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 棋王(节选)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阿城1984年首次发表文学作品,处女作就是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的中篇小说《棋王》。这部作品和阿城随后一气写下的《孩子王》《树王》皆取材于他本人亲历的知青生活。但无论在主题意旨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与通常的知青小说有很大不同。阿城无意去描绘一种悲剧性的历史遭遇和个人经验,也避免了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风格模式,而是在日常化的平和叙说中,传达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
课文中写王一生独自一人跟九个棋手下盲棋,并战而胜之,使人物充满了神奇色彩。王一生不参加比赛是因为他参赛的名额是脚卵走后门搞到的,他认为这不光彩。但他竟然要与前三名决胜负,说明他艺高人胆大,有不服输的精神。九局连环的车轮大战中,王一生柔弱而单薄的外表下却有着坚韧不屈的精神。但他也并不在乎输赢,最后他放弃与老者的较量,与老人握手言和。其实,如果游戏继续下去,王一生完全可以战胜老棋王。但所谓棋逢对手,人生难得一知己,对于真正的棋手而言,下棋是一种寓有玄妙哲学命意和高远文化沉思的智者游戏。能与老棋王这样的高手对弈,主人公已经得到了最大的快乐。道家讲究满则溢,盛则亏,握手言和就是道家思想的体现。而车轮大战则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再现。所以老者说王一生是“古今儒将”,“汇道禅于一炉”是恰到好处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基础梳理
一、字音字形
1.字音识记
攥住(zuàn) 攒动(cuán)21世纪教育网
噱头(xué) 差池(chí)
抻面(chēn)
2.多音字辨析
3.形近字辨析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攒动:拥挤在一起晃动。
怕江湖的不怕朝廷的:俗语,意思是不怕正式的招数,就怕怪招。
发噱:发笑。
差池:意外的事。
抻:拉,扯。
遣龙治水:言其有神力。
2.近义词
弛缓 迟缓
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弛缓下来。21世纪教育网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迟缓地迈着步子。
3.相关成语
甘拜下风:佩服别人,自认不如。
三、文学常识
1.阿城(1949~ ),当代作家。原名钟阿城,北京人。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版,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
2.《棋王》是阿城1984年发表的处女作。小说一发表,便震惊文坛,先后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在处女作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
四、名篇名句
岁月可以灰暗,青春可以贫乏,甚至我们的生命可以干枯,但唯有精神上那一点小小的追求,却是身而为人最大的财富和骄傲吧。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他一个人空空地在场中央,谁也不看,静静的像一块铁。21世纪教育网
剖析: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王一生比做一块铁,不仅突出其静态,还和前面的外貌描写相照应,生动地写出其“黑”。
2.前几十排的人都坐下了,仰起头看,后面的人也挤得紧紧的,一个个土眉土眼,头发长长短短吹得飘,再没人动一下,似乎都把命放在棋里搏。21世纪教育网
剖析:此句写看棋的人,写他们的全神贯注。更是侧面描写,烘托了场面的紧张。
3.王一生的姿势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是盯着极近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喉结许久才动一下。
剖析:这两句对王一生的外貌、动作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他已全身心投入到棋战中,是何等的超然!
