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16《最苦与最乐》 第一课时
学 习 目 标 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及成语的含义。2.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学 习 重难点 1.重点:掌握本文重点字词及成语的含义。2.难点: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智 趣 引 入 世界上什么最苦 什么最乐 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以天下苍生的忧乐为己任,当天下苍生俱欢颜时,他就会快乐。因此,有人认为人生苦乐在于责任,这也是梁启超的苦乐观。今天,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位大学者是如何具体阐述的吧。
师生互动 预习反馈作者简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广东新会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全集》。文体知识: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2.字词积累 (1)读读写写:见语文书P100。 (2)重点补充:恩惠 卸却 赔礼 纵然 坟墓 缠着 心安理得 自投苦海(3)重点词语: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二、通读课文,找寻论点 1、人生什么事最苦? 明确:“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未来”相当于“未完成”)人生什么事最乐?明确:“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人生的最苦与最乐都和责任有关,人们应当怎么对待责任呢?明确:应该像“君子”一样,“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根据以上三个问题,划分层次,思考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明确:第一部分(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5-6):论述“人生应当勇于尽责,而不能逃避责任”。本文是按照分总的结构来写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明确:“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二 次 备 课
课 堂 小 结 1.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梁启超的相关常识,掌握了重点字词。2.初步学习了议论文的文体常识,明确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归纳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板 书 设 计
当 堂 检 测 完成《当堂检测》16课A 检 测 反 馈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