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0 16:5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乘车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新中国的任务。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3.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1.筹备新中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代表、讨论主题、主要内容、意义?
2.建立新中国——
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国际)?
3.巩固新生政权——
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过程、结果、意义。
要求:自学过程中勾画重点内容,有疑惑的问题用红笔标注出来(10分钟)

一.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
要求:组长主持,组内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不能解决的重点标记(7分钟)

要求:
1.别人展示时请安静倾听
2.有不同意见时,等别人展示完,再起立补充
材料:20世纪40年代末,著名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不胜感慨地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1年了,上次来是光绪帝召见。新政行了不久,发生了政变…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能够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材料中“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指哪次会议?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
2.地点:
3.中心议题:
4.人员构成:
1949年9月
北平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徽标
5.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主席:
副主席: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毛泽东
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改北平为北京,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采用公元纪年
曾联松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的一封来信: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500万元(旧币),作为酬谢你对国家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
全国各族人民
红色代表革命
黄色代表光明
为什么在和平年代,我们还要唱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居安思危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
1919-1949,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中国近代史
④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有10幅汉白玉浮雕,镶嵌在大碑座四周。从东面起,浮雕的主题按着历史顺序排列。浮雕每块高2米,十块合在一起长达40.68米,共有170个人物,概括地表现了中国100多年来的革命历史。
虎门销烟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争
胜利渡长江
支援前线
欢迎人民解放军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①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1.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10月1日)
①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②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
③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④毛泽东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⑤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闭幕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部分委员合影
林伯渠
周恩来
朱德
毛泽东宣告 五星红旗升起 《义勇军进行曲》奏起 礼炮齐鸣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1.时间、地点:
2.庄严宣告:
3.庆典流程: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二.开国大典
54门礼炮齐鸣28响
28响标志着中共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即从1921至1949。
①54门礼炮代表当时参加政协会议的54个单位和方面的人。
②54门礼炮象征参加政协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吗?
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
朱德:检阅总司令、
聂荣臻:阅兵总指挥
海军接受检阅—华东军区海军
空军飞机编队
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
盛大的阅兵式
阅兵历时两个半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威武雄壮的阵容展现在国人面前,为新中国的开国盛典献上了一份厚礼。
盛大的群众游行
阅兵结束后,群众游行开始。首都军民载歌载舞,尽情地欢度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夜晚。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10.1《人民日报》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你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④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国际意义)
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社会性质改变
新中国的成立到底“新”在哪里?
新中国的成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①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社会性质新:
人民地位新:
国家地位新: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中国当家做主站起来了
成为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
三.西藏和平解放
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唐朝:
元朝:
清朝: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设宣政院,管辖今天的西藏地区。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帝设置了驻藏大臣。
1.背景
①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坚赞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2.过程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朱德、李济深、周恩来等到北京车站迎接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坚赞
三.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5月24日,毛泽东在北京设宴款待班禅额尔德尼 确吉坚赞和阿沛 阿旺晋美
3.时间:
4.西藏谈判代表:
5.西藏和平解放标志:
6.意义:
1951年
阿沛·阿旺晋美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新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
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堂小结
时间:
地点:
内容:
时间:
意义:
时间:
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筹备)
1949年9月
北平
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元、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
(成立)
1949年10月1日
国内意义①①③ 国际意义①
西藏和平解放
(巩固)
1951年5月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作为现代化的国家,立国就应确立国家的根本大法,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尚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因此不得不采取一种变通方法。这里的 “变通方法”后来形成了(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A
2.我们的会议包括600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我们的会议”讨论的问题是(  )
A.解放台湾问题 B.推翻国民党政府事宜
C.成立新中国问题 D.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事宜
3.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下面对“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C
C
4.每周一同学们都会齐聚学校操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奏唱国歌仪式。(代)国歌是指( )
A.《黄河大合唱》 B.《我的祖国》
C.《义勇军进行曲》 D.《英雄赞歌》
5.“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该观点旨在表明新中国的成立(  )
A.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实现中国史上最深刻的变革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D.完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