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七章 第五节 流体压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七章 第五节 流体压强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0 21: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设计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学生在学习了《液体的压强》和《大气压》后,认识了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特点后所安排的一节教学内容,因此既是对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特点的拓展和延伸,又为下一节知识浮力的概念及其形成作铺垫。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并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相关现象及在生活中的进一步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被发现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从简单的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信息、归纳概括等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观。尝试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增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交流讨论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会科学技术的力量,关注科技的两面性,加强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解释相关现象
教法:演示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设疑诱导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观察发现法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活动式训练课型,其基础模式为:一点两步四环节.所谓“一点”,就是围绕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这个重点展开课堂教学。“两步”,就是教学过程分两步走“先学后用,学用结合”。“四环节”,激趣导入、感知求疑、探究内化、拓展延伸四个课堂操作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点蜡烛比赛(如图1)
器材:两支蜡烛,一只吸管,火柴
两支蜡烛靠近竖放 ,点燃其中一支蜡烛,尝试 图1
用吸管向两支蜡烛中间吹气,将另一支蜡烛点燃。
比比哪组最快并展示方法
2感知求疑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首先教师依次提出问题:吹气时烛焰为什么会偏向右侧
烛焰周围有什么?
.吹气时改变了什么 ?
回顾气体内部有压强,进一步提出,烛焰两侧气压大小关系如何?
学生分析回答
继续进行小实验(如图2)
器材:吹风机,卫生纸 操作:用吹风机吹卫生纸的上方,观察现象
图2
教师依次提出问题:
1 卫生纸周围有什么?
吹风时改变了什么?
卫生纸两侧气压大小关系如何 ?
学生分析回答
对比两次试验,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 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探究内化
邀请学生完成生活中的两个小实验:
(1)如图3,将漏斗倒置,乒乓球放在漏斗下端,从上端用力吹气,学生展示,观察现象并思考解释,然后教师把语言规范化
(2)如图4,向两张纸中间吹气,学生展示,观察现象并思考解释
图3
图4
提出流体和流体压强的概念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并说出流体和流体压强的概念,认识到流体还包括液体。
趁着学生学习的气氛上涨,我及时提出问题:既然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那么,液体流速的变化是否会引起液体压强的变化?这时学生很自然的齐声回答:会。那就让我们带着质疑开始演示实验
演示自制实验装置(如图5,6,7):该装置两个粗细不同注射器管连接起来,将水由高处注入后,两注射器管中水流量相同,但细管中水流速快,粗管中水流速慢,观察两管中上方所插细管内液体高度,高度高的说明液体压强大,高度低的说明液体压强小,从而让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
由此总结出,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图5
图6
图7
4.拓展延伸
在此,我又拓展了小实验和短视频,以巩固所学知识。
实验:空气迫击炮(如图8)
用文件夹纸卷一个透明圆筒,下端放置乒乓球,上端用吹风机吹,学生说出现象并解释现象。
图8
视频:“奥林匹克号”海难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思考“奥林匹克号”海难,分析其中的原因
此时,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基本解决
生活中的应用
(1):(让学生观察幻灯片)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小组讨论为什么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学生通过讨论后回答
(2)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出示幻灯片学生思考:几十吨甚至上百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行呢? 引导学生找出飞机翼的形状特点:上凸下平。这种形状机翼的飞机为什么就能飞起来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展示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的flash动画,使教材变得更加立体生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有趣。
引导学生对汽车流线型设计对地压力减小的原因分析,以及赛车安装导流器的形状
反馈评价(略)
课下作业:要求学生找出生活中那些现象可以用流体和流速的关系来解释
板书: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
流体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