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将进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将进酒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0 10:5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将进酒
教学目标 背诵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 讲读诗句,理解情感线索
教学难点 掌握诗歌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讲述为主、师生互动
学法指导 讨论、记录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一、李白与酒 1.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2.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3.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题解 1.作者于约天宝十一年(公元752),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2.《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三、具体学习 1.听朗读录音,正音。 将( )进酒 莫使金樽( )空对月 径须沽( )取对君酌( ) 钟鼓馔( )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 )欢谑( ) 2.诗句讲读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前2句从空间夸张,写黄河的气势不可挡,又不可回。后2句从时间夸张,悲叹人生短促。) (悲:景象悲壮------人生悲凉:境界阔大,气势宏伟)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诗人政治不得意,朋友相聚乃是人生快事。此6句貌似消极,实是从侧面透露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精神。) (欢:人生得意---痛饮高歌:洒脱自信,豪气冲天) (3)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与元丹丘是知交好友,反客为主劝酒,说明李白的狂放不羁,洒脱狂傲的性格。同时,短句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 (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诗人借古人的寂寞来表现自己的寂寞,借古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表现李白鄙弃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也表现他对功名富贵的蔑视和厌弃。) (愤:个人蔑视------深广忧愤:豪情万丈,悲壮不伤) (5)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以名贵的“五花马”与“千金裘”换美酒,以“呼儿”和“与尔”的大口气将宾作主,浪漫主义色彩极浓,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万古愁”与首句“悲白发”呼应。) (狂:贵物换酒-------同消古愁:狂傲不羁,慷慨坦率) 3.作品基调 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彩或氛围。 本诗的基调: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1)情感线索 先写悲(夸张、比兴)整句——叹时光易逝 次写乐(夸张)整句——喜朋友相聚 次写愤激之情(化用)整散结合(主旨句)——渲不平之气 最后写狂放之情(夸张)整散结合——豪放中含悲凉意 (2)作品鉴赏 第一、诗情大起大落 全诗感情忽翕忽张,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照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抗鼎,正合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因此感情基调豪放中有愤激。 第二、夸张手法的运用 (1)黄河之水天上来 (2)朝如青丝暮成雪 (3)千金散尽还复来 (4)会须一饮三百杯 (5)斗酒十千恣欢谑 (6)与尔同销万古愁 运用夸张正合李白个性气质,又吻合本文思想风格,不仅不会给人空洞浮夸之感,反而表现诗人豪迈诗情,使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 第三、主旨句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A句)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B句)作一比较,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一)“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于愤激中略见低沉。“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于愤激中略见昂扬。 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 (二)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直白,锋芒直指权贵 《将》写于《梦》后约七年时候,正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心中块垒,诗歌以饮酒为题材,只能采用曲达。 《梦》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因以游仙为题材,“安能”句不能不卒章显志,直诉心中意愿。 4.怎样评价本文中李白的形象? (一)天生我材必有用——豪放乐观、愤激不平 (二)但愿长醉不复醒——怀才不遇、心中郁闷、借酒消愁 5.本诗风格狂放,引人入胜,作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增强表现力 夸 张 (1)“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 (2)“朝如青丝暮如雪” ——极言人生短促。 (3)“一饮三百杯” ——表现豪饮。 (4)“斗酒千金” ——表现酒价的昂贵。 (5)“万古愁” ——表现愁的深广。 比 兴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如雪。 6.诗歌主题 诗人以狂歌痛饮的方式,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深沉愤慨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