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第2课时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习题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第2课时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习题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0 21:4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第2课时 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夯实基础
1. 如图K11-3-10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 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 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 物体被拉起得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B
2. 甲、乙两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K11-3-11a、b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则两滑轮组的效率ηa和ηb及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甲和F乙的比分别是(不计摩擦及绳重)(  )
A. 2∶3,2∶3
B. 3∶2,3∶2
C. 1∶1,2∶3
D. 1∶1,3∶2
D
3. 如图K11-3-12所示,用甲、乙两种方式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甲=P乙,η甲=η乙
B. P甲η乙
C. P甲D. P甲>P乙,η甲>η乙
B
4. 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滑轮组把重为720 N的货物匀速提高10 m,所做的总功为12 000 J,则有用功为________J,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用该滑轮组提升更重的物体,机械效率会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7 200
60%
变大
5. 甲和乙两位同学按如图K11-3-13所示的连接方式组装好滑轮组,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甲同学认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乙同学认为应该在缓慢匀速提升时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若增加物重,则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cm
1 3 2 1.2 6
2 3 5 1.2 15
3 3 8 1.2 26
4 3 10 1.2 30
6. 在“探究有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K11-3-14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四次实验中,第________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
3
(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________J,总功是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
0.3
0.36
83.3%
物体上升的高度
7. 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K11-3-15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钩码重 G/N 动滑轮重 G动/N 拉力 F/N 钩码上升 高度h/m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m 有用功 W有用/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
η
① 4 0.5 2.3 0.2 0.4 0.8 0.92 87.0%
② 4 0.9 2.5 0.2 0.4 0.8 1.0 80.0%
③ 6 0.5 3.3 0.2 0.4 (a) (b) (c)
(1)表格中第3次数据的a、b、c处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通过比较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________(填“有关” 或“无关”) 。
1.2
1.32
90.9%
①②
有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知他的观点是________(填“正确” 或“错误”) 的;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①③
错误
同一个滑轮组,增加提升的物体的重力
8. 用图K11-3-16所示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体种类 物重G/N 斜面高h/c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长s/cm 机械效率η
1 木块 4 15 1.1 90 60.6%
2 小车 4 15 90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__________运动。
(2)根据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________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N。
匀速直线
95.2
摩擦力
0.43
能力提升
9. 用如图K11-3-17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所挂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的关系图,如图K11-3-17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1)动滑轮自重是________ N。
2
(2)当G物=7 N时,重物以v=2 m/s速度匀速上升,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图乙中的曲线表明,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随所挂物重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________(填“会”或“不会”)达到100%;仅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重复上述实验,所得到的η-G物图线与图乙所示曲线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18
77.8%
不会
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