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中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很喜欢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的袋子。
C.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D.李老师把铁锹、锄头一放,顾不得休息就又去上课了。
2.选择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
A.踌躇(chóu chú) 签字(qiān zì)
B.黯然(àn rán) 奔赴(bèn fù)
C.眷(juàn)恋 拟(ní)定
3.下列词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光泽 顷注 拟搞 慈详 年龄 B.慰问 锻练 特殊 实施 熟炼
C.奔赴 稿好 签字 颤抖 惊疑 D.端雪 烦忙 意原 伤势 荣辛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供应 供养 供品 口供
B.恐吓 吓唬 吓人 惊吓
C.晕车 日晕 血晕 发晕
D.淡泊 停泊 泊船 漂泊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曹军 都督 神机妙算
B.委托 遮挡 喜不自胜
C.呐喊 谋财 抓耳饶腮
D.拳头 喘气 天造地设
二、填空题
6.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bēn fù( )朝鲜后,因公牺牲。尽管毛主席对儿子无比juàn liàn( ),但最终,他没有搞tè shū( ),而是zūn zhòng( )朝鲜人民的意愿,在电报记录稿上qiān zì( ),把毛岸英的遗体葬在了朝鲜。
7.比一比,再组词。
瑞( ) 端( ) 拟( ) 似( )
泽( ) 择( ) 搞( ) 稿( )
三、语言表达
8.语言实践
希望小学五(1)班要开展“话说英雄”主题活动,请按要求完成练习。
1.请你推荐心中的中国当代英雄参选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并为他写一句推荐语。(提示:消防官兵群体 支援武汉医护人员 川航机长刘传健……)
英雄:_________ 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班级要以“话说英雄”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请你为手抄报设计两个栏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9.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例如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请查找资料,选择其中最打动你的一个人物的英雄事迹,简要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0.画“______”的句子是对毛主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的心情。
11.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这种念头”指的是______________。
12.朗读毛主席说的话时,应该用( ) 的语气。
A.悲愤 B.沉痛 C.焦急
13.“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这句话表现了毛主席是_____________的人。
14.怎样理解“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我能行: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 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5.“忠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在本文指_______________。
16.从毛主席签的电文稿,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考查句子意思理解。
A项“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没有说具体的对象是谁。谁有说有笑。表意不明。
B项“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的袋子。”没有说明具体地对象,谁提着袋子,表意不明。
C项“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不知道是“他”还是“他女儿”在医院工作,表意不明。
D项主语都是李老师,表意明确。
2.A
【详解】
略
3.C
【详解】
考查辨析字形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作答。
A.顷注——倾注 拟搞——拟稿 慈详——慈祥
B.锻练——锻炼 熟炼——熟练
C.稿好——搞好
D.烦忙——繁忙 意原——意愿 荣辛——荣幸
4.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
A.不相同。“供应”的“供”读gōng;“供养、供品、口供”的“供”读gòng。
B.不相同。“恐吓”的“吓”读hè;”吓唬、吓人、惊吓”的“吓”读xià。
C.不相同。“晕车、发晕”的“晕”读yūn;“日晕、血晕”的“晕”读yùn。
D.相同。“淡泊、停泊、泊船、漂泊”的“泊”读bó。
5.C
【详解】
此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能力。
C.抓耳饶腮——抓耳挠腮
6. 奔赴 眷恋 特殊 尊重 签字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看拼音写汉字。看拼音写汉字是小学比较基础的知识点。同学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拼音知识要过关,平时要多听、多读、多写。拼音知识扎实了,汉字书写才会正确。同学们在书写汉字时要笔画规范,笔顺正确;要多读几遍,再下笔。这样,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会更高。书写时要注意“奔、赴、眷”这些容易写错的字。
7. 祥瑞 端详 模拟 似乎 恩泽 选择 搞定 文稿
略
8. 刘传健 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如此从容,每一个神奇的背后都隐藏着责任与坚守。 英雄谱 我也是英雄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表达能力。本次主题活动为“话说英雄”,可根据自己了解的英雄事迹进行解答。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在制作手抄报时,要把握主题,字体要工整、美观,不写错别字;正文开始时要空两格再书写;最好用黑墨;保持报面整洁。
9.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战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杨根思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1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杨根思同志追记特等功,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课外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在取得国内革命战争胜利之后,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了维护东方与世界和平,而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这场战争,是美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是中国人民在美国武装侵略朝鲜并入侵我国领土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危急、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自己选择一个打动你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来写一写,答案不唯一。
如: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当时他的职务是第15军第45师135团9连原通讯员。虽说不是作战部队,但是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不怕牺牲,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机枪,为冲锋部队开辟一条通路,壮烈牺牲,终年21岁。
10. 动作 神态 听到儿子牺牲后无比悲痛(意思对即可)
11.把岸英的遗骨运回祖国,见见他的遗骨。
12.B
13.以身作则,不搞特殊
14.岸英不仅是毛主席的儿子,也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战士。
10.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阅读句子“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可知,从这句话中的“站、仰、望”等词语可以看出这句话是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从“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句话可以看出这句话是对毛主席的神态描写。表现了他听到儿子牺牲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11.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可知,“这种念头”指的是把岸英的遗骨运回祖国,见见他的遗骨。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这段话写了毛主席失去了自己的儿子,非常心痛。因此朗读毛主席说的话时,应该用沉痛的语气。
13.
本题考查了分析人物形象。联系上下文理解,从“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可知,这句话是个反问句,意思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是一个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的人。
14.
本题考查理解 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毛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他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这句话体现了一个伟大的革命者宽大的胸怀,以及为人民奉献所有的精神。
15.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 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16.反映了毛泽东一代伟人的胸怀。
17.是毛主席在失去年仅28岁的爱子岸英的时候痛哭,一直哭啊哭啊,一个失去喜爱的部下的领导,一个失去爱子的父亲。在收到朝鲜战役前线的来电时,发抖的双手无法抑制内心的巨大悲痛,眼泪从眼睛滚落下来,真的就走了吗?岸英真的就不在了吗?这泪水不仅仅是悲痛,是失去爱子心里滴出的血,仿佛也看到朝鲜人民那滚滚而落的热泪,滴落地下溅起一串串歌颂和永远铭记的英雄之歌,一代代流传!
1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16.对人物情感把握能力的考查。人物的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态度。“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解释为: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表明了,为国献身的决心和大无畏的爱国精神。毛主席用这句话拟写了电文,反映了毛泽东一代伟人的胸怀。
17.对文本内容及相关资料了解掌握情况的考查,同时也对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答案不唯一,但要围绕着中心展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