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过关测评
一、读句子,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0分)
1.爸爸从 shān gāng ( )上下来,已是中午时分,觉得肚中 jī kě ( ),于是进了一家酒店,要了liǎng dié( )冷菜和yìjīn( )啤酒,就开始吃了起来。
2.官司bǎngwén( )上写着最近有老虎会出来伤人,官司如今zhàngxiàn(打猎捕户,擒捉发落。
3.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去dùjì( )别人。
4.那个凶恶的歹徒被警方开枪打中 xiōng táng ( )后,zhuì luò ( )山崖,把崖边的一棵枯树压折成liǎngjié( )。
二、选择题(7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翎毛(lín) 丞相(chéng) 弓弩(nú) 幔子(màn)
B.俺家(ǎn) 怎地(nèn) 绰起(chāo) 腰胯(kuà)
C.屉子(tì) 揪住(jiū) 迸出(bìng) 血泊(pō)
D.楷书(kǎi) 石碣(jié) 顽劣(liè) 宝钗(chā)
2.对下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墨客:买墨水的客人。 B.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 C.郎中:医生。
D.客官: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
B.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C.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D.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
4.下列描写与人物形象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孙悟空
B.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武松
C.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周瑜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 贾宝玉
5.《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时的名字叫( )
A.孙悟空 B.齐天大圣 C.孙行者 D.美猴王
6.下列不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的是( )
A.智取生辰纲 B.三顾茅庐 C.赤壁之战 D.单骑救主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三借芭蕉扇》是其中一个故事。
B.《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贾宝玉是里面的一个主要人物。
C.《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指的是魏、赵、吴。
D.《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小说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
三、写出与成语故事相关的人物(8分)
完璧归赵 -- ( ) 三顾茅庐 -- ( )纸上谈兵 -- ( )
卧薪尝胆 -- ( ) 铁杵成针 -- ( )望梅止渴 -- ( )
指鹿为马 -- ( ) 负荆请罪 -- (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1.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非常高兴。( )
2.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
3.惊人的机智,巧妙的策划。( )
4.按年龄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 )
五、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5分)
A.比喻 B.夸张 C.反问 D.拟人 E.排比
1.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 )
2.大虫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了。( )
3.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
4.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
5.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 )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大虫的吼叫声很响。(改为夸张句)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们从心底里感到敬佩。(改为反问句)
3.武松笑道:“便有大虫,我也不怕。”(改为转述句)
4.《水浒传》对我很感兴趣。(修改病句)
七、综合实践(4分)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引人人胜的故事,请你参加“走进名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回答问题。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一张写有名人名言的海报,请你写一句有关读书立志的名人名言。(2分)
2.明天下午,班级将开展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课本剧演出活动,由你邀请班主任李老师来观看演出。你会怎样对李老师说呢 写一写。(2分)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人闲桂花落, _________ 。”是唐代诗人 _________ 《鸟鸣涧》中的诗句。
2.《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 _________ 》,作者是 _________ 。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照 _________ 的顺序进行叙述。
3.《景阳冈》节选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 _________ 》第二十三回。本文着重叙述了武松在酒店 _________ 和趁着酒兴上冈 _________ 的情形,在写喝酒时,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武松的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突出了武松 _________ 的性格特点。
4.《猴王出世》节选自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________》第一回,作者是 _____代的 。
5.《红楼春梦》选自《红楼梦》第 _________ 回,作者是 _________ 。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分)
(一)《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出兵的原因是 _________ 。(1分)
2.用“﹏”画出与课文中“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2分)
3.最后一句话中“神机妙算”的意思是 。(2分)
4.课文围绕“神机妙算”来突出诸葛亮的形象,他到底“算”到了哪些呢 ( )(多选)(2分)
A.算人,周瑜生性善妒,鲁肃忠厚老实,曹操谨慎多疑。
B.算天气,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C.算地形和风向,调转船头,顺风顺水。
D.算船只,二十条船,一千个草把子。
5.这个故事的表面结果是 _________ ,实际结果是 ________ _________ 。(2分)
(二)空城计
话说三国时魏国的名将司马懿占领了街亭以后,亲自率领15万大军准备攻打诸葛亮驻兵
的西城。
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所带的五千士兵有一半是运粮草的兵,不能打仗,大家听
说司马懿的大军要到了,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
诸葛亮传下命令,让士兵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城里的人不许随便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个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有20个老兵扮成老百姓,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如果象乓到了不许乱动。诸葛亮吩咐完了,领着两个小童上了城楼,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
没多久,司马懿率领的魏军来到了城下。士兵一看这种情况,都不敢前进了,连忙报告司马谜。司马懿坐在马上远远望过去,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轻松自得,没事人一般。司马懿心里非常疑惑,连忙下令叫军队向后撤退40里。
诸葛亮见司马懿的兵马撒退了,拍手大笑起来,说:“司马懿知道我一向很小心,绝不敢冒险,今天我把城门大开,他就会怀疑我有埋伏,所以很快就撤退了。其实我倒不想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我才用这个方法。“
1.补充恰当的成语,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分)
(1)大家听说司马懿的大军要到了,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
大家听说司马懿的大军要到了,都吓得心惊胆战,( )。
(2)实在是不得已,我才用这个方法。
实在是( ),我才用这个方法。
2.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分)
起因: 经过: 结果:
3.“士兵一看这种情况,都不敢前进了,连忙报告司马懿。”“这种情况”指的是什么情况 (2分)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 ”。(3分)
(1)司马懿想要攻打诸葛亮占领的街亭。( )
(2)诸葛亮摆下空城计,是为了引司马懿入城,一举歼灭。( )
(3)诸葛亮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是为了迷惑司马懿。( )
5.诸葛亮为什么能用空城计智退司马懿 (2分)
十、习作(25分)
有人读《红楼梦》会消然泪下,有人读《景阳冈》则会生出敬佩之情…我们读书看报往往会产生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一些人物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一些情节或细节会让我们受到触动,有时一些精彩的语句还会让我们过目不忘。请你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把你从中获得的感受或启示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