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讲 氯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 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认识氯元素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2.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掌握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
3.熟知氯气与碱的反应,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漂白原理及其保存方法。
4.学会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和氯离子的检验,分析探究实验注意事项。
课前诊断
1.下列关于 Na2CO3和 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2CO3比 NaHCO3更易溶于水
B.NaHCO3比 Na2CO3稳定
C.石灰水能和 Na2CO3反应,不能与 NaHCO3反应
D.Na2CO3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NaHCO3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A
2.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
答案:A
3.“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
应。下面是 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4.下列有关焰色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铜丝代替铂丝进行试验
B.观察钾的焰色试验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C.实验结束后,要用碳酸钠溶液洗净铂丝
D.焰色试验是指金属在加热灼烧时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答案:B
知识清单
知识点 1 认识氯气
1.氯的原子结构及存在
2.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溶解性
黄绿色 气体 有刺激性气味 有毒 1体积的水溶解约 2体积的氯气
3.氯气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主要反应现象:
△
①与钠反应:2Na+Cl2=====2NaCl,产生大量白烟;
△
②与铁反应:2Fe+3Cl2=====2FeCl3,产生大量棕褐色烟;
△
③与铜反应:Cu+Cl2=====CuCl2,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氯气,还原剂是金属单质(钠、铁、铜)。
4.氯气与非金属单质氢气的反应
(1)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缓慢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②燃烧结束后,抽去盖在集气瓶口处的毛玻璃片,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点燃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Cl2=====2HCl。
(2)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强光照射时,反应瞬间完成,放出的热量使气体急剧膨胀而发
生爆炸。
归纳总结
(1)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①氯气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把变价金属(如 Fe、Cu)一般氧化到最高价。
②氯气能与许多还原性化合物反应,如 FeCl2溶液、KI溶液、SO2水溶液等。
(2)燃烧是指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它强调的是:①发光时也要发热;②反应剧烈;
③实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④不一定要有氧的参加。
5.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 与 H2O 反应:氯气溶于水,在 25℃时 1 体积的水能溶解 2 体积的氯气 ,溶于水的
Cl2 有少量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2O + Cl2=== HCl + HClO(次氯酸)。
6.氯气与碱的反应
①制取漂白液:Cl2+2NaOH(稀)===NaCl+NaClO+H2O,漂白液的有效成分:NaClO。
②制取漂白粉:2Cl2+2Ca(OH) ===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
经典例题
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
B.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C.贮氯罐意外泄漏,应沿逆风方向疏散群众
D.氯气车间液氯泄漏时,应弯腰逃离氯气泄漏区域
答案:C
例 2.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 CuCl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答案:A
例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形成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C
例 4.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漂白效果更好,原因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 CO2充分反应,生成了较多量的 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答案:C
知识点 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1)化学方程式
△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浓盐酸的作用是作还原剂,并起酸的作用。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MnO2。
2.仪器装置
△
(1)气体发生装置类型:固+液――→气
(2)发生装置所用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3)装置 C的作用是除去 Cl2中少量的 HCl气体。
(4)装置 D的作用是干燥氯气(或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3.收集方法
(1)向上排空气法(氯气密度大于空气)。
(2)排饱和食盐水法(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用此法可除去实验中挥发产生
的氯化氢气体)。
4.验满方法
(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
则证明已集满。
5.尾气处理
(1)仪器装置图中烧杯 F中盛放的液体是 NaOH溶液。
(2)该液体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经典例题
例 1.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使用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
漏斗,下列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B.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
C.长颈漏斗便于添加液体
D.尽量避免氯化氢挥发到空气中
答案:C
例 2.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时,有 14.6 g氯化氢被氧化,所得 Cl2全部用石灰
乳吸收,可制得漂白粉的质量是( )
A.14.3 g B.25.4 g C.28.6 g D.50.8 g
答案:B
例 3.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B.用湿润的有色布条检验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检验
D.用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检验
答案:B
知识点 3.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1.氯水的性质
(1)氯气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氯水。按下图要求完成氯水的性质实验:
甲 乙
①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是有色布条不褪色,实验结论是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②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是有色布条褪色,实验结论是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
(2)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氯气与 H2O 反应生成了 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l2+
