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精选练习
1.台湾是祖国圣神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叙述错误的是( )
A.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B.台湾省地形山地为主,河流短小,流速快
C.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西多东少
D.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大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湾省的位置、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台湾省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因为岛屿面积有限,河流短小,流经山区的河流流速快,B正确;台湾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是由于受岛上地形的影响,年降水量东多西少,C错误;台湾省的地域面积有限,资源不足,在经济发展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大,D正确。故答案选C。
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读 “台湾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台湾地势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 B.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多
C.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 D.台湾省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3.台湾海峡地区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
A.古代书籍记载此处是陆地
B.台湾海峡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C.它东面的台湾岛曾是陆地
D.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答案】2.C 3.D
【解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地形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玉山是台湾的最高山。
2.台湾的地势特征是东高西低,故A错误。受地形的影响,东部降水比西部多,故B错。台湾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故C正确。台湾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故D错误。故选C。
3.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由陆地变为海洋,其余三项不能作为证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读图“台湾省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岛屿①是钓鱼岛 B.东部多山地,山峰②是玉山,是我国最高峰
C.东部濒临的③是南海 D.与④福建省隔海相望
5.台湾( )
A.冬季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B.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C.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D.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答案】4.D 5.D
【解析】4.读图可知,钓鱼岛位于台湾岛东北部海域,图中①为位于台湾岛西侧的澎湖列岛,A错误;台湾岛东部多山地,山峰②是玉山,玉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并不是全国最高峰,B错误;台湾岛东部濒临的③是太平洋,南海位于台湾岛西南部,C错误;台湾省隔台湾海峡与图中④福建省相望,D正确。故选D。
5.台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A错误; 台湾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B错误;台湾省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外向型经济” ,C错误;台湾的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目前,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D正确。故选D。
6.台湾是富饶的宝岛,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樟树种植特别少
B.风景名胜不胜枚举,明清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C.盛产甘蔗,大量出口蔗糖,有“东方甜岛”的美誉
D.被誉为“东方明珠”
【答案】C
【解析】台湾的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樟树是当地最有名的树种,分布最广,故A错误。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如日月潭、阿里山、台北故宫等,明清故宫位于北京,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故B错误。台湾盛产甘蔗,大量出口蔗糖,有“东方甜岛”的美誉,故C正确。“东方明珠”是指香港和澳门,故D错误。故选C。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台湾岛东、西两侧濒临的海域分别是( )
A.大西洋、琼州海峡 B.太平洋、琼州海峡 C.大西洋、台湾海峡 D.太平洋、台湾海峡
8.下列关于台湾省的美称与其自然条件的关系组合正确的是( )
A.东方甜岛-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甘蔗的生长
B.葡萄之乡-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生长及糖分积累
C.日光城-地势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年平均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
D.海上米仓-临近黄河,引黄河水灌溉形成
9.2016年5月12日11时17分台湾发生6.0级地震,台湾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地区,原因是其处于(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东非裂谷带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高纬度地震带
【答案】7.D 8.A 9.A
【解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7.读图解析可知,台湾岛东侧濒临的海域为太平洋,西侧濒临的海域是台湾海峡;依据题意,故选D。
8.台湾被誉为东方甜岛,原因在于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甘蔗的生长,故A正确;新疆地处西北,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生长及糖分积累,被誉为葡萄之乡,故B错误;日光城是指拉萨,其地势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年平均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故C错误;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黄河水不经过台湾,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9.台湾是地震多发地区,原因是台湾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依据题意,故选A。
读我国台湾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短小流急、水力丰富的特点,与这一特点无关的( )
A.岛屿面积狭小 B.降水丰富
C.森林覆盖率高 D.地形以山地为主
11.有关台湾发展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渔业、林业发达,种植业、畜牧业落后
B.经济以博彩业为主
C.受地形影响,交通落后
D.旅游业发达,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答案】10.C 11.D
【解析】10.台湾岛面积狭小,使得河流流程短;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气候类型包括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对河流流程及水能资源影响不大。故选C。
11.台湾省农牧业专业化、企业化的水平不断提高,近些年,农畜产品自给有余,故A错误。台湾省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博彩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故B错误。台湾省尽管地形以山地为主,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其交通条件得到完善,水陆交通便利,故C错误。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经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故D正确。故选D。
