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
2.掌握新闻中记事和写人的区别。
3.学习宇航员不畏艰难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自主切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1.王光荣,《光明日报》特派记者。冯春梅,《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程,《中国青年报》特约记者。
2.“神舟”五号:“神舟”五号直接消耗不到10亿元人民币,前四次消耗各约1亿美元。飞船总长9.2米,总重7 790千克。返回舱直径2.5米,约6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装有52台发动机,能精确调整飞船飞行姿态和运行轨道。用于“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首次采用了55项新技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的起飞重量479.8吨,其乳白色船箭塔组合体高58.3米。“神舟”五号飞船变轨后飞行的圆形轨道距地球343公里。在太空中大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其间要经受180摄氏度的温差考验。分布在国内外的9个陆地测控站、三大洋上的4艘测量船跟踪测控“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展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尺寸相同,长15厘米,宽10厘米,重约10克,为尼龙质地。飞船还同时搭载了一面未展示的大号联合国旗,长180厘米,宽120厘米,重约330克。“神舟”五号飞船共绕行地球14圈,进行约60万公里的旅行。
二、写作背景
在“神舟”五号上天的前前后后,每一个中国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记者更是这样,所以作者或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这特殊时刻,或刻画赞美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杨利伟。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怦怦(pēnɡ) 磐(pán)石 呛(qiānɡ)水 烧灼(zhuó)
2.字形
沟通 斑斓 磐石
3.字词辨识
4.成语理解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色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心随飞翔
英雄潇洒走苍穹
整体感悟
《新闻两篇》或以时间为顺序,中间穿插叙述、描写和议论,详细记载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正式实施的过程。或通过记录几个典型的事件,刻画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形象。充分展现我国飞速发展的航天事业。
二、课文详解
心随飞翔
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中间穿插叙述、描写和议论,详细记载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正式实施的过程。具体情况如下:
文章先写了作者进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现场,为能目击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正式实施的激动心情:“历史将在这里定格——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正式实施。这一刻,我们期待得太久太久;这一刻,我们激动的心狂跳不停!”21世纪教育网
然后按时间先后记录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正式实施的过程。
先写点火前后:“凌晨4点,记者驱车走进了中国北京航天城。这里是中国载人飞船的飞行指挥控制中心,也是中国载人航天测控的神经中枢。它担负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试验任务的指挥调度、信息交换、监控显示、分析计算和飞行控制等任务。”
“大屏幕上还清晰地标示着不断变化的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和飞行时间,排成五个阵势的数百台终端机上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理论参数。大厅里的各测控站(船)洪亮、清晰的报告声此起彼伏,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正密切关注着发射前的各种状态。据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同志介绍,在今天的参试阵容中,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毕业的博士、硕士和学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
时间正一秒一秒地向前推移,我们的心也随之怦怦直跳……
8时59分,飞船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指挥控制中心大厅里的气氛非常紧张。
‘10、9、8、7、6……’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
‘点火!’21世纪教育网
‘起飞!’
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穹。”21世纪教育网
再写船箭分离:“就在飞船进入苍穹的瞬间,描绘我国西北地区版图和火箭飞行理论曲线的大屏幕上随即闪现一个小小的红色亮点,标示着船箭实际飞行的曲线也在缓缓地向前延伸——21世纪教育网
‘发现目标!’
‘跟踪正常!’
来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的测控数据开始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指挥控制中心。
记者从大屏幕显示的画面上看到:火箭正常起飞后,位于火箭顶部的逃逸塔和船箭正常分离。
9时03分,整流罩正常分离。
此刻,位于指挥控制中心大厅后侧的计算机终端机房内,科技人员正全神贯注地收集从各测控站发来的数据,紧张地进行飞船遥测数据和轨道数据处理,密切监视着船箭的飞行状态,适时对飞船发出控制指令。
发射后约十分钟,大厅里传来了航天员杨利伟清晰的报告:‘船箭正常分离!’”
再写进入轨道以及进入轨道以后飞船的运行情况。
英雄潇洒走苍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全文通过记录几个典型的事件,刻画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形象。具体情况如下:
文章一开始先点出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也书写了一名青年军人的特殊光荣。杨利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
然后写了克服“空间运动病”、离心机训练、水上应急训练、控制体重等几个与杨利伟有关的事件,形象地刻画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形象。
最后作者以邀请杨利伟给大家唱一首歌作结。
总之,《新闻两篇》或以时间为顺序,中间穿插叙述描写和议论,详细记载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正式实施的过程。或通过记录几个典型的事件,刻画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形象。充分展现我国飞速发展的航天事业。
疑难探究
飞船上天,为什么要进行海上测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世界上第一枚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时,其射程仅为几百公里,一部雷达就可完成对它的全程跟踪测量。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远程运载火箭及卫星相继问世,它们飞行时间长、航程远。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赤道半径约为6 378公里的椭球体,一个离地球300公里的航天器,绕地球飞行一圈的航程为4万多公里,而由于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地面上一个测控站一次仅能跟踪4 000多公里的航程。我国国土面积有限,本土测控站已经不能满足对这些航天器跟踪测量的需要,尤其是在远地点对航天器进行控制时,航天器往往处在地球的另一面,这就需要建立国土以外的测控站。地球表面约70%的面积为海洋,在陆地建站,除同步定点卫星以外只能跟踪航天器航程的一小部分。为满足对航天器跟踪、测控的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和政治因素,人们自然想到了在海洋上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航天测量船就应运而生。
一名职业航天员是如何锻造的?
参考答案:一名职业航天员训练一般需要3年半到4年的时间,而载荷专家的训练一般在两年半左右。训练分3个阶段进行,基础理论训练阶段、航天专业技术训练阶段、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阶段。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航天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基础课程:为期1年左右。21世纪教育网
二、体质训练和心理训练:贯穿航天员几年训练的全过程。
三、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根据不同科目,隔一段时间安排训练和考核。
四、航天专业技术训练:航天员训练中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时期。21世纪教育网
五、紧急救生训练。
六、大型联合演练。
航天员的训练是系统和完整的,时间安排也是科学的。我国第一批航天员的训练经历了5年半的时间,接近两个研究生学习期。经过这一系列的严格训练,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非常过硬的。
三、技巧鉴赏
1.以叙述描写为主兼有议论21世纪教育网
《心随飞翔》全文主要以时间为顺序叙述描写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正式实施的过程,但文中也不乏抒情议论的语句,如文中作者一开始就大发感慨:“历史将在这里定格——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正式实施。这一刻,我们期待得太久太久;这一刻,我们激动的心狂跳不停!”后面还有:“这一刻,我们的心也随之飞翔!这一刻,所有的语言是那样的苍白!”增强了表现力。
2.通过描写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
《英雄潇洒走苍穹》主要刻画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形象。刻画时又主要是通过记录几个典型的事件来进行的,主要通过写克服“空间运动病”、离心机训练、水上应急训练、控制体重等几个与杨利伟有关的事件,形象地刻画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形象。
四、合作探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研究载人飞船有没有意义呢?
探究思路:这道题是一个开放题,大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要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联系历史和未来以及当今世界的形势来谈。
参考答案:这个问题现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可以认为有意义,一种可以认为没有意义。大家不管持哪种观点,都要让用事实说话,举出实例加以证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