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双手胸前传接球 说课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
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同时也是教材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三维观”为准绳,在教学中突出一个“新”字,即运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法学法;体现一个“改”字,改变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健康运动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篮球运动(传球)基本技术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及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3、发展学生动手、动脑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年龄段,他们的生理正处在快速的发育阶段,而心理的发展尤为复杂。此时是发展他们身体各方面能力,特别是协调能力和平衡控制能力的有效时期,在心理干预方面,通过篮球运动的学习,对他们的心理因素将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本课旨在通过篮球胸前传球动作技术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同时。课堂中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特别是男女生的差异),设置不同的要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体味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在课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男女生的差异性,所以在对动作的完成质量上相对的标准有所不同。这样可以让大部分的同学达到预期所设目标,让大多数的学生都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升他们的运动自尊与自信,反过来又激发了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四、教材分析
篮球是少年儿童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它所具有的集体性、对抗性、竞争性等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培养遵纪守法、刻苦顽强、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同时它所独有的游戏性、趣味性由易于吸引学生,能很好的体现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理念。
本课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的手型及接球的缓冲和传球的翻腕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五、教学流程
1、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另外,我还主要采用了师生互动教学法,教师亲身与学生交流,既拉进了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以及采用了示范法、游戏法、尝试练习法、纠错法等教学方法。
2、学法: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本课主要采用了模仿法、讨论学习法、合作练习法和游戏竞赛法,让学生多触球、多练习、多思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在小组讨论中悟出动作要领,在充满趣味和竞争激烈的游戏比赛中尝试运用所学的技能,最终解决问题,激发其学练热情和求知欲望。
六、期望效益
1、力图使90%的学生基本掌握篮球胸前传球动作手的动作;
2、营造学生主动探究、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努力让学生主动学习;
3、通过观察思考、模仿实践、合作学练、交流互助、展示与评价等过程,关注每一位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