12.小明最近买了一批食品送给奶奶,其中可能产自台湾的是( )
A.葡萄、枸杞 B.椰枣、人参
C.杏仁、苹果 D.茶叶、菠萝
【答案】D
【解析】台湾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农产品有水稻、茶叶、菠萝、柑橘、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葡萄、枸杞 、人参、杏仁、苹果主要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物产,椰枣原产西亚和北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有引种栽培。故选:D。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全岛河流共151条,短小湍急,不易通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台湾岛上的河流短小湍急,主要是因为( )
A.岛屿面积小 B.降水较丰富 C.地势落差大 D.河流含沙量小
14.有关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交通以河流运输为主 B.盛产热带、亚热带农产品
C.博彩业是其经济支柱 D.人口多分布在中部山区
【答案】13.C 14.B
【解析】13.台湾岛为我国第一大岛,面积与水能也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降水丰富,水能不一定丰富,水能关键看落差,B错误。台湾岛多山,台湾山脉纵贯南北,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C正确。台湾岛多山,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D错误。故选C。
14.台湾岛河流短小湍急,河流运输价值不高,故A错误。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地处热带、亚热带,盛产热带、亚热带农产品,故B正确。博彩业是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故C错误。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和交通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故D错误。故选B。
15.读台湾省地理区位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台湾南部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B.火烧寮是中国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因为它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
C.台湾岛的地势是东高西低
D.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福建省
【答案】B
【解析】台湾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正确。台湾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因为它处于台湾山脉的迎风坡,故B错误。台湾东部山地,西部平原,地势东高西低,故C正确。台湾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隔海相望,故D正确。故选B。
16.下列有关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特点明显
C.日月潭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D.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答案】B
【解析】台湾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也是台湾农业、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区,A错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B正确。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江西省鄱阳湖,C错误。台湾省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地区,中东部地区以山地为主,D错误。故选B。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片断“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如右图为台湾及沿北回归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台湾岛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台湾岛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D.盛产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
18.下面关于台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居民的祖籍以福建为主
D.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
【答案】17.A 18.B
【解析】17.台湾岛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故A错误。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故B正确。台湾岛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故C正确。盛产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故D正确。故选A。
18.台湾的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故A正确。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故B错误。居民的祖籍以福建省为主,故C正确。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故D正确。故选B。
19.读台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常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海峡两岸”“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关报道。这里的海峡C指____海峡,B是____洋,海峡西岸是F指____省。
(2)台湾人口中,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族。
(3)台湾省的地形以____为主,台湾山脉为____走向。
(4)钓鱼岛属于____省区的管辖范围。
(5)台湾处于亚欧板块与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每年6月—10月常受____(气象灾害)侵袭。
(6)____纬线从台湾中南部穿过。
【答案】台湾 太平 福建 高山 山地 东北—西南 台湾 太平洋 台风 北回归线
【解析】(1) 读图可知,依据字母在图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台湾东临B是太平洋,西隔海峡C是台湾海峡与F是福建省隔海相望。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省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3)读图可知,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为主,西部是平原,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4)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属于台湾省的管辖范围。
(5)读图可知,台湾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东临太平洋,受太平洋影响每年6月到10月 常受台风侵袭。
(6)读图可知,北回归线从台湾中南部穿过,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0.读台湾岛地形图和台湾岛河流、铁路及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台湾岛地形图,说说台湾岛的地势特点:____。
(2)台湾被誉为“东方甜岛”,因为其主要盛产作物____。
(3)下面的结构图反映了台湾岛自然要素间的关系,将A、B填写到相应的方框中。
A.落差大、水流急B.降水多、流量大
(4)北京中关村的电脑工程师张先生想去台湾进行电脑科技方面的交流学习,他应该去台湾省的 科技园区,因为该园区所生产的电子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被称为台湾省的“硅谷”。张先生从北京到台湾,采用的最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
(5)从图上可以看出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岛屿的西侧,为什么?____。
(6)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岛的铁路呈____分布,主要受____因素的影响。
【答案】(1)东高西低
(2)甘蔗
(3)B;A(自上而下)
(4)新竹;航空
(5)台湾西部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利于工农业的发展
(6)环状;地形
【解析】(1)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省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特征是东高西低。所以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