H2O===HCl+HCl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Cl2,还原剂是 Cl2。
2.次氯酸(HClO)的性质
(1)次氯酸是易溶于水的弱酸,比碳酸酸性弱,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氯气和
+ -
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H +Cl +HClO。
光照
(2)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反应的方程式:2HClO=====2HCl+O2↑。
(3)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性比氯气强),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还可以用作漂白剂。
(4)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时,因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有机氯化物对人体有害,所以要严
格控制饮用水中氯的含量,并开始使用二氧化氯、臭氧等新的自来水消毒剂。
3.氯水成分与性质的多样性
为探究氯水中含有的部分粒子及某些粒子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观察氯水颜色,发现氯水呈浅黄绿色,证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2)向氯水中滴入碳酸钠溶液,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3)盛有氯水的试管中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4)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新制氯水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过一会儿,
溶液的颜色褪去,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
(5)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6)氯水经光照后,颜色逐渐消失,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溶液的酸性________(填“增
强”“不变”或“减弱”)。
(7)将氯气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微粒是__________。
答案:(1)Cl2; (2)H+; (3)HClO; (4)H+,HClO
(5)Cl-; (6)O2,增强; (7)Cl2、ClO-、HClO
4.新制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经典例题
例 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的微粒只含 Cl2和 H2O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 Cl2
D.新制氯水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
答案:B
例 2.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H 、HClO)
B AgNO -.新制氯水中滴加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
C.镁粉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H+)
D.将有色布条放入新制氯水中,有色布条褪色(HCl)
答案:D
例 3.下列关于氯气、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氯气、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中均含氯元素的单质
B.氯气和久置氯水无漂白性,而液氯和新制氯水有漂白性
C.久置氯水中无 HClO,其他成分与新制氯水相同
D.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均具有酸性,且后者酸性强
答案:D
知识点 4 氯离子的检验
1.氯离子(Cl-)的检验方法
(1)方法:先加稀硝酸溶液,再加硝酸银溶液。
(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3)原理:Ag++Cl-===AgCl↓。
(4)加稀硝酸的目的:排除 CO 2-3 等离子的干扰。
经典例题
例 1.在未知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
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
A - - - -.Cl 、SO24 B.Cl 、NO3
C.Cl-、CO2-3 D.Cl-、OH-
答案:C
例 2.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KCl、K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②在所得溶液中滴入 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
(2)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Cl、K2CO3, KNO3;
(2)Ag2CO3+2H+=2Ag++CO2↑+H2O
课堂闯关
1.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得当的是( )
A.用湿毛巾或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退
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
D.在室内放一盆水
答案:A
2.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干燥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
B.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C.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D.氯气有毒,它曾在战争中被用于制造毒气弹
答案:B
3.下列化合物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A.FeCl2 B.Na2O2 C.CuCl2 D.HCl
答案:A
4.下列物质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Na——黄色的烟 B.H2——苍白色火焰
C.Cu——蓝色的烟 D.Fe——棕色的雾
答案:B
5.在 Cl2+H2O===HCl+HClO中,氯气是( )
A.只作氧化剂
B.只作还原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答案:D
6.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气分子和氯离子的是( )
A.氯水 B.液态氯化氢
C.液氯 D.氯酸钾溶液
答案:A
7.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有关新制氯水中存
在的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含有硫酸氢钠的红色石蕊溶液红色褪去,说明有 Cl2存在
B.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 HClO存在
C.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 Cl2存在
D.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 Cl-存在
答案:A
8.饱和氯水久置后,溶液中的各种微粒:①Cl -2 ②H2O ③Cl ④HClO ⑤H+会减少的
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是混合物,可以长期保存
B.“84”消毒液中含有次氯酸,所以“84”消毒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D.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 Ca(ClO)2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答案:D
10.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氯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二氧化锰是氧化剂
B.HCl表现还原性和酸性
△
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4Cl-=====MnCl2+2H2O+Cl2↑
D.该方法是瑞典化学家舍勒最先发现的
答案:C
11.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图中存在三处明显错误
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 Cl2逸出
答案:B
12.氯仿(CHCl3)可用作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 COCl2(光气)和氯
化氢,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检验试剂是( )
A.水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 D.KI溶液
答案:B
自我挑战
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 Cl2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MgCl2
