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八章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八章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0 22:3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用的实验器材包括: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溢水杯、大烧杯、小桶、空饮料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提问:(1)什么是浮力?(2)怎样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3)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把大饮料瓶的上半部分去掉,放在水里漂浮,把钩码放在饮料瓶里,仍然使它漂浮,物体重力变大,浮力变大,发现排开的液体的重力也变大了
2、直接提出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定量关系?
二、新课教学
1、设计实验
让学生明确如何用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如何测量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引出溢水杯这样的实验器材并要知道什么情况下溢水杯叫做“装满”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2)教师出示实验过程图片并介绍溢水杯和注意事项。
(3)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4)各小组进行数据展示。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F浮=G排液=ρ液·g·V排。
(3)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F浮= G排= ρ气 gV排)
4、阿基米德的灵感
展示阿基米德鉴别王冠真假的故事和阿基米德的头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从故事中体会物理学家的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刻苦钻研的精神。
对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进行改进、验证
把物体和小桶同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收集排开的液体,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把收集到的液体再倒入小桶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又恢复到原来。说明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用两个轻薄的透明塑料杯,一个装适量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浸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小,当塑料杯内水面和溢水杯中水面相平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说明此时浮力和重力相等,用另一个塑料杯收集排出的液体,发现两个塑料杯中的水是一样多的,证明了浮力和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三、课堂练习
例1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
A. 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B. 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C.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D.物体的质量、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及形状等因素
例2 一个体积为300 cm3 的物体浮在水面上,它的2/3体积露出水面,它受的浮力是多大 N。(g取10 N/kg)
例3 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
A.相等 B.铝球的比铁球大
C.铝球的比铁球小 D.浮力都等于重力
例4 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铅球、铁球、铝球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
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浸入液体的深度最大
B.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
C.铅球、铁球、铝球受的浮力一样大
D.因素太多,无法判断
四、本课小结
1.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实验
2.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3.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讨论
4.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分析与计算
五、板书设计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求浮力的方法
称量法:F浮=G物-F示
(2)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液=ρ液·g·V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