(2)台湾物产丰富,被称为“祖国的宝岛”台湾被誉为“东方甜岛”,因为其主要盛产作物甘蔗。
(3)台湾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其地理位置决定台湾降水多,流量大,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所以台湾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
(4)台湾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城市新竹,因为该园区所生产的电子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被称为台湾省的“硅谷”。从台湾到北京距离远,没有高速铁路,所以快捷的方式是航空运输。
(5)从图上可以看出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岛屿的西侧,因为台湾西部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利于工农业的发展。
(6)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岛的铁路呈环状分布,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台湾岛中部有高大的山脉,修建东西向铁路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2020·贵州六盘水市·中考真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 B.台湾岛地形以平原为主
C.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D.旅游业是台湾省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2.关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门素有“购物天堂“之称
B.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
C.台湾岛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D.都位于亚洲东部,濒临印度洋
【答案】1.B 2.B
【解析】1.台湾省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故A正确。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占2/3,地形以山地为主,故B错误。台湾岛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故C正确。台湾旅游业发达,旅游业是台湾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故D正确。故选B。
2.香港素有“购物天堂”之称,故A错误。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故B正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到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C错误。香港、澳门和台湾都位于亚洲的东部,濒临太平洋,故D错误。故选B。
3.(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真题)如图为两大岛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两大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短小,流速缓慢
B.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
C.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带
D.都有北回归线穿过
【答案】B
【解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甲为马达加斯加岛,乙为台湾岛;可依据两岛屿河流特点、经纬度位置、城市的分布解答此题。读图可知:两岛屿河流短小,流速快,A错误。依据经纬网定方向,可判定,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B正确。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带,C错误。南回归线穿过马达加斯加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D错误。故选:B。
4.(2020·辽宁铁岭市·中考真题)台湾因物产丰富,享有盛誉。下列关于台湾美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王国”、“水果之乡”、“海上米仓”
B.“植物王国”、“水果之乡”、“东方明珠”
C.“植物王国”、“人间天堂”、“东方明珠”
D.“天府之国”、“水果之乡”、“海 上米仓”
【答案】A
【解析】台湾的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王国”之称;台湾盛产香蕉菠萝等,有“水果之乡”之称;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台湾盛产海盐,有“东南盐库”之称;台湾的森林面积广阔,有“森林之海”之称等。依据题意。故选A。
(2020·江苏盐城市·中考真题)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读台湾岛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①所在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台湾经济的特点是( )
A.以农业为主 B.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C.以重工业为主 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答案】5.D 6.D
【解析】根据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进行解析解答。
5.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依据位置,读图可知,图中①所在的海域是南海,D正确。故选D。
6.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D正确。故选D。
(2020·广西玉林市·中考真题) 读台湾岛图,完成下面小题。
7.台湾岛(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C.全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D.东临太平洋
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台湾省的“火烧寮”是中国的“雨极”,年均降水日数达214天,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高 B.一年四季多台风
C.处于冬、夏季风的迎风坡 D.地形平坦
【答案】7.D 8.B 9.C
【解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省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台湾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7.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台湾岛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岛东临太平洋。故选:D。
8.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全岛山势高峻,地形海拔变化大,山脉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原狭窄,仅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纵谷内有少量平原,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乙,乙位于玉山,是台湾最高峰。故选:B。
9.台湾岛火烧寮台湾岛东北部的迎风面,处在冬、夏季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夏秋季台风也会带来许多降水,有台湾“暴雨中心“之称,该地区是中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被称为中国雨极。故选:C。
10.(2020·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下列关于香港、澳门、台湾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澳门、台湾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
B.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香港博彩旅游业发达
D.澳门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答案】A
【解析】香港、澳门、台湾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A正确。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B错误。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C错误。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D错误。A符合题意。故选A。
