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九章 第四节 功率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九章 第四节 功率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0 20:5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功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的概念和功率的物理意义。
2.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能通过实例、作图等多种方式来描述功率、会设计实验,估测功率。
3.知道功率的单位和功率单位的含义并能形成具体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
1.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认识做功有多少之分,也有快慢之别,学会把速度的知识迁移到比较做功快慢上来。
2.通过功率的概念的教学,使学生体验概念类比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功的基础知识之后的一节提升课,学生在上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功的基础,但是在这个基础要理解功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创设情景复习,同学PK体验做功快慢,并从以前学习过的速度进行类比,让学生从已知的方面来来学习功率,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困难。这一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但是又和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在教学过程多体验,多引导、多启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步一步的引导,让学生分析,讨论,类比,归纳,总结出概念,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
教学难点:用功率的公式解决较综合的题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类比法、情景体验、实验探究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观察:请两位同学分别举矿泉水瓶,一位同学把矿泉水瓶举着不动,另一位同学将矿泉水瓶举过头顶,并将手臂伸直。
思考:1.谁做了功?为什么?
2.如何计算做功的多少?
二、新课教学
(一)体验做功的快慢
1.请两位男同学PK,将12瓶矿泉水一瓶一瓶的从地面搬运到桌面上(用时少的同学获胜)。
学生思考:两个的同学搬矿泉水瓶时做的功相同吗 所用时间相同吗 两个同学搬水瓶时做功的快慢相同吗
2. 请两位女同学来搬,每次只能搬一瓶,限时10秒(瓶数多者为胜)。
学生思考:两个的同学搬矿泉水瓶时做的功相同吗 所用时间相同吗 两个同学搬水瓶时做功的快慢相同吗
(二)比较做功的快慢
刚才两位男同学和两位女同学做功的快慢不相同,你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同学们还记得怎样比较一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吗
类比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比较方法思考回答如何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学生回答比较运动的两种快慢方法,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计算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类比比较运动的快慢方法,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教师引导学生能自己推理出比较做功的快慢的方法
学生回答: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2.做功相同时比做功所用时间, 用时少的做功快。
做功时间、多少都不相同时,比较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做功多的做功快
分析得出:为了比较运动的快慢我们引入了速度的概念,为了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功率的概念。
(三)认识功率
阅读教材81页82页,自学并完成导学案功率基础知识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自学内容
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叫功率,用P表示。
3.表达式:功率=功/时间
4.公式:p=w/t
推导公式:W=pt t=w/p
5.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叫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瓦特:英国物理学家、发明家,视频播放认识瓦特及其成就
(1)功率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兆瓦(MW)
(2)换算关系:1kW=103W 1MW=106W
6.1 W的物理意义
利用身边的物品体验如鸡蛋、矿泉水瓶、物理课本体验1w的大小
学生体验,1秒内把装有550ml水的矿泉水瓶举高18.3cm(约为一个物理课本的宽度)做的功约为1焦耳,功率约为1瓦特
7.一些常见物体的功率
视频播放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功率,观看之后提问:一般小轿车的功率约多少千瓦?等于多少瓦特?
(四)测量功率
如何估测同学PK时搬水瓶时的功率?
1.测量原理是什么?还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测量?
讨论交流,完成学案,测出所需物理量,计算做功较快的同学搬水瓶时的功率,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矿泉水的质量m/kg 课桌高度L/m 矿泉水瓶数 克服重力 做的功W/J 时间 t/s 功率P/w
(五)知识拓展
观看视频,思考:汽车发动机提供的功率一定,在爬坡时,司机为什么要减速慢行?引出功率和速度、力之间的关系。
推导计算功率的另一公式:P=FV
说明用这一公式也可以计算功率,知道公式变形及各物理量的单位。
(六)功率的计算
教师分析讲解例题,引导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例: 大石头质量为6t,起重机在15s内将大石头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m,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是多少?(g=10N/kg)
解: F=G=mg=6×103kg×10N/kg=6×104N
W=Gh=6×104N×1m=6×104J
P=W/t =6x104J /15s=4x103 W
三、课堂达标(多媒体展示)
学生完成导学案课堂达标,教师了解学生作答情况并讲解,纠错。
1.一物体在5s内做了100J的功,则做功的功率是___ __,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越大,功率越大 B.距离越长,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3.汽车的牵引力是1000N,以40m/s的速度匀速行使100s.求:
(1)汽车的在100s内所做的功?
(2)汽车的功率是多少?
试一试:计算功率还有另一种方法吗?结果是相同的吗?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主要知识点及各知识点内容,培养学生的系统归纳能力
五、板书设计
一、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1.在做功相同时,比较所用时间,用时越少,做功越快。
2.在做功时间相同时,比较物体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二、功率
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功率,符号P
3.计算公式:P=W/t =Fv
4.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 ,1kW=103W
六、作业
课本1、3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