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20 14:1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内除法(一)整理复习
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本单元的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在对比活动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为教学提供了活动的线索。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多元表征能力。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复习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知识梳理)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二单元单元我们学了那些知识?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补充。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形成板书
二.知识复习
1. “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把( )个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
(白板课件出示)出示小猴分水果情境图。
(1)出示第一幅图。(有12个桃子,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分几个?)
师:大家帮帮小猴,看看哪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
(2)动手分一分(人机互动),观察分的结果。(每份分得同样多)
(3)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除了用分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小猴解决问题 (算一算)
①.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个问题你用什么方法解决?(除法)
②.学生尝试列算式,并把结果汇报给大家听。(12÷3=4(个))
③.说说你是怎样求出算式的结果的?(用乘法口诀)说出想的过程。
④.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意义。
⑤.复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全班齐读:12除以3等于4(强调“除”和除以)
⑥. 通过问题的解决,发现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计算?(求每份数)
⑦.说说除法算式的含义(把12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4)
2.“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有( )个,每份分( )个,可以分成( )份。
出示:有12个桃子,每4个桃子分一盘,可以分几个盘子?
(1)说一说这个问题要求什么?(求份数)
(2)列式,说明理由,(求份数用除法,12里面有几个4)并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3.巩固练习
(1)(火眼金睛)
(2)小试牛刀
①.14个三角形,每2个一份,可以分几份
②.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多少?
③.25里面有几个5?
(3).口算我最棒
6÷6= 20÷5= 18÷2=
30÷6= 16÷4= 3÷1=
5 ÷5= 4÷1= 15÷3=
通过计算你发现那些算式比较特别,它们有什么特点?(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被除数除以1,商是它本身)
(4)解决问题
三.拓展练习(小小设计师)
1.出示校园绿化图(每行4盆,摆2行),根据信息提问题并解答。
2.动手设计学校男生宿舍绿化图(有24盆花,要把它摆成一个长方形花坛,可以怎样摆?),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进行设计。
3.学生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知识梳理)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含义
用乘法口诀求商:2-6乘法口诀求商
用除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