(2020·山东潍坊市·中考真题)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抒发了期盼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下图为台湾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浅浅的海峡”沟通了( )
A.渤海、黄海 B.黄海、南海 C.黄海、东海 D.东海、南海
12.台湾岛上的铁路线呈环状的原因是( )
A.这样设计更美观
B.中部为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沿海地区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人口分布不均
D.大城市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
13.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总量最大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
A.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 B.地处热带季风气侯区
C.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受台风影响大,降水多
【答案】11.D 12.B 13.C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的位置与自然环境。
11.本题考查台湾的海陆位置。从材料中可知台湾诗人余光中诗中讲到的“浅浅的海峡”指的就是台湾海峡。台湾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台湾海峡沟通了东海和南海。故答案选择D。
12.本题考查台湾地形与交通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的中部为山地,沿海地区为平原,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利于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因此台湾的铁路基本修建在沿海平原所以铁路线路呈现环状。故答案选择B。
13.本题考察台湾的降水。台湾东临太平洋,夏季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而台湾的东部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这才导致了火烧寮称为了我国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故答案选择C。
(2020·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余光中《乡愁》抒发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浓浓的思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诗句说明海峡两岸密不可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东临太平洋
B.台湾岛东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是出入太平洋门户
C.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北临南海
D.台湾岛东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南临东海
15.关于台湾岛城市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东部 B.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
C.主要分布在西部 D.主要分布在中部
【答案】14.A 15.C
【解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
14.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东临太平洋。故A正确,B错误;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北临东海,故C错误;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南临南海,故D错误。故选:A。
15.台湾的西部是平原,东部和中部是山地。受地形的影响,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这里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6.(2020·辽宁阜新市·中考真题)台湾省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读“认识台湾”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重要的位置”:图中A海峡是_____,是我国东部航海线的必经之地。C大洋是_____,台湾岛扼守着祖国大陆通向大洋的大门。
(2)“不老的乡音”:B省的名称是__,台湾省早期的很多居民来自该省,说着一样的方言,具有相同的风俗习惯。
(3)“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岛物产丰富,属于台湾的美称是_____(填 “东方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或“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4)“具有特色的布局”:图中台湾岛上铁路线分布特点是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填“气候”、“地形”或“河流”)。城市分布和铁路线的关系是_____。
【答案】台湾海峡 太平洋 福建省 亚洲天然植物园 环岛分布或呈环状 地形 城市沿铁路线分布
【解析】
(1)读图可知,A是台湾海峡,台湾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C是太平洋,是台湾东部相临的海洋。
(2)读图可知,B是i福建省,是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
(3)东方明珠是指香港,“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是指澳大利亚,台湾岛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资源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称。
(4)读图可知,图中台湾岛上铁路线分布特点是环岛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为台湾岛中部是山地,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城市分布和铁路线的关系是城市沿铁路线分布,便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17.(2020·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真题)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20世纪50年代台湾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等;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等;90年代以来,台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主要出口软件、集成电路等。
(1)台湾岛东部地形以_____为主,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2)通过资料可知,_____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___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3)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A所示的东、西两侧。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在生产、生活和经济合作方面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请将下列祖国内地与港澳的优势分别填入对应的括号内_____、_____(只填序号)。
①淡水 ②技术 ③原料 ④管理 ⑤资金 ⑥食品
(4)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是_____。
①台湾很多出版物使用汉字
②台湾大多数居民使用闽南话
③台湾很多居民的祖籍是福建和广东,汉族约占97%
④台湾旅游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山地 出口贸易 祖国大陆 ①③⑥ ②④⑤ A
【解析】读图及材料可知:
(1)台湾岛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面积广阔,植物种类多,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2)由资料信息可知,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3)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A珠江口东、西两侧。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在生产、生活和经济合作方面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内地的优势是淡水、原料、食品、劳动力,香港和澳门的优势是技术、管理、资金等。
(4)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是台湾很多出版物使用汉字,台湾大多数居民使用闽南话,台湾很多居民的祖籍是福建和广东,汉族约占97%;台湾旅游资源丰富不属于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