C.FeCl2 D.FeCl3
答案:B
2.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关于氯水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水放置数天后 pH将变小
B.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 HClO
C.氯水和液氯都是混合物
D.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C
3.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 HCl 146 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 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 )
A.①比②多 B.②比①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答案:B
4.下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实验效果的是( )
①可用于氯气的收集
②可用于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③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④可用于实验室氯气的尾气吸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5.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
B.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C.测定溶液 pH的实验中,用干燥 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 pH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D.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 HClO易分解
答案:B
6.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氯气的性质及模拟工业制取漂白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
行实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KI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则甲中盛放的是________(填名称)。
(3)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用 8.7 g 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制备氯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氯气的质量
是______。
答案:(1)溶液变蓝色 Cl2+2I-=2Cl-+I2
(2)浓硫酸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7.1g
7.下面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氯水漂白性的活动记录:
[观察]:氯气的颜色:黄绿色;氯水的颜色:浅黄绿色。
[预测]: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
[实验操作]: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盐酸和氯水,各滴在一片蓝色石蕊试纸上。
[实验现象]:滴有盐酸的试纸变红,滴有氯水的试纸中间变为白色,外圈变红。
[分析与结论]: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有氯气分子。滴有氯水的蓝色石蕊试纸外圈变
红,说明氯水中有能使试纸变红的酸,中间变为白色,说明氯水中有能够使有色物质褪色的
物质。
[问题与思考]: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 Cl2+H2O===HCl+HClO,溶液中的水和 HCl都没有漂
白作用,能够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是氯水中的氯气分子还是氯水中的次氯酸呢?还是二者
都有漂白作用?
(1)氯水中所含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水中所含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离子为________。
(3)氯水中某组分能与 AgNO3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使蓝色石蕊试纸褪色的是 Cl2分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该假设是否合理。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l2、 H2O、HClO
(2)Cl-、H+、ClO-、OH-(极少量) H+
(3)HCl+AgNO3=AgCl↓+HNO3
(4)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褪色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与氯气分子接触时不褪色,说明氯气无漂白性,因此使蓝
色石蕊试纸褪色的不是氯气。
课后小结第 7 讲 氯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 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认识氯元素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2.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掌握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
3.熟知氯气与碱的反应,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漂白原理及其保存方法。
4.学会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和氯离子的检验,分析探究实验注意事项。
课前诊断
1.下列关于 Na2CO3和 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2CO3比 NaHCO3更易溶于水
B.NaHCO3比 Na2CO3稳定
C.石灰水能和 Na2CO3反应,不能与 NaHCO3反应
D.Na2CO3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NaHCO3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
3.“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
应。下面是 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4.下列有关焰色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铜丝代替铂丝进行试验
B.观察钾的焰色试验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C.实验结束后,要用碳酸钠溶液洗净铂丝
D.焰色试验是指金属在加热灼烧时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知识清单
知识点 1 认识氯气
1.氯的原子结构及存在
2.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溶解性
黄绿色 气体 有刺激性气味 有毒 1体积的水溶解约 2体积的氯气
3.氯气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主要反应现象:
△
①与钠反应:2Na+Cl2=====2NaCl,产生大量白烟;
△
②与铁反应:2Fe+3Cl2=====2FeCl3,产生大量棕褐色烟;
△
③与铜反应:Cu+Cl2=====CuCl2,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氯气,还原剂是金属单质(钠、铁、铜)。
4.氯气与非金属单质氢气的反应
(1)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缓慢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②燃烧结束后,抽去盖在集气瓶口处的毛玻璃片,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点燃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Cl2=====2HCl。
(2)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强光照射时,反应瞬间完成,放出的热量使气体急剧膨胀而发
生爆炸。
归纳总结
(1)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①氯气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把变价金属(如 Fe、Cu)一般氧化到最高价。
②氯气能与许多还原性化合物反应,如 FeCl2溶液、KI溶液、SO2水溶液等。
(2)燃烧是指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它强调的是:①发光时也要发热;②反应剧烈;
③实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④不一定要有氧的参加。
