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圩归来阿哩哩》欣赏课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选取多首具有浓郁的彝族风格的乐曲。《赶圩归来阿哩哩》:4/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歌曲以节奏贯穿蜷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舞蹈《跳菜》民间宴请上菜时为敬重贵宾而跳的一种礼节性舞蹈,热情、奔放。
设计理念:
依据“通过教学 ( http: / / www.5ykj.com / Health / " \t "http: / / www.5ykj.com / Health / yinyue / _blank )及各种节奏体验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音乐教学总目标,结合本首歌曲的特点,本节课的设计直观感受、激趣引入,学唱歌曲、体验情感,创编节奏、注重实践,以节奏体验方法拓展延伸、多元感受、释放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并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2.创编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和创编节奏,用打击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活动:节奏游戏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每个民族的歌舞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你可以谈谈你所知道的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2、今天要走进彝族,来感受一下彝族音乐的魅力。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彝族人世世代代在高山河谷间辛勤的劳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彝族是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节日或是宴请我们都能听到热情豪迈、曲调优美的旋律,人们就穿上节日的盛装,聚在一起,唱啊,跳呀。气氛非常热烈。所有在场的人们都会情不自禁的参与其中。
二、新课教学:
1、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彝族风格浓郁的歌曲(出示课题)
说说音乐给你的感受?(欢快)请你为歌曲取名《赶圩归来啊哩哩》
赶圩是什么意思?“阿哩哩”什么意思?
彝族歌曲以叙事为主,这首歌是描述彝族男女赶集归来时的愉快心情。
2、跟着音乐拍手。再次感受音乐。
3、听音模唱“阿哩哩”;男女生合作
4、现在大家对这首歌曲应有了更多的了解,音乐好听是因为他有变化,请你仔细听听是如何改变的?当音乐改变时请举手。想想歌曲可以分几段?
5、复听,我们举手。
6、每段音乐都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请你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1)听第一乐段 自由创编 上台展示 选优
2)听第二乐段 自由创编 上台展示 选优
7、听音乐 整合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3、总结(课件)
通过为歌曲创编节奏伴奏,我们对歌曲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听辨音乐和分析音乐。大家做得都非常棒。
音乐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我们学会听音乐,我们才能更好的享受属于我们自己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