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精选练习
1.台湾是祖国圣神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叙述错误的是( )
A.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B.台湾省地形山地为主,河流短小,流速快
C.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西多东少
D.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大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湾省的位置、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台湾省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因为岛屿面积有限,河流短小,流经山区的河流流速快,B正确;台湾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是由于受岛上地形的影响,年降水量东多西少,C错误;台湾省的地域面积有限,资源不足,在经济发展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大,D正确。故答案选C。
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读 “台湾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台湾地势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 B.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多
C.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 D.台湾省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3.台湾海峡地区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
A.古代书籍记载此处是陆地
B.台湾海峡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C.它东面的台湾岛曾是陆地
D.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答案】2.C 3.D
【解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地形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玉山是台湾的最高山。
2.台湾的地势特征是东高西低,故A错误。受地形的影响,东部降水比西部多,故B错。台湾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故C正确。台湾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故D错误。故选C。
3.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由陆地变为海洋,其余三项不能作为证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读图“台湾省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岛屿①是钓鱼岛 B.东部多山地,山峰②是玉山,是我国最高峰
C.东部濒临的③是南海 D.与④福建省隔海相望
5.台湾( )
A.冬季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 B.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C.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D.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答案】4.D 5.D
【解析】4.读图可知,钓鱼岛位于台湾岛东北部海域,图中①为位于台湾岛西侧的澎湖列岛,A错误;台湾岛东部多山地,山峰②是玉山,玉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并不是全国最高峰,B错误;台湾岛东部濒临的③是太平洋,南海位于台湾岛西南部,C错误;台湾省隔台湾海峡与图中④福建省相望,D正确。故选D。
5.台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易受台风影响,多暴雨,A错误; 台湾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B错误;台湾省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外向型经济” ,C错误;台湾的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目前,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D正确。故选D。
6.台湾是富饶的宝岛,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樟树种植特别少
B.风景名胜不胜枚举,明清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C.盛产甘蔗,大量出口蔗糖,有“东方甜岛”的美誉
D.被誉为“东方明珠”
【答案】C
【解析】台湾的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樟树是当地最有名的树种,分布最广,故A错误。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如日月潭、阿里山、台北故宫等,明清故宫位于北京,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故B错误。台湾盛产甘蔗,大量出口蔗糖,有“东方甜岛”的美誉,故C正确。“东方明珠”是指香港和澳门,故D错误。故选C。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台湾岛东、西两侧濒临的海域分别是( )
A.大西洋、琼州海峡 B.太平洋、琼州海峡 C.大西洋、台湾海峡 D.太平洋、台湾海峡
8.下列关于台湾省的美称与其自然条件的关系组合正确的是( )
A.东方甜岛-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甘蔗的生长
B.葡萄之乡-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生长及糖分积累
C.日光城-地势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年平均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
D.海上米仓-临近黄河,引黄河水灌溉形成
9.2016年5月12日11时17分台湾发生6.0级地震,台湾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地区,原因是其处于(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东非裂谷带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高纬度地震带
【答案】7.D 8.A 9.A
【解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7.读图解析可知,台湾岛东侧濒临的海域为太平洋,西侧濒临的海域是台湾海峡;依据题意,故选D。
8.台湾被誉为东方甜岛,原因在于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甘蔗的生长,故A正确;新疆地处西北,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生长及糖分积累,被誉为葡萄之乡,故B错误;日光城是指拉萨,其地势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年平均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故C错误;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黄河水不经过台湾,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9.台湾是地震多发地区,原因是台湾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依据题意,故选A。
读我国台湾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短小流急、水力丰富的特点,与这一特点无关的( )
A.岛屿面积狭小 B.降水丰富
C.森林覆盖率高 D.地形以山地为主
11.有关台湾发展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渔业、林业发达,种植业、畜牧业落后
B.经济以博彩业为主
C.受地形影响,交通落后
D.旅游业发达,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答案】10.C 11.D
【解析】10.台湾岛面积狭小,使得河流流程短;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气候类型包括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对河流流程及水能资源影响不大。故选C。
11.台湾省农牧业专业化、企业化的水平不断提高,近些年,农畜产品自给有余,故A错误。台湾省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博彩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故B错误。台湾省尽管地形以山地为主,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其交通条件得到完善,水陆交通便利,故C错误。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经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故D正确。故选D。
