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二)
一、教材内容:第六单元P67-68
二、教材分析:
知识生长点 本课内容 知识后续点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的方法 ……
该教材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编排特点。提了2个问题来学习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两地相对位置的方法。第一个问题是探索如何确定大本营和大鸣山的相对位置(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先确定观察点,再确定方向量出角度,最后量出距离,确定两地相对位置);第二个问题是利用数对确定大本营的位置。层层递进,步步增高。
练一练:第1题加强对利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可确定两地相对位置的理解;第2题侧重对路线图的描述;第3题则是鼓励学生在新的情境中,综合自己对于题意、确定位置方法的理解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确定两地相对位置的方法(确定观察点、方向角度、距离;数对)。
过程与方法:探索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两地相对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四、教学具准备: PPT
五、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相对位置的方法
六、教学方法:练习法、讲解法。
七、学情分析: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 “位置”一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因此要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动手操作,掌握确定两地相对位置的方法。
八、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先来解决一下下面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确定位置。
【揭示课题】确定位置(二)(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
二、新课学习
师:乐乐去大鸣山游玩时迷失了方向,他想找到大本营的位置,你能帮帮她吗?
想一想,该怎么帮乐乐
【预设】1.只要知道大致的方向就好了2.需要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具体的位置
师(让学生明白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
2.想一想,画一画
师: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位置?(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此问题,然后组织进行讨论与交流。)
思考问题:(1)搜救的原点是哪里?(2)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位置?
【预设】
大本营在大鸣山北偏东45°,距离大鸣山560米。
【小结】确定任意两地相对位置的方法:先确定观察点,再确定方向量出角度,最后量出距离,确定两地相对位置。
数学迷画
师:观察数学迷画的图,说一说与自己所画的有什么异同?(小组交流讨论异同点)
【预设】相同点:都是以大鸣山为观察点(中心点),都标有方向,有直角坐标系。
不同点:自己画的有角度,有两地连线标出距离;数学迷画是在方格纸上画。
师:大鸣山的位置是?((0,0))
师:说说大本营的位置?(量一量每个方格边长为1cm)
【预设】(4,4)
师(横轴有4个1cm,纵轴有4个1 cm)
【小结】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的方法是多样的,数对也是一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变式练习
(三)综合练习
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二)
先确定观察点,再确定方向量出角度,最后量出距离确定两地相对位置
大鸣山:(0,0)
大本营:(4,4)
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