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中考语文二轮 古代诗歌鉴赏—意境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中考语文二轮 古代诗歌鉴赏—意境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0 15:1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诗词鉴赏
专题
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

《课程标准》诗歌鉴赏考点要求
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

诗歌鉴赏专题
——意境
意境:由意象构成的,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艺术境界。
景+情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 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
一、从意象看情感
常见意象的内涵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
夕阳、落日——凄清冷落、忧郁之情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孤雁——孤独、思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从诗歌题材看情感
田园诗 写景诗
送别诗 边塞诗
行旅诗 咏物诗
怀古诗 闺怨诗
诗歌题材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典型例题
诗歌通过梦幻与现实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三、从诗人创作风格看情感
李白:想象奇特,雄健奔放
杜甫:沉郁顿挫
王维:诗情画意
范仲淹:苍凉悲壮
白居易:明白晓畅
苏轼:豪放旷达
陆游:雄浑豪放
文天祥:慷慨悲壮,气贯长虹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提问变体: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概括形象特点;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景:本诗通过描绘______画面,
2.境:营造出______氛围,
3.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感情。
答题思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题: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
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境)
创造了开阔气势、雄浑的意境。
步骤三(情)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谢谢大家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