12.小明最近买了一批食品送给奶奶,其中可能产自台湾的是( )
A.葡萄、枸杞 B.椰枣、人参
C.杏仁、苹果 D.茶叶、菠萝
【答案】D
【解析】台湾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农产品有水稻、茶叶、菠萝、柑橘、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葡萄、枸杞 、人参、杏仁、苹果主要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物产,椰枣原产西亚和北非,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有引种栽培。故选:D。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全岛河流共151条,短小湍急,不易通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台湾岛上的河流短小湍急,主要是因为( )
A.岛屿面积小 B.降水较丰富 C.地势落差大 D.河流含沙量小
14.有关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交通以河流运输为主 B.盛产热带、亚热带农产品
C.博彩业是其经济支柱 D.人口多分布在中部山区
【答案】13.C 14.B
【解析】13.台湾岛为我国第一大岛,面积与水能也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降水丰富,水能不一定丰富,水能关键看落差,B错误。台湾岛多山,台湾山脉纵贯南北,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C正确。台湾岛多山,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D错误。故选C。
14.台湾岛河流短小湍急,河流运输价值不高,故A错误。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地处热带、亚热带,盛产热带、亚热带农产品,故B正确。博彩业是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故C错误。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和交通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故D错误。故选B。
15.读台湾省地理区位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台湾南部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B.火烧寮是中国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因为它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
C.台湾岛的地势是东高西低
D.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福建省
【答案】B
【解析】台湾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正确。台湾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因为它处于台湾山脉的迎风坡,故B错误。台湾东部山地,西部平原,地势东高西低,故C正确。台湾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隔海相望,故D正确。故选B。
16.下列有关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特点明显
C.日月潭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D.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答案】B
【解析】台湾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也是台湾农业、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区,A错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B正确。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江西省鄱阳湖,C错误。台湾省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地区,中东部地区以山地为主,D错误。故选B。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片断“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如右图为台湾及沿北回归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台湾岛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台湾岛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D.盛产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
18.下面关于台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居民的祖籍以福建为主
D.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
【答案】17.A 18.B
【解析】17.台湾岛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故A错误。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故B正确。台湾岛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故C正确。盛产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故D正确。故选A。
18.台湾的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故A正确。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故B错误。居民的祖籍以福建省为主,故C正确。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故D正确。故选B。
19.读台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常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海峡两岸”“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关报道。这里的海峡C指____海峡,B是____洋,海峡西岸是F指____省。
(2)台湾人口中,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族。
(3)台湾省的地形以____为主,台湾山脉为____走向。
(4)钓鱼岛属于____省区的管辖范围。
(5)台湾处于亚欧板块与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每年6月—10月常受____(气象灾害)侵袭。
(6)____纬线从台湾中南部穿过。
【答案】台湾 太平 福建 高山 山地 东北—西南 台湾 太平洋 台风 北回归线
【解析】(1) 读图可知,依据字母在图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台湾东临B是太平洋,西隔海峡C是台湾海峡与F是福建省隔海相望。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省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3)读图可知,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为主,西部是平原,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4)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属于台湾省的管辖范围。
(5)读图可知,台湾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东临太平洋,受太平洋影响每年6月到10月 常受台风侵袭。
(6)读图可知,北回归线从台湾中南部穿过,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0.读台湾岛地形图和台湾岛河流、铁路及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台湾岛地形图,说说台湾岛的地势特点:____。
(2)台湾被誉为“东方甜岛”,因为其主要盛产作物____。
(3)下面的结构图反映了台湾岛自然要素间的关系,将A、B填写到相应的方框中。
A.落差大、水流急B.降水多、流量大
(4)北京中关村的电脑工程师张先生想去台湾进行电脑科技方面的交流学习,他应该去台湾省的 科技园区,因为该园区所生产的电子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被称为台湾省的“硅谷”。张先生从北京到台湾,采用的最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
(5)从图上可以看出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岛屿的西侧,为什么?____。
(6)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岛的铁路呈____分布,主要受____因素的影响。
【答案】(1)东高西低
(2)甘蔗
(3)B;A(自上而下)
(4)新竹;航空
(5)台湾西部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利于工农业的发展
(6)环状;地形
【解析】(1)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省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特征是东高西低。所以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
