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的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即质量的初步概念,质量的单位以及如何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能够使用托盘天平测定未知物体的质量,在课标中对本节课的要求主要是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质量的测量同长度体积的测量一样,属于科学学习的一个基本技能,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基础。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是后面重力,惯性等与质量有关的知识的基础
2、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进入初中学习不久,对深入学习科学的现象及本质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为活跃,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应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使他们充分了解错误操作会造成的后果。
3、学情分析
本课节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事例和实验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形成关于质量的知识体系,为以后学习密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边实验边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在学完本课后顺利说出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并能用托盘天平完成对物体质量的测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到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具有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质量及其单位。托盘天平的用途、构造和使用步骤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托盘天平,大小烧杯和水,铁丝,一杯密封的热饮料,铁块,1元硬币及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
创
?
设
?
情
?
景
?
5min
情境一 取大小不相同三只烧杯分别加入等高度的蒸馏水,问学生哪个重?
继续提问为什么最大那只的烧杯比较重?
解释 因为那个最大的水这种物质最多,因此它比较重。而国际上判断物质轻还是重的就是通过质量这个概念。
学生会回答 最大的那个最重
可能知道就引出质量这个概念
不知道的话,自己提出质量这个概念
?
?
?
?
?通过水这个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学生比较熟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
?
?
?
?
?
?
讲
授
新
知
35 min
?质量的概念
1.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符号m
通过一些情景来引出质量的特点,单位。
情境二:实物展示1:铁丝(或牙膏皮)并提问: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将它从温州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情境三:实物展示2:一杯密封的热饮料并提问:将它冷却到室温,质量变不变?将它冷冻成冰块,质量变不变?将它带到太空中,质量变不变?(结合PPT)
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情境四:怎么才能去区别铁锤和铁钉含有铁这种物质多少的不相同呢?
小学时已经学过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有哪些呢?
说明:
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以及英文符号。
情境五:1分米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1千克。让学生感受质量。
说明:
请学生看课本图1—37“国际千克原器”。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并板书:
1吨=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教师巡视,指导)
2测量:天平
情境六:(实物展示:一包饼干)包装袋外面写着125g,那么它表示什么含义呢?那么它又是怎么测量出来呢?
?
?
?
?
?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如果没有那就给予解答。
让学生进行回忆来答出小学学的一些单位,自己在给予补充说明。
?
?
?
?
?
?
??
通过实物演示,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教师在此处的作用是引导,让学生多说多总结。
?
?
?
讲
授
新
知
35 min
1.测量工具:天平
出示天平,请学生仔细观察。
对着天平,从下往上依次讲授天平的构造及相应的知识:砝码及砝码盒、底座、衡量标尺及游码、平衡螺母、左右盘、分度盘及指针
认识天平后,请学生说一下在使用前如何调节天平。并提问每步如何调节。教师总结学生的结论。
?
2.天平的使用:
使用前:调平
天平调节平衡后,如何正确使用天平进行测量?
教师总结学生的结论。
使用时:(四步)
提问: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时应该怎样读?(此处说明不用估读)
再请同学们说一下,使用天平还应注意什么问题?
?
进行实验一,测量铁块,1元硬币及
天平的使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
巩
固
总
结
12 min
一、质量
1.定义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单位:国际制:千克kg
常? 用:克g、毫克mg、吨t
?1t=103kg 1g=10-3kg 1mg=10-6kg
二、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三、质量的测量
1.工具:天平
2.天平的使用:
?使用前:调平
?使用时:四步
3.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学生进行小结,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困惑。
通过知识总结,使学生能熟练应用质量及其测量。
质量的测量
一 质量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特性:物体质量的大小由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与物体所处的位置、状态、形态、温度等无关。
单位:千克(kg)、克(g)等
二 质量的测量
工具:实验室用天平。
原理:杠杆原理
构造:
使用步骤:1、调平2、测量 3、测量结束
注意事项:
科学教育101 张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