5.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 与 H2O 反应:氯气溶于水,在 25℃时 1 体积的水能溶解 2 体积的氯气 ,溶于水的
Cl2 有少量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2O + Cl2=== HCl + HClO(次氯酸)。
6.氯气与碱的反应
①制取漂白液:Cl2+2NaOH(稀)===NaCl+NaClO+H2O,漂白液的有效成分:NaClO。
②制取漂白粉:2Cl2+2Ca(OH) ===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
经典例题
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
B.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C.贮氯罐意外泄漏,应沿逆风方向疏散群众
D.氯气车间液氯泄漏时,应弯腰逃离氯气泄漏区域
例 2.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 CuCl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例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形成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例 4.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漂白效果更好,原因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 CO2充分反应,生成了较多量的 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知识点 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1)化学方程式
△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浓盐酸的作用是作还原剂,并起酸的作用。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MnO2。
2.仪器装置
△
(1)气体发生装置类型:固+液――→气
(2)发生装置所用仪器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3)装置 C的作用是除去 Cl2中少量的 HCl气体。
(4)装置 D的作用是干燥氯气(或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3.收集方法
(1)向上排空气法(氯气密度大于空气)。
(2)排饱和食盐水法(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用此法可除去实验中挥发产生
的氯化氢气体)。
4.验满方法
(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
则证明已集满。
5.尾气处理
(1)仪器装置图中烧杯 F中盛放的液体是 NaOH溶液。
(2)该液体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经典例题
例 1.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使用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
漏斗,下列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B.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
C.长颈漏斗便于添加液体
D.尽量避免氯化氢挥发到空气中
例 2.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时,有 14.6 g氯化氢被氧化,所得 Cl2全部用石灰
乳吸收,可制得漂白粉的质量是( )
A.14.3 g B.25.4 g C.28.6 g D.50.8 g
例 3.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B.用湿润的有色布条检验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检验
D.用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检验
知识点 3.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1.氯水的性质
(1)氯气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氯水。按下图要求完成氯水的性质实验:
甲 乙
①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是有色布条不褪色,实验结论是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②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是有色布条褪色,实验结论是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
(2)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氯气与 H2O 反应生成了 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l2+
H2O===HCl+HCl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Cl2,还原剂是 Cl2。
2.次氯酸(HClO)的性质
(1)次氯酸是易溶于水的弱酸,比碳酸酸性弱,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氯气和
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光照
(2)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反应的方程式:2HClO=====2HCl+O2↑。
(3)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性比氯气强),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还可以用作漂白剂。
(4)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时,因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有机氯化物对人体有害,所以要严
格控制饮用水中氯的含量,并开始使用二氧化氯、臭氧等新的自来水消毒剂。
3.氯水成分与性质的多样性
为探究氯水中含有的部分粒子及某些粒子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观察氯水颜色,发现氯水呈浅黄绿色,证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2)向氯水中滴入碳酸钠溶液,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3)盛有氯水的试管中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4)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新制氯水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过一会儿,
溶液的颜色褪去,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
(5)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
(6)氯水经光照后,颜色逐渐消失,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溶液的酸性________(填“增
强”“不变”或“减弱”)。
(7)将氯气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微粒是__________。
4.新制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经典例题
例 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的微粒只含 Cl2和 H2O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 Cl2
D.新制氯水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
例 2.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H 、HClO)
B.新制氯水中滴加 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C +.镁粉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H )
D.将有色布条放入新制氯水中,有色布条褪色(HCl)
例 3.下列关于氯气、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氯气、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中均含氯元素的单质
B.氯气和久置氯水无漂白性,而液氯和新制氯水有漂白性
C.久置氯水中无 HClO,其他成分与新制氯水相同
D.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均具有酸性,且后者酸性强
知识点 4 氯离子的检验
1.氯离子(Cl-)的检验方法
(1)方法:先加稀硝酸溶液,再加硝酸银溶液。
(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3)原理:Ag++Cl-===AgCl↓。
(4)加稀硝酸的目的:排除 CO 32-等离子的干扰。
经典例题
例 1.在未知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
