中叹号常出现。请求反问都该用,有它文章起波澜。感叹号常用句末,表示增强语气!例句:老天有眼,让我们再次相见啦!
四、逗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例句:这个西瓜非常大,而且特别甜。
五、顿号的基本用法: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一般来说,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二是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
19.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动作描写。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动作描写相关方面的知识。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20.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句子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们”非常震惊,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们”非常愧疚和自责。
21.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句子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悲叹”表明向导因海龟受到伤害非常难过。“如果不是”“就不会”说明了人类要遵守自然规律。
22.范文:
谢谢你对我的帮助
你还记得吗?在一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周日,我和你去公园玩。公园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一阵微风吹过,清澈的湖水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天空一碧如洗,几朵棉花似的白云飘来飘去,有的像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有的像可爱的小绵羊,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我们尽情地玩耍嬉戏。
突然,一团乌云飘来,没过一会儿天空便密布乌云,雨开始越下越大。我正准备往家跑去,就在这时,你一把把我拉住,说到:“先到我家去,我家离这儿近。”一阵小跑,你拉着我来到了你的家里,随后你给我拿来干毛巾擦拭身上的雨水,端来好吃的零食让我尽情品尝,又打开电视观看有趣的动画片。暖流在我身上流淌,“谢谢你帮助了我!”我一再地表示自己的谢意,但是你却是淡淡的一笑:“没什么,我们是好朋友吗!”
雨停了,我和你告别回家去。我抬起头发现天边居然隐隐约约有一条彩虹,那不就是我们的友谊桥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