(2)台湾物产丰富,被称为“祖国的宝岛”台湾被誉为“东方甜岛”,因为其主要盛产作物甘蔗。
(3)台湾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其地理位置决定台湾降水多,流量大,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所以台湾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
(4)台湾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城市新竹,因为该园区所生产的电子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被称为台湾省的“硅谷”。从台湾到北京距离远,没有高速铁路,所以快捷的方式是航空运输。
(5)从图上可以看出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岛屿的西侧,因为台湾西部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利于工农业的发展。
(6)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岛的铁路呈环状分布,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台湾岛中部有高大的山脉,修建东西向铁路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2020·贵州六盘水市·中考真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 B.台湾岛地形以平原为主
C.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D.旅游业是台湾省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2.关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门素有“购物天堂“之称
B.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
C.台湾岛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D.都位于亚洲东部,濒临印度洋
【答案】1.B 2.B
【解析】1.台湾省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故A正确。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占2/3,地形以山地为主,故B错误。台湾岛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故C正确。台湾旅游业发达,旅游业是台湾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故D正确。故选B。
2.香港素有“购物天堂”之称,故A错误。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故B正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到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C错误。香港、澳门和台湾都位于亚洲的东部,濒临太平洋,故D错误。故选B。
3.(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真题)如图为两大岛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两大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短小,流速缓慢
B.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
C.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带
D.都有北回归线穿过
【答案】B
【解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甲为马达加斯加岛,乙为台湾岛;可依据两岛屿河流特点、经纬度位置、城市的分布解答此题。读图可知:两岛屿河流短小,流速快,A错误。依据经纬网定方向,可判定,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B正确。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带,C错误。南回归线穿过马达加斯加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D错误。故选:B。
4.(2020·辽宁铁岭市·中考真题)台湾因物产丰富,享有盛誉。下列关于台湾美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王国”、“水果之乡”、“海上米仓”
B.“植物王国”、“水果之乡”、“东方明珠”
C.“植物王国”、“人间天堂”、“东方明珠”
D.“天府之国”、“水果之乡”、“海 上米仓”
【答案】A
【解析】台湾的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王国”之称;台湾盛产香蕉菠萝等,有“水果之乡”之称;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台湾盛产海盐,有“东南盐库”之称;台湾的森林面积广阔,有“森林之海”之称等。依据题意。故选A。
(2020·江苏盐城市·中考真题)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读台湾岛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①所在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台湾经济的特点是( )
A.以农业为主 B.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C.以重工业为主 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答案】5.D 6.D
【解析】根据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进行解析解答。
5.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依据位置,读图可知,图中①所在的海域是南海,D正确。故选D。
6.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D正确。故选D。
(2020·广西玉林市·中考真题) 读台湾岛图,完成下面小题。
7.台湾岛(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C.全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D.东临太平洋
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台湾省的“火烧寮”是中国的“雨极”,年均降水日数达214天,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高 B.一年四季多台风
C.处于冬、夏季风的迎风坡 D.地形平坦
【答案】7.D 8.B 9.C
【解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省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台湾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7.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台湾岛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岛东临太平洋。故选:D。
8.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全岛山势高峻,地形海拔变化大,山脉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原狭窄,仅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纵谷内有少量平原,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乙,乙位于玉山,是台湾最高峰。故选:B。
9.台湾岛火烧寮台湾岛东北部的迎风面,处在冬、夏季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夏秋季台风也会带来许多降水,有台湾“暴雨中心“之称,该地区是中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被称为中国雨极。故选:C。
10.(2020·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下列关于香港、澳门、台湾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澳门、台湾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
B.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香港博彩旅游业发达
D.澳门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答案】A
【解析】香港、澳门、台湾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A正确。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B错误。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C错误。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D错误。A符合题意。故选A。