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
A Cl-. 、SO2- - -4 B.Cl 、NO3
C.Cl- - - -、CO32 D.Cl 、OH
例 2.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KCl、K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②在所得溶液中滴入 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
(2)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闯关
1.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得当的是( )
A.用湿毛巾或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退
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
D.在室内放一盆水
2.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干燥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
B.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C.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D.氯气有毒,它曾在战争中被用于制造毒气弹
3.下列化合物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A.FeCl2 B.Na2O2 C.CuCl2 D.HCl
4.下列物质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Na——黄色的烟 B.H2——苍白色火焰
C.Cu——蓝色的烟 D.Fe——棕色的雾
5.在 Cl2+H2O===HCl+HClO中,氯气是( )
A.只作氧化剂
B.只作还原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6.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气分子和氯离子的是( )
A.氯水 B.液态氯化氢
C.液氯 D.氯酸钾溶液
7.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有关新制氯水中存
在的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含有硫酸氢钠的红色石蕊溶液红色褪去,说明有 Cl2存在
B.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 HClO存在
C.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 Cl2存在
D.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 Cl-存在
8.饱和氯水久置后,溶液中的各种微粒:①Cl2 ②H2O ③Cl- ④HClO ⑤H+会减少的
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④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是混合物,可以长期保存
B.“84”消毒液中含有次氯酸,所以“84”消毒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D.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 Ca(ClO)2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10.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氯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二氧化锰是氧化剂
B.HCl表现还原性和酸性
△
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4H++4Cl-2 =====MnCl2+2H2O+Cl2↑
D.该方法是瑞典化学家舍勒最先发现的
11.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图中存在三处明显错误
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 Cl2逸出
12.氯仿(CHCl3)可用作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 COCl2(光气)和氯
化氢,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检验试剂是( )
A.水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 D.KI溶液
自我挑战
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 Cl2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MgCl2
C.FeCl2 D.FeCl3
2.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关于氯水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水放置数天后 pH将变小
B.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 HClO
C.氯水和液氯都是混合物
D.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3.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 HCl 146 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 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 )
A.①比②多 B.②比①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4.下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实验效果的是( )
①可用于氯气的收集
②可用于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③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④可用于实验室氯气的尾气吸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
B.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C.测定溶液 pH的实验中,用干燥 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 pH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D.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 HClO易分解
6.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氯气的性质及模拟工业制取漂白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
行实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 KI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则甲中盛放的是________(填名称)。
(3)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用 8.7 g 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制备氯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氯气的质量
是______。
7.下面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氯水漂白性的活动记录:
[观察]:氯气的颜色:黄绿色;氯水的颜色:浅黄绿色。
[预测]: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
[实验操作]: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盐酸和氯水,各滴在一片蓝色石蕊试纸上。
[实验现象]:滴有盐酸的试纸变红,滴有氯水的试纸中间变为白色,外圈变红。
[分析与结论]: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有氯气分子。滴有氯水的蓝色石蕊试纸外圈变
红,说明氯水中有能使试纸变红的酸,中间变为白色,说明氯水中有能够使有色物质褪色的
物质。
[问题与思考]: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 Cl2+H2O===HCl+HClO,溶液中的水和 HCl都没有漂
白作用,能够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是氯水中的氯气分子还是氯水中的次氯酸呢?还是二者
都有漂白作用?
(1)氯水中所含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水中所含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离子为________。
(3)氯水中某组分能与 AgNO3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使蓝色石蕊试纸褪色的是 Cl2分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该假设是否合理。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