4.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剖析:这几句是对王一生的神态描写,让我们看到淡泊与顽勇高度和谐地统一在王一生的生命形态里。王一生有着执著、倔强的性格。王一生的痴呆、淡泊并非对现实不屑一顾,他除了在棋中追求精神自由和理想人格的完成之外,并不排除自身价值在现实中的实现。关键时刻,他的执著便表现了出来。在九局连环、车轮大战时,他下棋已经不仅仅是寻“异人”、求“养性”之乐。他仍然那么安然,“把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虚望着”,但却已经摆开决战的架势“拼了”,真正把命放在棋里搏。这行为是作品里王一生唯一的一次壮烈,也是一次必然的壮烈。
二、重点语段21世纪教育网
1.“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至“他一个人空空地在场中央,谁也不看,静静的像一块铁”。
剖析:本段描写了王一生的肖像,“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把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像是被传讯的歹人”“他的瘦脸上又干又脏,鼻沟儿也黑了,头发立着,喉咙一动一动的,两眼黑得吓人”。从他的肖像可以看出王一生貌不惊人,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是代表着中华棋魂,同时又肩负着民族使命的卑微的劳动人民的棋王。
2.“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至“忽然又仿佛见了棋呆子的母亲,用一双弱手一页一页地折书页”。
剖析:“有的近了”是指“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地下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有的远了”是指那些帝王将相一类的人物,如刘邦、项羽等。有人这样评价:“壮硕的黄土地上,凝思于棋盘前的灵魂是如此旷远!野唱的樵夫,缺口的斧钺,母亲的细手,在喉间涌动的古意……这一系列生命原始图景是何等的辽阔!这样的描写与诗歌的意象手段是何等相似,壮烈的诗性宛若惊鸿奔过,漫天都飘扬着越过了黄河的生命土壤!而代表着中华棋魂,同时又流淌着卑微的劳动人民血液的棋王,就是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中实现着心神交融的巅峰对决!他多么像一个浴血的壮士,一个野唱的樵夫!”
结构图解
21世纪教育网
审美鉴赏
立意深刻 凝练传神
《棋王》一经发表,便以作者独特的美学感知、人生体验和创作风格而震动文坛。作家目的不在“以文传棋”,而在“以棋写人”;而且以一个与那“史无前例”的时代的文化精神颇有些不合辙儿的小人物的故事,在与那个时代形成距离的历史观照中,展示出实人生、真生命的存在与面目。
王一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个普通人,他整个的生活境遇可以用一个“穷”字来概括。或者由于生活境遇,或者由于性格特质的投合,王一生爱上了象棋,而他的青春生命也由此焕发出光彩。什么穷、什么外界干扰、什么无资格参赛,即使在“史无前例”的时代,也不能割断王一生和象棋的关系。在这里,作者通过人物形象力图阐释的,并非人与棋的关系,而是一种平凡而实在的人生态度。作者关于王一生棋场鏖战一段的描写,尤为突出地显示了作者创作思维的这一特点:王一生“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与其说这是一个神情专注的棋手,勿宁说这是民族文化精神熔铸而成的一个“棋魂”,它远非某一具体现实人生所能拘囿,而具有与远古、现在、未来、宇宙人生同在的永恒意蕴。
《棋王》不仅立意颇深,而且显示出将其浑融于感性形象创造、故事情节表现的艺术功力。作者写母子之爱,“无字棋”那一笔轻起重落,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扑面而来,使人不能自已。写场面,如“千人观棋”,则文笔恣肆,纵横捭阖,以不同的人物动态地汇成铺天盖地的动势,确实手笔不凡。再加词句的凝练, “静”与“动”相因相生的笔法,使小说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致。概而言之,作品将玄妙的哲学命意和高远的文化沉思寓于平凡人生的揭示与升华,在故事的叙述中,以朴素的写实笔法,注之以意、行之以情、凝之以神,形成了阿城小说感人至深又耐人寻味的独特风格。21世纪教育网
合作探究
问题:十年浩劫后的一九七七、七八两年,最早在中国文坛上出现并独领风骚的是一大批反映十年浩劫摧残人心、抹灭人性的作品,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伤痕文学”。随后,一大批反映知识青年生活题材的作品相继问世,由此掀起了知青文学热。请以“知青文学探究”为主题,了解“知青”的生活与情感。
导思:知青文学的兴起可能应该定为1979年以后,梁晓声的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算为奠基之作吧!当时他还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诗坛上有李发模、陈松叶,他们创作了一批反映知青生活的叙事长诗。如果有条件,可以举办一个小型的班级读书交流会。21世纪教育网
探究:把班级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3~5人,合作寻找一篇“知青”小说一起阅读。读完后小组交流。也可请老师或家长参加,让老师或家长介绍或现身说法,帮助我们了解知青生活和那个时代。
推荐书目: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的《绿夜》、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陈村的《蓝旗》、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陆天明的《啊,野麻花》、张贤亮的《绿化树》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