(2020·山东潍坊市·中考真题)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抒发了期盼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下图为台湾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浅浅的海峡”沟通了( )
A.渤海、黄海 B.黄海、南海 C.黄海、东海 D.东海、南海
12.台湾岛上的铁路线呈环状的原因是( )
A.这样设计更美观
B.中部为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沿海地区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人口分布不均
D.大城市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
13.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总量最大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
A.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 B.地处热带季风气侯区
C.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受台风影响大,降水多
【答案】11.D 12.B 13.C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的位置与自然环境。
11.本题考查台湾的海陆位置。从材料中可知台湾诗人余光中诗中讲到的“浅浅的海峡”指的就是台湾海峡。台湾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台湾海峡沟通了东海和南海。故答案选择D。
12.本题考查台湾地形与交通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的中部为山地,沿海地区为平原,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利于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因此台湾的铁路基本修建在沿海平原所以铁路线路呈现环状。故答案选择B。
13.本题考察台湾的降水。台湾东临太平洋,夏季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而台湾的东部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降水丰富,这才导致了火烧寮称为了我国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故答案选择C。
(2020·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余光中《乡愁》抒发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浓浓的思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诗句说明海峡两岸密不可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东临太平洋
B.台湾岛东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是出入太平洋门户
C.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北临南海
D.台湾岛东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南临东海
15.关于台湾岛城市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东部 B.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
C.主要分布在西部 D.主要分布在中部
【答案】14.A 15.C
【解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
14.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东临太平洋。故A正确,B错误;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北临东海,故C错误;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南临南海,故D错误。故选:A。
15.台湾的西部是平原,东部和中部是山地。受地形的影响,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这里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6.(2020·辽宁阜新市·中考真题)台湾省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读“认识台湾”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重要的位置”:图中A海峡是_____,是我国东部航海线的必经之地。C大洋是_____,台湾岛扼守着祖国大陆通向大洋的大门。
(2)“不老的乡音”:B省的名称是__,台湾省早期的很多居民来自该省,说着一样的方言,具有相同的风俗习惯。
(3)“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岛物产丰富,属于台湾的美称是_____(填 “东方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或“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4)“具有特色的布局”:图中台湾岛上铁路线分布特点是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填“气候”、“地形”或“河流”)。城市分布和铁路线的关系是_____。
【答案】台湾海峡 太平洋 福建省 亚洲天然植物园 环岛分布或呈环状 地形 城市沿铁路线分布
【解析】
(1)读图可知,A是台湾海峡,台湾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C是太平洋,是台湾东部相临的海洋。
(2)读图可知,B是i福建省,是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
(3)东方明珠是指香港,“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是指澳大利亚,台湾岛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资源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称。
(4)读图可知,图中台湾岛上铁路线分布特点是环岛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为台湾岛中部是山地,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城市分布和铁路线的关系是城市沿铁路线分布,便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17.(2020·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真题)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20世纪50年代台湾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等;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等;90年代以来,台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主要出口软件、集成电路等。
(1)台湾岛东部地形以_____为主,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2)通过资料可知,_____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___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3)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A所示的东、西两侧。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在生产、生活和经济合作方面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请将下列祖国内地与港澳的优势分别填入对应的括号内_____、_____(只填序号)。
①淡水 ②技术 ③原料 ④管理 ⑤资金 ⑥食品
(4)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是_____。
①台湾很多出版物使用汉字
②台湾大多数居民使用闽南话
③台湾很多居民的祖籍是福建和广东,汉族约占97%
④台湾旅游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山地 出口贸易 祖国大陆 ①③⑥ ②④⑤ A
【解析】读图及材料可知:
(1)台湾岛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面积广阔,植物种类多,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2)由资料信息可知,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3)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A珠江口东、西两侧。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在生产、生活和经济合作方面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内地的优势是淡水、原料、食品、劳动力,香港和澳门的优势是技术、管理、资金等。
(4)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是台湾很多出版物使用汉字,台湾大多数居民使用闽南话,台湾很多居民的祖籍是福建和广东,汉族约占97%;台湾旅游资源丰富不属于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